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变作业内涵 激活创新窗口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及对策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为此,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课堂正逐渐形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但在如火如荼的语文教改中,学生的作业却依然沿习着巩固、掌握知识这一传统的学习途径。一、 现状分析(一) 一刀切问题严重。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异,不管有些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另一些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要求学生大量抄写生字新词,进行大量考题练习,以及重复
2、练习课文后面的作业题,而将学过的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练习则相对较少。这些统一、单调的作业压抑着学生的个性成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别差异,学生自主选择少,个人的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学生所做的无用工较多。(二) 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布置较多。教师往往让学生花大量时间来抄写一些课堂上应该掌握和已经掌握的简单知识,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致使作业含金量极低,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时间,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作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三) 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教师
3、习惯于让学生书面完成作业。因为这种作业便于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易于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在人们的眼光中,口头作业其实算不得作业,因此要求学生的也就少了。二、 思考作业布置中出现上述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作业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而是生硬地把自己愿望机械地施加于一群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二是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外学习包括课外作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仅仅把作业看成课堂教学的拾漏补缺;三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狭隘地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包括做作业,其目的就只是为了掌握好每一册书上的二十多篇的课文,掌握课本上的生字、新词、句类
4、、片段、篇章,从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概括地说,教师意识中存在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的错误认识,是导致作业布置中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要改变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前提是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 第一,学生是主人的观念。学生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毫无疑问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自主权,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地有创造性地耕种它。这比起不切实际的一刀切作业来,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主权交还给每一个学生。 第二,作业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观念。当今世界知识爆炸,而我们的课时有限,如果我们
5、的课堂只是传授知识,作业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那历史的车轮只会倒退。所以说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后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的自我学习过程。第三,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所以说教材知只是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学会学习。因而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作业则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三、对策
6、学习语言,提高语文素质这项复杂的劳动反映在作业中变得如此简单、乏味,为了能培养学生的语文个性,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精神,我们应腾出一点空间,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的练习,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应该说,适当的抄抄写写、背诵仍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凡事总要有一个限度,同类型的作业做多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也渐渐消失了。作业是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其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所以,作业的设计应当形式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因此,教师设计作业,
7、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为此,改革小学语文作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1、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变硬性统一的作业为自主性的作业。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
8、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的命令性、强制性,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去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阶梯”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最高层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中间层的题型较最高层要低一层次;而最
9、低层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如学习了二泉映月一课后设计这样的作业:根据板书复述第二段;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复述第二段;欣赏乐曲,说说你由此想到些什么,并写下来。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另外,在作业形式上要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
10、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加重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度,譬如,我们要求学生一学期背诵篇以上的优秀诗文,原则上要求自由组合“诗文竞背小组”,每周一首,但本周如果没有完成,可以在下周补上,也可以在时间较充裕、精神状态较佳的一周多背几首。学生一旦成了时间的主人,也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其实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如果自己当故事员,父母当听众,把学的课文变成故事讲
11、给他们听;和同学们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小制作、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口头或实践性的作业。当然,学生的各种实践,看重的并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参与的过程、从中悟到的创新学习的原理和科学的精神,以及学习的方法。这不也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需要的吗?近几年,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作业练习,有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如学了清平乐村居让学生根据诗文的意思画一幅图;学了动手试一试让大家在家亲自动手做一做;学了公义休拒收礼物等一些故事性强的课文,则让他们排演成课本剧;学习了狐狸和乌鸦后让学生想象一下
12、,编一个狐狸和乌鸦的续集应该说,比起常规的抄写练习,难度较大一些,可是完成的情况却比想象的好得多,学生不但不把他们看成是负担,按时完成,而且还花了很多时间,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可以说以作业为乐。学生从单一的写中解放出来,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是知识得到延续和发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内延相等,语文教学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必备的品质,但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创造者还应有合作精神。
13、因为,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是前人提供了条件,而后人从前提中的出结论。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生活处处有语文,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浓浓的文化氛围,观察生活可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同时还要学会体验生活、提炼生活,让稍纵即逝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头脑中过滤,在笔记本上占一席之地,它就成为学生的财富。因而要读出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积累材
14、料的习惯,在生活中积累知识,学习语文。如把某篇课文编成课本剧表演出来,给语文课本上的某篇课文画上插图,办一份主题鲜明的小报,朗诵一首诗或一篇散文,联系写童话或诗歌。每逢节假日,建议学生和父母去旅游、做家务,和同学去做一些社会调查,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的活动,坚持写“假期生活周记”。假期结束后,让学生汇报假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每到特殊纪念日,还可随机布置一些有意义的作业。如“三八”妇女节,布置学生和爸爸一起为妈妈做一吨丰盛的完蚕,或亲手制作一个小礼物;“六一”儿童节,每人准备一个小节目,开个联欢会;“八一”建军节,给解放军叔叔写一封慰问信;“九十”教师节写一份演讲稿,举行一次演讲比赛。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纵上所说,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亟待改革,这一改革应以师生树立正确观念为前提,以小学生自主为原则,以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基础,兼顾课内与课外,特别重视阅读与练笔,这样语文课外作业就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