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讷河市六合中心学校 徐宏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要学好、教好语文,关键在于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体验进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我觉得这正是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具体来讲,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与人格独立性也随之明显增强,他们需要一个同成年人平等交流的情感的空间和时间,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
2、的求知欲望。我们结合教学改革,借鉴杜郎口的教学模式,继续深化我校的“学 、展、检、导”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单位,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 在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学习、讨论、研究。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我在教学中,注意倾听同学的意见,多鼓励少训斥,多指点少包办。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使学生能敢说、爱说,勇于提出不同想法,在讨论思考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互相问答,实现多向信息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二、培养并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事物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疾,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为了防止学
3、生对语文也这样,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乐于学习,把兴趣保持得更长久,最终成为一种习惯,真正做到乐此不疲。 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成就感。语文老师在用自己的学识、人品、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后,还要让他们自己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贵,并进而产生新的需要。这就是学生们感受语文学习快乐的源泉。例如,本学期我在教授小说单元时,由于涉及到了四大名著,我采用了由我讲红楼梦,抛砖引玉,由学生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因为那些同学己经读过这些小说七八遍了,对故事情节烂熟于胸,如果不给他们搭建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不让他们去刺激那些从未读过一本名著的同学,这将是一件憾事。没想到,这一举动取得了良好的
4、效果,不仅让他们过了一回教师瘾,而且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周围同学的青睐。我想,有了这次的满足,今后丰富自己的学识,他们会更加乐于努力。三、注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语文这门课程,更能体现水滴石穿、聚腋成裘的特点。对于求学阶段的学生,只有夯实了基础,才可能在上面建造高楼大厦。所以在培养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加压。我所说的加压不是给他们布置大量的作业,而是利用课堂短短的45分钟时间,想办法让他们一分钟有一分钟的收获。这就要求老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讲,(一)是要明确他们的学习任务。每节课的学习任务不在求多,而在求精。在所传授的知识范围
5、之内,让学生明白自己该重点学习什么,掌握什么。(二)是要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光制定学习任务还远远不够,老师必须经常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一节课上,要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不能因为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就忽视了对效果的检查。在临近下课的时候,一定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或提问,或复述,帮助学生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这样就可以保证一节课有种有收有劳有得了。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冲突是同一性形成与角色混乱的冲突矛盾。所谓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价值、信仰及一生趋势的一种相当一致和比较完满的意识。通俗地说,就是个体在寻求“我是谁”这个问题
6、的答案,有着强烈的自我同一感的青少年,往往把自己看成是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因此,我教学中注意培养群体意识与合作学习,增强学习的团体意识、责任感,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投入,自我探索,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实现多向信息交流,使学生在检查别人的过程中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在信息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别人,在小组交流讨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五、做好学习策略指导 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形成学会学习的习
7、惯。本人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经常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如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怎样听老师讲解分析题目,如何进行复习等等,使所教学生逐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和一些学习规律,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能力。其次重视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成自然。再次,经常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掌握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六、备好学生1、了解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如何认识及处理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成功的语文课堂的关键所在。如上口语交际课的时候,我设计导语想用萧伯纳的事例,因为他正是一个起先不会说话,不会表达的人,而经过百折不挠的练习,
8、终于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演说家。这是一个十分恰当的例子,据说他强迫自己给别人打电话来练习口语表达甚至把耳朵都磨坏了,但是当我问到几个学生,你们了解萧伯纳吗?学生们问他是谁?我想这个导语不能用了。因为在学生对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因用这个例子是不会引起学生们感情的共鸣的,就不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而改用章子怡、周杰伦这些成功的的明星背后鲜为人知的坎坷经历,对于学生们来说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有说服力。2、了解学生爱好,开展赏识教育。这里所说的爱好,是指“学生需求的心里”。其实学生的需求,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契机。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点切入课堂,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
9、生的爱美、好胜、好奇、求善、自尊等心理特别强烈,教学中要好好利用这些心理。纵观古今,语文教材也多是本着学生这些心理进行编排设计的。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语文教学是一种美的教学,应该要给予学生爱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时空。3、深入学生群体,听取学生心声。由于年龄,身份不同,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多少都会保持一点距离。学生与老师在思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所想的、所要的老师并不一定很清楚,特别是一些内向的、胆小的,他们既不敢接近老师,也很少与同学交流。老师如不主动找他们交谈,一个学期甚至读完初中都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教学中,如果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是很难提高课堂效率的。深入学
10、生群体,听取学生心声不仅能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更有利于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是很有价值的。总之,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是势在必行的。它是一 项复杂的现代系统工程。要完成这项工程,首先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提高新能力。我们有较高的自身修养和语文修养,才能对各类教材融会贯通,驾驭自如;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富有吸引力。当学生的智力得以充分开发,能力得以普遍提高,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整体效率的最终目的就能实现。 作为语文学科,其主体教师和学生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不断摸索着。我想,只有两者之间精诚合作,才能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来唤醒,学生在学习中的高涨热情以及点滴进步都会成为教师充满激情的不竭动力,“双赢”就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