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的复习方法一、了解术语,掌握题型(一)每种文体的常见术语1.记叙文的常见术语: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线索、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2.小说的常见术语: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主题。3.散文的常见术语:形散神不散、线索、主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4.说明文的常见术语:对象、特征、顺序、语言、方法、结构。5.议论文的常见术语: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论证思路、结构。(二)每种文体的常见题型1.记叙文的题型(包括小说和散文)概括题:概括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等。赏析题:赏析词或句子。作用题:题目、开头、过渡句、结尾句。含
2、义题。拓展题。2.说明文的题型概括题: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及作用题说明语言题:某个词语能否去掉或删除顺序题。拓展题。3.议论文的题型概括题:概括中心论点及小论点论证方法及作用题论证语言题:某个词语能否去掉或删除。论证思路题。补充论据题。拓展题。二、针对题型,找出解法(一)记叙文(散文、小说)基本题型和思路1.概括题内容概括:人+事(2分题),起因+经过+结果(3分题),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分题),还可以根据给定的短语形式(一般是动宾、主谓)进行填空。人物概括(心情或性格):有现成的找现成的,没有现成的可以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概括(一般是两个或四个字的形容词)。2.赏析题角度+内容
3、+情思=运用了(什么角度),(怎么样地)写出(什么对象)+(什么特点),表达了(何种情感、哲理)。角度=有表现力的词+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表现力的词=动词、形容词、叠词、色彩词、成语常见修辞本身的功能不可忽视: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夸张:突出强调。排比:句式整齐、增强气势。对比:突出强调。反复:突出强调。反语:幽默风趣、讽刺否定。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反问:突出强调、语气强烈。设问: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如人物的五种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表现手法:象征、欲扬先抑、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铺垫悬念、正反面结合、卒
4、章显志、开门见山、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等。3.含义题答题思路:表层意思+深层含义(情、思、理)。含义=化含蓄为直白或“偷梁换柱”(把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再说一遍)。4.作用题(1)一般句段作用=解释内容+结构作用+形式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位置较前的应从开篇点题、总领全文、铺垫、引出下文、设悬念方面考虑。位置在中间的应从过渡、照应方面考虑。位置在文末,则应考虑照应、点题、画龙点睛、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升华主题、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如果贯穿全文,则应从线索方面考虑。内容上的作用:(回答时应有血有肉)如塑造形象、表现个性、突出主题、表达情感等。形式上的作用:形式新颖
5、独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记叙文中议论、抒情句段的作用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3)环境描写作用题(重点训练)交代时令;勾勒画面;渲染气氛(景物什么特点要写具体);烘托人物的心情(具体心情要写出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形象,暗示人物的命运;揭示文章主题;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4)题目含义或作用题(重点训练)从内容、主旨、形式等方面考虑: 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的作用,如象征、比喻、设问、一语双关等; 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对象);交代(暗含)写作主题、情感
6、=角度+内容+主旨(人物形象或思想情感);是文章行文的线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5.拓展题根据主题确定自己的回答要点。(二)说明文阅读题型说明文出题一般围绕五个方面进行,即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10种)、说明顺序(3种)、说明语言(2类)。因此,我们要记住相关的术语及作用。1.概括内容题一般思路:说明对象+特点。在作答时要根据内容区分大对象、小对象,大特点、小特点。此外,要找说明文语段中的中心句或概述性的句子。2.说明方法分析题一般思路: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常用说明方法的特点: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
7、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_和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将_比作_,从而形象生动第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第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引用说明: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
8、引用具体的数据 (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如果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3.语言题说明文按语言特点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大类,相应的语言特点为科学性、准确性和生动性两大类。科普类说明文,一般用生动性语言,多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相关题目类型为: 请说说所画字词的表达效果; 请找出相关的语言并分析其特点; 某一个字、词能否删除,为什么?作答时,我们一般应关注一下要点A+B+C+D+E,在组织答案语言时,次序可以变换,要点可以删减。 A判断:是否可以删除。B相关字词
9、的特点:如副词,表示修饰、限制、程度、推测、范围。C相关字词的本意:如果词意浅显,则可不写这一块。D相关字词的文意:即这个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要比较出差异。E总结。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或生动性。4.层次结构、顺序题(结构题)常见的顺序为三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但在具体某一类里,还会区分一些小的顺序。因此,要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分析。如空间顺序里,有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等,逻辑顺序里,有总分、由一般到个别、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等。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常见的问题:某几段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答题格式1: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10、便于读者理解。答题格式2:这几个段落不可以调换,因为它们采用的顺序,说明了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还可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5.说明语段的作用题(段落作用题,区别说明方法及作用)从结构方面考虑。A首段:引出说明对象、领起下文、激发(引起)读者兴趣。B中间段:承上启下。C尾段:总结全文或前文,呼应开头。补充说明,使说明更准确。从内容上考虑,结合说明方法谈。答题模式: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三)议论文阅读题型1.概括论点题观点一般应该是肯定的判断句(一般不用比喻句和疑问句)。归纳论点,可以去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段、结尾段和过渡段;如果在这些地方找不到论点,就要逐段概括,进行归
11、纳。2.论证方法题答题思路: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地论证了论点。举例论证:运用事例论证论点,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道理论证:运用道理论证论点,这样说服力强,有权威性,让人信服。比喻论证:把比喻成进行论证,使论证生动形象,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对比论证:从和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了观点,这样是非曲直一目了然,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3.论证语言题此类题一般通过副词考查语言的准确、严密性。作答时,应关注以下要点A+B+C+D+E。A判断:是否可以删除。B相关字词的特点:如副词,表示修饰、限制、程度、推测、范围。C相关字词的本意:如果词意浅显,则可不写这一块。D相关字词的文意:在句子中的意
12、思。要比较出差异。E总结。如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论证思路题【例1】选文某几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论证思路。解答此题,先看这几段与前面的段落之间有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松鼠),再看这几段之间有没有先后关系,比如时间、逻辑上的关系(如递进、因果等关系)等。【例2】请简要分析选文某段的论证思路。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论证的思路。答题时,应该指出论证的观点,再指出作者用哪些论据进行论证,论证的角度。在组织语言时,使用“首先”“然后”“接着”等表示起承转合的词语,以示条理。5.补充论据题要点是四个字“名言名事”。6.语段作用题开头往往有以下作用:引出论题;引出论点;作为论据证明论点;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结尾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补充论证,使论证更严密。7.拓展题一般题型:结合全文,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思路分析:观点+阐述(可正反讲)(有时还可加个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