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幼儿园大班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摘要:所谓幼儿园班级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它是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保证的润滑剂,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对于班级和幼儿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常规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的智慧引领、艺术处理,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渐渐地由他律走向自律,逐步成长为遵守常规的小小文明人。关键词:大班、班级常规、策略我们班总共有三十七个孩子,男孩子占了
2、一多半,所以比较其他两个大班,我们班的孩子更加的活泼好动。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班级老师显得特别特别的累,为了让一日活动有序的进行,老师一天到晚的扯着嗓子喊,不定的强调各个活动的环节的规则及要求,孩子好像已经习惯了我们的嘶喊,所以我们的嗓子常常都是嘶哑的。场景一:餐前洗手的环节,经常看到孩子们在厕所玩水,嬉戏,明明有多余的洗手池,但孩子们总是推推嚷嚷的挤一个水池,有的孩子随便冲冲水就走人,有的孩子则玩起水和肥皂泡,经常弄湿了衣服,给老师增添了很多的工作量。场景二:户外活动出晨操集合时,总是需要老师很多次提醒,孩子们才慢悠悠的排队集合,而且刚刚排整齐的队伍,还没走到半路,有的孩子三三两两的走一起聊
3、天大闹,有的孩子就跑到队伍前面插队,还有个别幼儿干脆停下来玩。为了让孩子不出安全事故,运用了口哨来指挥孩子,直到孩子们能按要求听到老师讯号能迅速的集合并安静的按顺序排队走。场景三:离园活动是一日生活最后一个环节,孩子们结束了一天的幼儿园生活一到离园活动就非常非常的兴奋。虽然老师每天都会提醒个别幼儿放好自己的物品,同时收拾好的正在玩的玩具,但是部分孩子看见家长来接,随手就把手上的玩具乱扔,不放回原位。还有些幼儿在教室玩到不愿意走,家长叫半天也不理。或者是离园是没有和老师同伴告别的习惯,老师一边微笑着和说明天见,他也置之不理。其实在每个活动开始前,我们老师都会强调活动的要求及规则,但为什么会出现以
4、上这些常规混乱的现象呢?为此,我们曾经召开过几次专题的班会,分析这些常规混乱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1、虽然孩子们都了解各个活动环节的要求及规则,但由于他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往往在很多时候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2、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的孩子探索欲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往往会不自主的根据自己的意识是行动,往往在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中忽视一些要求和规则。3、教师常规培养的教育方法单一-说教的教育方式。大班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也是幼儿园到小学的一个转折期,孩子常规习惯的培养对以后进入小学至关重要。那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改善增强孩子的常规意识呢?首先,针对班级孩子的年龄及个性特点,以及在平时工作中遇
5、到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班级老师的集体讨论,制定符合本班孩子的班级常规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我们教师间集体实施,协同一致。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取决于老师如何的引导。教师如何才能有效的进行常规教育呢?首先,老师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老师的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老师的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不仅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孩子还会模仿老师一系列的行为举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久而久之使之巩固、以形成幼儿良好的习
6、惯。其次,老师要严格要求,毫不懈怠。老师对孩子们提出的一些行为要求,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及生理特点。既在他们能接受的能力范围,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常规培养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说到做到,并持之以恒。定下的规则不随意更改。如排队喝水,只要有幼儿插队。教师应及时的指出,并要求幼儿到最后给一个重新排队,以培养排队喝水的意识。最后,教师还要与班级其他成员统一管理,齐心合力,对幼儿的要求要一致。并与家长沟通协作,让家长配合老师在家中督促幼儿遵守。一致要求、多方合作。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养成。那教师在常规教育过程中,如何引导会更合理和有效呢?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平日在园内生活中所见到及学习到的一些
7、较为实用趣味性较浓,幼儿最易接受的常规教育和大家一起分享。方法一:争做老师小帮手孩子都是好动的,贪玩的,劳动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游戏,都争抢着干,每次饭前让孩子发盘子,勺子,餐盘等,每天轮流,保证孩子都能参加,饭后我都会挑选比较优秀的孩子帮助老师擦桌子,擦地,不仅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同时也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睡觉起床时,让能力较强的孩子帮助较弱的叠被子,时间一长,在同学们的互相关爱下,大家都学会了自己整理床铺。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实践告诉了我,常规的建立要科学、合理,不能由成人包办,应尊重幼儿个性发展,让幼儿获得充分的自由和被尊重的感觉。因此,在建立常规时,我运用了孩子已有的经验,让幼儿在一
8、日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乐于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间接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强化某些幼儿的正确行为,激励其他幼儿以此为榜样,从而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方法二:排队管理孩子都喜欢排在第一位,除去按规定位置排队时,其他时间我会有选择的进行排队,如洗手时,排在前面的孩子先把手弄湿,然后打香皂,再到队伍后面去排队,排队时搓一搓,最后用清水冲净,循环排队;出去玩时,谁速度快谁排在前面,后来的孩子自觉一个跟一个排,玩完回来时,教师会有选择的叫表现好的排在最前面,时间一长孩子们都能遵守规则,玩时不打闹,不争抢。方法三:图标暗示幼儿的规则形成往往是通过模仿习得的,因而
9、,运用具体形象的墙上图示暗示,将常规体现在墙(地)面上,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常规,并提醒大家遵守。如喝水时,我们将地面分为三个板块,第一块取杯子,第二块接水,第三块喝水,根据地面上的线条孩子自觉养成喝水排队的好习惯,入厕时孩子根据墙面上的示意图,正确的洗手,入厕。图标的作用功不可没。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儿童期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常规培养各环节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能对幼儿的正确行为加以强化,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方法四:家园沟通桥幼儿园的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家庭,幼儿良好习惯及品德的养成仅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老师与家长应多沟通
10、,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养观念,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幼儿园,达成共识坚持不懈的抓好幼儿园行为习惯,是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意巩固和发展。除了这些方法,还可以实施在口头表扬和肯定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奖励机制。这种奖励机制特别适合小班孩子。采用小贴纸给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排队喝水的孩子、给做操认真的孩子等等。这样的小礼物的奖励方法,孩子们很感兴趣。对于小班幼儿常规方面的培养效果非常显著。常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需要我们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不怕烦,有耐心,多与孩子交流,会从孩子身上看到许多闪光的东西,孩子们也因此就会不断地成长进步,因为我始终相信这样一句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 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鲁萌 20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