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钱学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19课课文。文章写的是我国已故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爱国事迹,课文叙述了钱老身在美国,心系中国,以及回国之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事,文本褒扬了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钱学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相关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时间提示复述课文。3、学会收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B、方法与过程:课件辅助,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生生共议,教师点拨,拓展延伸C、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文章包含的情感,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的熏陶。二、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浓浓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喜欢诗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诗,我们来共同欣赏吧。2、课件播放,图片展示,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赶车,赶船, 一回到故乡,就满眼春天。无语, 无言, 一扑进娘怀, 就泪湿衣衫留影, 留连, 一跨上故乡, 就恢复了童年 3、诗中的人该是怎样的身份?你体会到一种怎样的感情?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吧是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故土难离。旅居海外的华侨,总有一颗炽热的赤子心,一腔汹涌澎湃的报国血。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钱学森,和这位功勋卓著的两弹
3、元勋来一次心灵之约吧。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钱学森的资料。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1、教师范读。2古人云:言为心声。学习这篇文章,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找到了通向钱学森爷爷心灵的最佳道路。现在,就请同学们边读边画,找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按照自己的体会自由读文,不少于2遍。教师巡视。25分钟后,同学们都通读了全文,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现在让我们和大师钱学森来一次心灵交流吧:课件出示:尊敬的钱爷爷,美国留学期间,你的刻苦学习,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请问,你这样努力的目的是什么?善于读书的同学,你找到钱学森的回答吗?生答。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
4、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生齐读。师: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伟人的话和钱学森的这句名言,是何等的相似乃尔!因为这两句话,都表现了 -强烈的爱国心、报国志!(板书:爱国)钱学森说这句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心情呢,谁能在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词语。他( )说:“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指导朗读:能读出你的深情吗?读到这儿你想到哪些古今中外的爱国的成语,格言,名言?生回答。-位卑未敢忘忧国(路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我的祖国(邓小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
5、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所以,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当他踏上归途,在轮船中眺望即将祖国,他是多么希望让生接读,课件出示-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壁舱啊!。3同学们,回到祖国,你知道这意味着他要放弃的是什么吗?课文中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谁能告诉我当时钱学森的工作、生活条件是怎样的?他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介绍冯卡门:冯卡门是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被称为“现代宇航科技之父”“超音速飞行之父”。理解“最得意”“最得力”:由于当时中国贫穷、落后,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是被人瞧不起的。而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这两个“最”字,意味着钱学森出类拔萃、异常勤奋,意味着钱学
6、森深受冯卡门教授的器重,意味着钱学森在冯卡门教授身边前途无量。所以当时的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幸福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而他要回到祖国,就意味着他要放弃:一个词“富裕”。选择意味着一种面对,他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善于发现的同学,谁能读书,告诉我?生阅读书第4自然段。生答:贫穷落后的祖国,不会有优厚的待遇,也不会有优越的工作条件。尽管钱学森在美国拥有【优厚的待遇】,拥有【富裕的生活】,拥有【优越的工作条件】,拥有【恩师的器重】,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齐读句一,于是钱学森放弃了,毅然选择了回国,选择了,因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齐读。4、在这么优
7、越的条件面前,钱学森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意,这就是张明敏在我的中国心中演唱的-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找回唱这首歌的同学唱一下。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过渡: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一心想回到祖国去。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这种愿望变得更加强烈起来。4。让我们和钱学森进行第二次心灵对话吧,课件展示:“钱学森,祖国刚解放,回到祖国,你不会有优厚的待遇,更重要的是,贫穷、落后的中国不会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给您,这样搞科研会遇到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啊。你还是别回去了,通过其他方式为祖国做贡献吧。”钱学森怎么回答我们呢?生答。出示:“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
8、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大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1)自由读读这句话,再圈圈画画,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爱国之情。“日夜盼望”:钱学森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终于”:钱学森盼望新中国成立已经很久了,他等待回国施展抱负已经很久了。“应当”:应当是什么意思?(理所应当、天经地义)“应当”这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正因为我们日夜盼望着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现在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正因为祖国现在很穷,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2
9、)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同学们,这段话是钱学森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中秋之夜和留学生们一起时说的)。是啊,当时,有些留学生这样劝他,他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再读一读,品味一下:假如你是钱学森,你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激动、坚决、慷慨激昂)指导朗读:恩,钱学森的内心如波涛难平啊!谁来读好这份沉甸甸的情感。指名读。1是呀,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钱学森这时候回去搞科研,不是只怕有困难,而是一定有困难。然而钱学森却诚恳地说齐读句二2他的这份爱国情并没有祖国贫穷而动摇,这就是贫贱不能移(板书)三、既然你那么想念祖国,祖国也是那么需要你,钱学森,你赶快回来吧
10、。会那么容易吗,善于发现的同学,你从哪知道的,请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告诉我。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善于感悟的同学,你读懂了什么?生:美国人肯定不让他回去。师:为什么?生:因为他太重要了,一个人抵的上五个师。钱学森的作用果然巨大,所以,那个美国军官后来还有一句话,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去。善于想象的同学,你猜测一下,敌人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会采取哪些卑鄙手段?师总结: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出示资料),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
11、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实际上,钱学森的价值何止5 个师,50个师都不止、让我们和钱学森进行第三次心灵对话吧,此时的他,面对美国人的迫害,他对自己说:【 】当祖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恩来总理马上和美国政府进行交涉,经过五年的努力,钱学森终于从美国的束缚中获得了自由,回到了魂牵梦绕祖国的怀抱。钱学森这一等,就是五年啊,这五年的漫长等待,对一心回国得钱学森来说,可以说是:度日如年,倍受煎熬,望眼欲穿、可是,为了生命中最深情的回归,虽然这五年钱学森饱受迫害,然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这就叫威武不能屈(板书)师述:五年的等待没有白费,在周恩来总理
12、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他深情地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出示)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引读)生: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四、钱学森回到祖国,马上开始了科学研究,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吧。师讲述:钱学森那浓浓的爱国热情和拳拳的报国心深深鼓舞了我们。他为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学们,钱学森的殷殷赤子心,拳拳报国志,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好多像他一样的人,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全世界海外华人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播放我的中国心,学生倾听)同学们你们还知道钱学森的哪些名言。(出示)-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
13、,就终会有成果的。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我们的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五、布置作业:(出示)板书钱学森心系祖国钱学森 我是中国人 (中国导弹之父)报效祖国教学反思: 钱学森一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19课。本文主要写了钱学森身在美国,心系祖国,最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思的祖国的怀抱,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学习本文,既要让学生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又要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熏陶。 本文语言简洁、朴素。通过语言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强烈的爱国情怀,是本篇的重要写作
14、特色;言为心声,找出钱学森说的两段话,一起品读感悟。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字词来体会钱学森赤诚的爱国精神。 “以人为本”读悟结合,综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再加以课外拓展,架起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我力求让学生从学习课文中倒叙的写法,通过人物的语言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 1、教学内容太多太杂,部分知识容量少的学生,可能有些吃力。 2、一味的赶进度,引导学生朗读的时间过少,只强调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缺乏对文章的自己独特体验。 3、教学过程忽视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作业布置缺少多样性,个性化。 4、缺乏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的教学,而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没能很好地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譬如钱学森站在甲板上,眺望祖国,可以配合课文。进行词句训练,既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感悟学生对钱学森炽热的爱国情。 5、没能很好地创设情景。其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朗诵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词,播放更过的爱国歌曲,如能做到这一点则可让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让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得到洗礼。学生就能真切地理解身在海外的游子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