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07_T 041—2022滨海盐碱地桃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64280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07_T 041—2022滨海盐碱地桃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707_T 041—2022滨海盐碱地桃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707_T 041—2022滨海盐碱地桃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707_T 041—2022滨海盐碱地桃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707_T 041—2022滨海盐碱地桃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ICS 65.020.20CCS B 05DB3707潍坊市地方标准DB3707/T 041-2022滨海盐碱地桃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of peach cultivation in coastal saline land2022-03-03 发布2022-04-02 实施潍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707/T 041-2022I目次前言.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及定义.14 建园.15 整形修剪.26 土肥水管理.27 花果管理.38 病虫害绿色防控.3DB3707/T 041-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

2、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颁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潍坊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霞、王爱国、赵婧杰、高静、李田、肖龙、林云弟、刘以龙、张元成、张新峰、王军民DB3707/T 041-20221滨海盐碱地桃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滨海盐碱地桃生产的园地建设、管理技术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潍坊市滨海盐碱地桃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

3、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9175桃苗木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 术语及定义本文件没有限定的术语和定义4 建园4.1 土壤准备栽植前进行全园耕翻,深度不浅于 30 cm,耙平。栽植前 1 个2 个月或冬前按宽不少于 80 cm、深 60 cm80 cm 开沟或挖栽植穴长、宽、深各为 80 cm100 cm、80 cm100 cm、70 cm80 cm,将上层熟土与深层生土分开存放。回填时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2000 kg3000 kg、腐熟豆类 150 kg、硫磺50 kg、硫酸亚铁 20 k

4、g,与熟土充分混合后填入栽植坑(沟)的下层,生土填上层,回填灌水沉实。提倡起垄栽培,垄宽 80 cm120 cm,高 35 cm40 cm。4.2 品种及砧木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气候条件、抗盐碱能力强、性状优良、适销对路的品种,如秋甜、燕红 14、美月、秋彤、中油 16、中油 13、霞脆、京玉、新月等;同时选择抗盐碱能力强的砧木,如 GF677、GF43和 GF1869。4.3 苗木选择苗木应符合 GB 19175 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选择通过二次育苗培育的大苗建园。4.4 定植4.4.1 株行距的确定采用宽行密株栽植,株行距 1.5 m2.5 m4 m6 m。采用“Y”型整枝时,株行距 1

5、.5 m2.0 m5 m6 m;采用四主枝丛枝株行距 2 m2.5 m5m6 m。4.4.2 定植的时间与方法DB3707/T 041-20222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栽植。栽植前用 30 倍40 倍“K-84”放线菌剂蘸根。栽植时要做到深穴浅栽。在垄畦中间挖定植穴,深 40 cm45 cm,宽 50 cm60 cm。将穴内填入一层熟土,栽种桃苗,保证根系应自然伸展,嫁接口朝迎风方向。定植深度以浇水沉实后苗木根颈与地表相平或略浅为宜。5整形修剪5.1 树形5.1.1 四主枝丛枝形定干高度50 cm60 cm,每株培养4个分枝,最低分枝距地面20 cm35 cm,成型后分枝与主干夹角3040;主枝上

6、不留侧枝,主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5.1.2“Y”形树体总高度控制在3 m3.5 m,树干高50 cm60 cm,留2个朝向行间的主枝,两主枝夹角60左右,两主枝基本对生向两侧延伸,主枝上不留侧枝,主枝两侧每隔15 cm25 cm留一个结果枝组或长果枝,结果后及时回缩更新。5.2 修剪5.2.1 修剪原则推广长枝修剪、冬夏修剪相结合的综合修剪技术。5.2.2 幼树修剪幼树以培养树形骨架为主,宜轻剪。以夏剪为主,对骨干枝延长枝适当短截,非骨干枝轻剪长放。5.2.3盛果期树修剪根据树势强弱而定,对下部和内膛的细弱枝适度短截,疏除过密大枝、弱小枝组,及时更新结果枝组。6 土肥水管理6.1 土壤管理实行

7、行间生草及树盘覆盖。留 2 m 左右的树盘覆盖,树盘可覆草或用园艺地布覆盖。行间生草可选择人工生草或自然生草。人工生草时选择耐盐碱草种:鼠茅草、紫花苜蓿、三叶草、黑麦草、长柔毛野豌豆等。黑麦草、三叶草播种时间为 3 月4 月份或 9 月份,鼠茅草、长柔毛野豌豆播种时间为 9 月份。6.2 肥料管理6.2.1 以产定肥,测土配方根据不同品种特点以及树龄、树势等确定目标产量,以每生产桃果 100kg,树体约需吸收 0.46 kg氮(N)、0.29 kg 磷(P2O5)、0.74 kg 钾(K2O)计算,按照树体吸收量的 1.5 倍2 倍确定需肥量。肥料种类符合按照 NY/T 496 的要求。6.2

8、.2 适期适地施肥6.2.2.1 基肥DB3707/T 041-202239 月底 10 月上旬施入为宜,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 60%80%,以腐熟羊粪、牛粪有机肥为主。每667 m2施 2000 kg3000 kg 的腐熟有机肥,腐熟豆类 150 kg,注意添加铁、锌、钙、硼等中微量元素。施基肥的同时,每 667 m2增施硫磺 20 kg,硫酸亚铁 10 kg,与有机肥混匀施用。6.2.2.2 土壤追肥每年一般追肥2次,花前肥追肥时间为3月中旬,以氮肥为主,结合施用磷肥、钾肥,幼树少施或不施,结果树一般每株施肥量0.3 kg0.5 kg;壮果肥在果实硬核期施入,以速效磷、钾肥为主,结合施用氮

9、肥,施肥量为每株0.2 kg0.3 kg。6.2.2.3 根外追肥花前或盛花期喷0.1%0.3%硼砂,盛花后期至生理落果期喷施0.3%0.4%的尿素,从生理落果至果实成熟前结合病虫防治喷0.2%0.4%的磷酸二氢钾2次3次。生长期根据需要喷施乙二胺四乙酸铁等有机铁制剂防治桃叶片黄化病、喷施乙二胺四乙酸锌肥,防治小叶病。6.3 水分管理提倡使用膜下滴灌或水肥一体化设施。一般情况下年周期可浇 3 次4 次水,即芽前水、花后水、果实膨大水及封冻水,封冻水灌水量 100 m3/667m2150 m3/667m2。完善排水设施,雨后注意及时排水。7 花果管理7.1 促花综合利用农业栽培措施如控水、合理施

10、肥、拉枝、抹芽、摘心等修剪措施,调控树势,促进花芽形成。7.2 辅助授粉栽植时合理搭配授粉树。无花粉的品种花期及时进行人工授粉或利用壁蜂、蜜蜂进行辅助授粉。7.3 疏花疏果根据品种特点、树势和果园管理水平确定目标产量,通过疏花疏果,调整留果量,使果实在树冠内分布均匀。一是春季复剪时根据花芽分化情况,初步调整花枝数量;二是花期视天气情况,按目标产量的1.5倍2倍留果疏花;三是生理落果后疏果,按目标产量的1.2倍定果。7.4 品质提升定果后及时套袋,采收前10 d15 d及时摘袋;摘袋后地下铺设反光膜;将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摘除,摘叶数量不超过20%;在果实采收前10 d控水;雨后及时排水。根据品种

11、特性,确定适宜采收期。8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8.1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8.2 防治方法DB3707/T 041-20224休眠期做好涂白和清园工作。芽前宜喷施35Be石硫合剂铲除病菌虫卵。花前喷螺虫乙酯或氟啶虫胺腈防治蚜虫;从6月上旬开始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液,每15 d左右喷1次,共3次,生长后期用25%戊唑醇水乳剂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000倍防治炭疽病、褐腐病。注意防治细菌性穿孔病,以有机铜制剂或宁南霉素、中生菌素等抗生素类杀菌剂为主进行防治。生长季叶面喷施、吊袋施用EDTA螯合铁、硫酸亚铁2次3次,矫治缺铁性叶片黄化。9 防冻避灾应用浇封冻水、枝干涂白、花前浇水等防冻避灾措施,避免冬季低温冻害及花期霜冻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