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常规检查:三大常规(血、尿、粪)、生化指标 心血管系统心肌损伤标志物、D-二聚体、脑利钠肽 呼吸系统血气分析 血液系统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 感染相关指标PCT、CRP、G试验及GM试验、体液培养 营养相关指标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测定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测定 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参考值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多 相对性增多:血液浓缩,如呕吐、相对性增多:血液浓缩,如呕吐、烧伤、糖尿病高渗等烧伤、糖尿病高渗等 绝对性增多: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绝对性增多: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血液病血液病 人群人群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 红细胞数红细胞数 成年男性 120160g/L 4.05.51012 成年女性 110150g/L 3.55.01012 新生儿新生儿 170200g/L 6.07.01012 特殊情况:婴幼儿及特殊情况: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妊岁以前的儿童、妊娠中晚期。娠中晚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 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贫血的分级:轻、中、重贫血的分级:轻、中、重 输血的标准:输血的标准:白细胞的计数及分类白细胞的计数及分类 年龄年龄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新生儿 1520109 6m2y 1112109 成人 410109/L 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 百分数百分数 意义意义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5075 细菌感染、中毒细菌感染、中毒、急性失血急性失血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2040 生理、病毒感染、肿瘤性、排斥反应生理、病毒感染、肿瘤性、排斥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05 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皮肤病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01 过敏性疾病、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恶性肿瘤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38 特殊感染:传单、血液病特殊感染:传单、血液病 健康人群白细胞的参考值 5种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临床意义种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生理变化、细菌:生理变化、细菌感染、急性失血、中毒、血液感染、急性失血、中毒、血液病病 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病毒感染或严重:病毒感染或严重感染、血液病、物理化学损伤、感染、血液病、物理化学损伤、脾亢脾亢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100300109 减少:临床常见病因如严重感染、ITP、再障、大量输血等。危急情况:危急情况:342mol/L,用于判断黄疸类型:用于判断黄疸类型:溶血性黄疸:85.5mol/L 肝细胞性黄疸:342mol/L 血清脂质血清脂质 甘油三酯:0.561.70mmolL 增高:冠心病、肾病综合症、肥胖 总胆固醇:2.96.0mmolL,1.04mmol/L,防止冠心病的发生。低密度脂蛋白(LDL):3.12mmol/L,判断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Lp(a):0300mg/L,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电解质电解质 血清钾:3.55.5mmol/L 血清钠:135145mmol/L 血清钙:2.252.58mmol/L 血清氯:95105mmol/L 血清磷:0.971.61mmol/L 血清葡萄糖:3.96.0mmol/L 升高及降低的病因及急诊处理 肾脏功能肾脏功能 肌酐(肌酐(Cr):):76144umol/L 增高:各种原因导致的肾损害敏感性差 降低:老年人,肌肉消瘦者 尿素氮:尿素氮:3.27.1mmol/L 增高:肾功能损害、肾前性少尿、蛋白质分解(高热、消化道出血、烧伤、创伤)胱抑素胱抑素C:0.61.55mg/L 增高:提示急性肾衰竭,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肝胆系统特殊指标肝胆系统特殊指标 血氨诊断肝昏迷 正常值:933mol/L 注意:标本应立即送检,避免假性增高。凝血系统凝血系统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通路 正常值:24.510s 时间延长1.凝血因子、等因子缺乏 2使用肝素抗凝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外源性凝血通路,常用PT-INR值来对比 正常值:113s 时间延长:1.凝血因子、等因子缺乏,2.使用双香豆素抗凝药(房颤病人抗凝PT-INR:2.03.0)凝血系统凝血系统 纤维蛋白原(Fib):正常值:2.04.0g/L 增高:急性心梗、感染、老年人。降低:DIC、肝功能衰竭、血液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诊断:Plt100109 Fib1g/L FDP(纤维蛋白相关产物)升高(纤维蛋白相关产物)升高 血栓弹力图 凝血 纤溶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质量、数量 纤溶状态 TEG血样标本要求 1管枸橼酸抗凝血(BD蓝色盖子试管)35ml 充分混匀 立即送检(1h)如标本中混有肝素,应注明(提示行肝素矫正实验)。即时检查即时检查(POCT)Point of care test:在患者床边进行快速的检测的技术。优点:缩短了因标本转运所浪费的时间,非专业人士即可进行。应用地点:急诊室、ICU 检查内容:数百种,基本涵盖目前常规的检查。我院目前常规使用:血糖仪、肌钙蛋白T、D-二聚体、血气分析仪,脑利钠肽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红蛋白(myo):046ugml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U/L 肌钙蛋白T(cTnt):0.1ngml 项目项目 上升时上升时间间 峰值峰值时间时间 恢复正常恢复正常 特异性特异性 灵敏度灵敏度 意义意义 Myo 0.52h 1036h 24h 7795 5059 心梗的早期指标、特异性差 CK-MB 38h 930h 23d 92100 1762 心梗、骨骼肌损伤 cTnT 36h 36h 1015d 7496 5059 心梗、心肌炎、心衰 脑利钠肽脑利钠肽 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正常值:NT-proBNP400pg/ml。升高:心室肌受牵张心功能不全。临床用于鉴别肺源性呼吸困难和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和心源性呼吸困难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常明显升高,与肾脏代谢有关 D-二聚体二聚体 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增高提示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目前作为临床上排除急性肺栓塞的指标。正常值:0.5ng/ml排除急性肺栓塞 增高:肿瘤、妊娠妇女、严重感染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 合理的采血部位: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 注意事项:12ml动脉血,稀释肝素液混匀,严格隔绝空气,即刻检查或4C冰箱保存2小时。常用指标:pH、PaO2、PaCO2、HCO3-、BE。检查结果上需标注患者当时的吸氧情况或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血气分析 pHpH:7.357.357.457.45 7.35 7.457.45:碱中毒:碱中毒 Pa0Pa02 2:8080100mmHg100mmHg。60mmHg60mmHg提示提示I I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轻度缺氧:轻度缺氧:606080mmHg80mmHg 中度缺氧:中度缺氧:404060mmHg60mmHg PaCOPaCO2 2 :353545mmHg45mmHg 通气不足:通气不足:50mmHg50mmHg提示提示型呼衰,型呼衰,80mmHg80mmHg提示肺性脑病提示肺性脑病 通气过度:发热、哮喘、癔症通气过度:发热、哮喘、癔症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 HCOHCO3 3-:22:2227mmol/L27mmol/L 22mmol/L:27mmol/L:27mmol/L: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BEBE:2.3mmol/L2.3mmol/L 2.3mmol/L:2.3mmol/L: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感染相关指标感染相关指标 降钙素原(PCT)判断细菌感染的指标 正常值:0.05ng/ml 临床用于:诊断及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C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肝细胞合成 创伤和急性感染时显著升高。正常值 10mg/L 特点:升高的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可作为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深部真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 G试验试验:检测血清(1-3)-D-葡聚糖,用于诊断深部真菌感染与定植,主要是念珠菌和曲霉菌。正常值:0.7 高度怀疑曲霉菌的感染 体液培养 在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或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在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前先获取适宜的培养标本。采集两处血液标本,即经皮穿刺及经留置超过48小时的血管内置管处的血液标本,(同时行需氧及厌氧菌的培养)双侧双套血培养 留取其他培养标本,包括尿液、脑脊液、伤口、呼吸道分泌物或可能为感染源的其他体液 营养代谢营养代谢 血糖:血清葡萄糖:3.96.1mmol/L(ICU: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46。白蛋白:3545g/L,t1/2=19d 降低:肝脏功能异常、营养不良(长期)、烧伤等。前白蛋白:280360mg/L,t1/2=2d 转铁蛋白:t1/2=8d 降低:提示短期内营养不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