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教案修改.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42853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教案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教案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细细品读,体味领悟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准备: 1.  音乐《明月几时有》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线索提携,回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但愿人长久》(指板书读),中秋之夜,苏轼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才写下了这首词的?请用书中的几个关键词说一说。(板书)为什么他的情感会有这样的变化?让我们细细地品味课文。 二.读悟“心绪不宁”,感知手足深情 1.抓“心绪不宁”,理清脉络 师:先请大家读读课文2、3小节。想想苏轼为什么会心绪不宁,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把它划下来,多读几遍。(自由读) 生:交流,苏轼是因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2.抓“心绪不宁”,品悟原因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生: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 师:为什么在这么美好的中秋之夜苏轼会心绪不宁呢? 生:因为苏轼看到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看到别人团团圆圆,而他自己却只有一个人,非常孤独,所以就更加思念弟弟,心绪不宁! 师:你理解得很好!请你把这两句读一读。(生读) 3.感“手足情深,”回归主题 师:苏轼为何苦苦思念自己的弟弟? 生:因为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 师:我们可以从课文的哪里感受到他们的手足情深? 生: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 师:形影不离的兄弟俩已经分别七个年头了!在他们分离的七个年头里,一定时刻思念着对方,其实,在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苏轼的父母、妻子都已经去世了,这世界上他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就只剩下弟弟了。正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啊,在这美好的中秋之夜,他是如此苦苦思念着弟弟,如此心绪不宁啊! 齐读2、3自然段 三.读悟“埋怨”,咀嚼词味 过渡:这时已经是后半夜了,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 生:埋怨起来 师:苏轼埋怨谁?(月亮)他为什么要埋怨月亮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来理解。 1.抓偏偏,体会月亮的无情 生:因为月亮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所以苏轼要埋怨月亮。 师:这里的埋怨就是?(抱怨,责怪) 师:请你来埋怨月亮。(生读句子)(你真是个小苏轼,埋怨的语气表现得那么好) 师:注意这个词——“偏偏”(点击出示),偏偏也可以说(故意,有意的) 师:那么换个说法这句话可以怎么说? 生:月亮是故意在我和弟弟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 生:在我和弟弟分离的时候就这么圆这么亮;我和弟弟不分离的时候又不圆不亮了。 师:是啊!月亮真是无情,请你来埋怨月亮(生读句子)(你真是苏轼的知音,能体会到苏轼此时此刻的心情) 师:月亮这么无情,苏轼只能(引读:出示句子:眼睁睁------埋怨) 师:我们可以感觉到这时的苏轼心里很(无奈、无可奈何) 师:请你无奈地读一读(出示句子读) 2.多诵读,体会苏轼的埋怨 师:看着这明媚的月光,思念着弟弟,想到不能和他团聚共度中秋,苏轼不禁埋怨起来——(生再读这句。) 师:别人合家团圆,品尝瓜果,共享天伦,苏轼却思念着弟弟心绪不宁,望着这圆圆的月亮,苏轼想到月圆人不圆,他怎能不心生埋怨——(生三读这句。) 3.巧补白,感悟文本的深意 师:读完这句,这后面有个什么标点符号?(省略号)你觉得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省略号表示苏轼还在埋怨,还想了很多。 师:假如你就是苏轼,你还会想些什么呢? 生:弟弟啊!为什么中秋之夜,我们就不能相聚在一起呢? 生:月亮啊!你为什么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生:弟弟,我是多想见你一面啊!为什么我们总是分离呢? 生:弟弟,如果现在能和在你一起赏月,和别人一样说说笑笑那该有多好啊!为什么就办不到呢? 四.读悟“宽慰”,品味理趣 过渡:同学们想得都很有道理,苏轼埋怨月亮也是万般无奈,那么苏轼是不是一直这样埋怨下去呢?(不是)他变得(指板书:宽慰了许多) 1、 出示要求:默读5、6自然段,思考: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可以和同组的同学讨论交流。 2、反馈 预设:因为他想到世上……所以他…… 他还想到送出祝福,但愿…… 3、(出示:世上……)指名读:苏轼安慰了自己,看来他是想通了,哪位小苏轼来安慰自己? (出示:但愿……)指名读:他还送出了美好的祝福 齐读:人不能相聚,但美满的月色可以共享,多么美好的祝福呀! 苏轼不再满腹牢骚,他安慰了自己,又送出了祝福,变得宽慰了许多。你觉得苏轼诗歌怎样的人?(豁达开朗) 4、再读5、6自然段,你又有什么发现? 词义对照,出示指导学生划下来。 师生练习对照,同桌互练。 5、其中最有名的两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指导朗读:婵娟是指?读出婵娟之美。 这句祝福是苏轼送给弟弟的,更是他送给天下所有人的,我们一起送出这句饱含深情的祝福(生读) 6、在古代诗词中,表达这样情感的诗句还有: 提示:王勃、秦观。 五、拓展延伸 1、播放音乐 师:这首词还有上面的部分,它省略了,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点击出示全词)(播放音乐《明月几时有》) 机动:同学们想不想来背一背这首词? 2、点题收尾 师:让我们回到课文,为什么课文要以这句词为题呢? 生:因为它是词中最有名的一句。 生:因为它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祝愿。 师:只要是了解中华文化的人,都会知道这句话,都会把它作为一份祝福送给亲人、朋友和其他需要关心的人。让我们收藏好这个故事,也收藏好这份祝福:(指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六.作业: 1.  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2.  抄写词(人有……) 3.  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附板书: 2但愿人长久 祝福 心绪不宁 埋怨 宽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