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但受当今教育风潮影响,学前教育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因为家长认为在幼儿园学到很多字,会做很多的计算题目便是学了很多东西。而迫于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带来的转园压力,当前的幼儿园还是不同形式地表现出“小学化”。导致音乐教育遭到忽视。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斯独特的魅力,音乐教育对孩子情感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法国作曲家圣桑说过:“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这一”。人的全面
2、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中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而在德、智、体、美、劳这些因素当中,美是至关重要的。包含在“美”里面的审美取向又是广泛的,有文学形象,美术形象,音乐形象,而音乐形象因其独特的魅力对于影响一个人的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学前教育表现尤为明显。音乐的产生源远流长,从远古的诗歌到今天的周杰伦的三截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不管音乐的形式怎么变化,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不会变的,从横向来看,每个都 有喜欢的音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讨厌音乐的,一个没有音乐的世界是可怕的,死寂的。再从纵向来看,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说都伴随有音乐。虽然说当小时候可能喜欢节奏明快的音乐,老了可能喜欢节
3、奏悠长,婉转的音乐。这也是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跟自己的年龄,文化,生活经验有关。所以学前的音乐教育要受到重视,而且更要针对幼儿的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特征制订相着的音乐教育方案。 小朋友因为年龄特征,他们不喜欢成人歌曲,成人的歌曲再好听,古典的音乐再好听对他们来说也只是噪音。他们只对他们感兴趣的音乐。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表示:“学习最好的刺激及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从动画片的历史来看,没有一个直动画片是没配音乐的,风靡全球的猫和老鼠中有很多场景和音乐分不开。所以音乐也要和其它教育因素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科学发展至今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赋予我们更多的力量去呈现最饱满的形象,那就是美术形象和音乐
4、形象的有机结合。音乐教育是作为工具学科来说:它可以让幼儿陶冶情操,激发幼儿内心最美好的情感。很多歌曲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让小孩子学会唱歌,懂乐理知识,为将来当音乐家作准备,更进一步目标是让孩子体会歌曲赋予我们的精神力量,比如我的好妈妈,我为爷爷打月饼它不仅教我们唱歌而且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它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的发展。老师们设计教学活动时,很多时候用音乐烘托气氛,或是用音乐带来律动调节课堂气氛。而且现在的教学手段之一课件也是离不开音乐的。再举个实际点的例子来说,我儿子两岁多,以前是奶奶带,奶奶一口老家话,于是儿子也跟着说老家话,上幼儿园了我想他多跟小朋友交流但是他不懂普通话让我很着急,但是他很喜
5、欢听歌,令我没想到的是,他因为常跟着唱歌,他的普通话大大进步。另外我也想对他实施早教,期望他成才,但儿子对认字卡确实兴趣不大他常听的一首歌数鸭子里面有一句歌词是“二,四,六,七,八。”从那以后,他不只是可以跟着唱,而且他不管在任何地方他看见“二”就对我说“妈妈,是二,是二”,我非常激动,从那以后只要他喜欢,我就给他放歌听。体育方面也离不开音乐,体育活动前的热身运动,韵律操等等也因为音乐美吸引着幼儿。它还可以让幼儿熟知节拍,感知美好的音乐形象,体验作曲者的情感,更能把握舞蹈的精髓。一个没听懂歌曲的舞蹈表演者是没办法体现舞蹈的灵魂的,也不可能感染任何人。也许大家也尝试过,在动听的音乐声中,我们更有好的心情去做我们想做的事,哪怕是最脏最累的家务活,因为有音乐我们会感觉生活真美好,一切有代价,做什么都有成就感,小朋友也是一样的,有了音乐,累也是快乐的。素质教育离不开音乐,音乐也离不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它们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当你想要孩子全面发展,决不能放弃音乐。音乐还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当你的孩子高兴时他不得唱唱歌?当你的孩子听到悦耳的歌声时他就会更加的快乐,那时我们拥有的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快乐和善的人和快乐美好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