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看云识天气.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48725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云识天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看云识天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看云识天气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1、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认知方面)。2、体会比喻的妙处,摘抄、背诵文中的佳词妙句、语段,积累丰富的词汇(技能方面)。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情感方面)。 (二)、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了解怎样看云识天气: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体会说明文条理分明说明事物的特点。二、 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的是云和天气的关系,涉及的云的种类繁多,相应的天气现象也多样,但仍能让读者一读就懂,其原因有:一、安排了合理的说明顺序,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文章开门见山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指出看云可以识天气,接着依次

2、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即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结尾点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体现了总分总的结构。二、充分体现了科学小品平实准确的介绍而又不乏生动形象的描绘的特点,把抽象的事理力求形象化,如把云和天气的关系写成“云是天气的招牌”,“招牌”这个比喻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又如,运用大量形象的比喻把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云的形态生动描绘出来,既突出了云的特点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多方引用谚语,突出了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使人兴味倍增。由此可见,本文是篇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佳作。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题释疑。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

3、写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对这一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留心观察自然界,以便掌握日月星辰等自然物来了解天气的变化,并总结出许多相关的谚语、诗词等,而在各种观物识天气中,最重要的方法莫过于看云识天气。俗话说:“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云就是天的“脸色”,通过“云”的变化,可以“识”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那么,为什么看云可识天气?怎样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这篇科学小品将教你几招。 解题:标题中“看”可以理解为“观察”的意思,“识”可理解为“识别、推测”的意思。文章标题即点明了要介绍

4、的事理。 (二)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为什么看云可以识天气?怎样看云识天气? 2、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提示:学会抓住重要句、段,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云是天气的“招牌”,亦即“脸色”,也就是说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根据云的形态和光彩可以识天气。明确2:文章首先从云的形态、变化说起,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指出看云可识天气,接着介绍了可以通过云的形态、光彩现象来识别天气,最后指出看云识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及存在的局限性。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条理井然地说明事理,并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的。(关键句、段:第二段说明可以根据云的形态识天气

5、,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6自然段首句是过渡句,说明还可以根据云的光彩识天气。) (三)研读品味、语感体验研读第一自然段,品味比喻的妙处:1朗读第一段。2语感训练(投影出第一段有关练习)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 A;有的像鱼鳞, B;有的像羊群, C;有的像一张大棉絮, D;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

6、天气。(1)下面四个短语是对文中的四个比喻的具体描述,它们各自在横线上的适当位置是:来来去去 轻轻地飘在空中 满满地盖住了天空 一片片整整齐齐排列着 A B C D(2)这一段的中心句是_(3)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及在全文中的重要性。 明确:文章开头即介绍了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的形态和特征,接着连用了八个比喻,紧扣“姿态万千”进行生动细致的描述,说明云的姿态之多,接着又用“刚才”“霎间”来突出云“变化无常”的特点,最后一句既是本部分的总结,也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为什么看云可识天气”。(4)这一段突出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说其表达效果;请模仿前四个比喻句,再写仿写出两个描绘云的比喻句。 明确

7、: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云的形态特征及与天气的“招牌”关系,通俗易懂,既便于我们明白事理,又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同时激发读者留心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四) 师生对话、解读文本 话题一、体会第二段在文中提纲挈领的作用。明确:第二段是3、4、5段的“纲”:段中分号前的文字引出第三段的内容,分号后的 文字引出4、5段的内容。 话题二、依次找出云的四种形态并归纳出共同特征:卷云_云_云_云。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轻、高、薄,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云有许多种类。将第一段文字与课文第三段进行比较阅读,可以知道:第一段中“像羽毛”的云指_云,“像羊群”的云指_云,并且推知,“像鱼鳞”的云是云,“像

8、一张大棉絮”的云指_云。 依次找出云的四种变化并归结出共同特征:卷层云_云_云_云,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低、厚、密,常常是雨雪天气的预兆。话题三、云的光彩现象及预示的天气情况:晕、华、虹、霞,预示着晴、雨天气。(五) 交流展示、读背积累1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云和天气关系的成语、谚语,进一步加深对看云可识天气这一事理的认识。有关谚语(课后可参照相关资料):棉花云,雨快临。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收麦。2. 朗读、背诵并摘抄文中优美的比喻句及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积累丰富的词汇。(六)讨论探究、链接生活探讨:看云识天气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卫星的科学预报,还有没有必要依据老经验看云识天气?(七)梳理小结、拓展延伸附板书: 形态 轻、高、薄云晴朗 看云 低、厚、密云阴雨风雪 识天气 光彩 晕 华 虹 霞晴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