收藏 分销(赏)

DB63_T139—1992青海省结球甘蓝品种观察记载规范.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69922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_T139—1992青海省结球甘蓝品种观察记载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63_T139—1992青海省结球甘蓝品种观察记载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63_T139—1992青海省结球甘蓝品种观察记载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63_T139—1992青海省结球甘蓝品种观察记载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63_T139—1992青海省结球甘蓝品种观察记载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备案号: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 1391992青海省结球甘蓝品种观察记载规范1992-12-07 发布1993-01-01 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63/T 1391992前言本标准提出单位: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科院园艺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树林 种化中 王志远IDB63/T 1391992青海省结球甘蓝品种观察记载规范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1.1 本标准主要内容品种名称、来源、记载项目及标准。1.2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园艺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以及种子部门从事结球甘蓝育种和原(良) 种生产时对品种的观察记载。2 品种名称及

2、来源2.1 品种名称:现定名、原代号、曾用名、国外引种原名、译名。2.2 种、变种2.3 品种来源:亲本组合,选育方法,引种地区,育(引)种单位及个人等。3 记载项目和标准3.1 生育期3.1.1 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月、日,下同)。3.1.2 出苗期:50幼苗出土的日期。3.1.3 移植期:移植当天的日期。3.1.4 定植期:实际定植日期。3.1.5 结球期:50以上植株开始结叶球的日期。3.1.6 叶球始收期:30植株叶球已紧实达成熟可食用的日期。3.1.7 叶球终收期:最后一次收获日期。3.1.8 种株定植期:实际定梢的日期。3.1.9 抽苔期:50植株抽苔的日期。3.1.10 开花期

3、:50植株开始开花日期。3.1.11 种子收获期:种子成熟收获日期。3.2 生育天数及积温3.2.1 播种至出苗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3.2.2 出苗至定植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3.2.3 定植至收获始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3.2.4 收获始期至收获终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3.3 熟性:从定植至收获所需天数。以早熟、中熟、晚熟表示。早熟:70 天以下;中熟:71 至 90 天; 晚熟 91 天以上。3.4 形态特征:收获始期随机取样 30 棵定植观察。(其中数量性状以“平均数标准误”表示)。3.4.1

4、植株3.4.1.1 株高:植株基部至最高处的高度(厘米)。3.4.1.2 开展度:植株外叶横展最宽处的宽度(厘米)。3.4.2 叶3.4.2.1 着生情况:直立、较平展、斜向生长。3.4.2.2 最大叶:长、宽(厘米)。53.4.2.3 外叶形状:倒卵形、倒卵圆形、近圆形、扁圆形、椭圆形。3.4.2.4 叶缘形状:缺刻有无及深浅。3.4.2.5 外叶色泽:深绿、绿、浅绿、蓝紫、蓝灰、浅灰绿等。3.4.2.6 叶面生长情况:平滑、微皱、多皱缩、有褶。3.4.2.7 叶面蜡粉:多、中、少。3.4.3 叶球3.4.3.1 形状:圆球、扁圆、牛心等。3.4.3.2 顶部:平、圆、尖。3.4.3.3 色

5、泽:绿、深绿、黄绿、绿白、紫红色等。3.4.3.4 球高:叶球基部至顶部高度(厘米)。3.4.3.5 横径:叶球最宽处之直径(厘米)。3.4.3.6 单球重:除去外叶及叶球外的短缩茎后叶球重(公斤)。3.4.3.7 紧实度:紧(手压不下陷)、中(手压轻度下陷)、松(手压即陷)。3.4.3.8 球叶数:叶长厘米以上的球叶数(片)。3.4.3.9 净菜率:叶球亚占毛重的百分数()。3.4.3.10 裂球期及比率:月、日、。3.4.4 种株3.4.4.1 高度:种株基部至最高处的高度(厘米)。3.4.4.2 株幅:种株最宽处的宽度(厘米)。3.4.4.3 主杆高:种株主杆基部至第一主枝着生处的高度(

6、厘米)。3.4.4.4 主枝数:着生在主杆上的侧枝。3.4.5 花3.4.5.1 花序类型:总状花序,其它。3.4.5.2 花瓣色:黄、浅黄。3.4.5.3 雄蕊数:个。3.4.5.4 花柱长度:与雄蕊顶部相比,以短、平、长表示。3.4.6 角果3.4.6.1 单株角果数:(个)3.4.6.2 角果色泽:褐色、褐黄色、其它。3.4.6.3 角果长、宽:选择植株中上部有代表性的角果 30 个,测量喙基部至果柄处的长度和最宽处的宽度(厘米)。3.4.6.4 喙:大、中、小。3.4.7 种子3.4.7.1 每角果粒数:随机取 30 个有代表性的角果,数种子粒数(粒)。3.4.7.2 种子形状:椭圆、

7、圆。3.4.7.3 种子颜色:褐色、黑褐色。3.4.7.4 种子千粒重:(克)、按国家标准GB35438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的方法测定。3.5 抗逆性3.5.1 抗病性:在收获始期,随机取样不少于 30 株,调查病害名称,危害程度,以发病率或病情指数表示。受害植株数发病率() 调查总株数病情指数:按病情分级统计计算。 (病级该级病株数)病情指数() 最高病级调查总株数3.5.1.1 软腐病级:无病。级:外叶或叶端轻度萎蔫并有局部病斑。级:外叶或叶端腐烂13以下,球叶不脱落或少数外叶萎蔫。级:全株腐烂13以上,球叶脱落,基部腐烂,全株倒塌。3.5.1.2 霜霉病级:无病。级:全株个别叶片上有

8、个别斑病。级:全株有12以下叶片有病斑。级:全株有12以上叶片有病斑,少数叶片因病枯死。3.5.2 抗虫性:结球期随机取样株进行测定。3.5.2.1 被害百分率:苗期观察。被害株数被害率() 调查总株数3.5.3 耐旱性:强、中、弱。强:受害后迅速恢复正常生长。中:受害后恢复生长较慢。弱:受害后大多数植株损害严重。3.5.4 耐寒性:在霜冻解冻后或低温过后翌日上午日出后,随机采样调查 30 株,以冻害率或冻害指数表示。3.5.4.1 冻害率:冻害的植株占调查株数的百分率。冻害植株数冻害率() 调查总株数3.5.4.2 冻害指数:分为五级。级:植株未表现冻害。级:个别大叶受害,受害叶局部萎缩或焦

9、枯。 级:有半数叶片受害,受害叶局部或大部萎缩焦枯。级:全株叶大部分受害,受害叶局部或大部萎缩、焦枯,心叶微受冻害,植株尚能继续生长。级:全株受害,趋向死亡。3.5.4.3 冻害指数:按下式计算。(冻级该级株数)冻害指数() 最高冻级调查总株数3.5.5 耐热性:发生高温危害时期,记载当时最高温度和忍耐程度,分强、中、弱。强:生长发育正常。中:生长发育受障碍。弱:生长发育不良,产量降低很多。3.5.6 未熟抽苔率:未形成叶球前的抽苔株占调查株的百分率()。3.5.7 耐贮性3.5.7.1 贮藏期:入窖期、出窖期(月、日)。3.5.7.2 贮藏损耗:出窖时重量损耗()。3.5.7.3 品质变化:

10、出窖时品质风味变化。3.6 品质3.6.1 口味:甜、淡、其它。3.6.2 营养成份:含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糖分()。3.6.3 水分:多、少。3.7 产量3.7.1 单株毛重:随机取 30 株切去主根,不去外叶称重(公斤)。以“平均数标准误” 表示(下同)。3.7.2 单株净重,随机取 30 株切去主根,去外叶称重(公斤)。3.7.3 单位面积毛重平均单株毛重每亩株数(公斤亩)。3.7.4 单位面积净重平均单株净重每亩株数(公斤亩)。3.7.5 单株采种量:随机取 30 株,测单株种子量,计平均值(克)。3.7.6 每亩种子量:(千克亩) (株亩角果株粒角千粒重) (1000000)。附

11、 录 A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补充件)A.1 地点必须设置在主要种植地区的市、县、场(队)、乡(镇)、村。A.2 时间起止年月日。A.3 主要生态因素海拔高度(米),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终期及积温,5初终期及积温,10初终期及积温,年降水量(毫米),无霜期(天),土壤类型、土种和质地、地区类型(湟水流域、黄河流域、柴达木盆地、大通河流域、青南地区)。A.4 主要栽培措施A.4.1 栽培方式:温室、塑料棚、地膜、砂田、露地。A.4.2 施肥水平:亩施农家肥、化肥、微量元素的种类、数量。A.4.3 土壤肥力指标:用有机质()、全氮()、全磷(25)、全钾(2) 表示 , 碱解氮(Nppm)、速效磷(Pppm)、速效钾(Kppm)表示。A.4.4 灌溉情况:生育期内灌溉时间、次数。A.4.5 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A.4.6 病、虫、草害防治:使用药种类、浓度和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