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月迹》教学案修改稿.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42612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迹》教学案修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月迹》教学案修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润州区片区合作七(下)语文教学案 课题:月 迹 主备:朱永红 课型:阅读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寻月的全过程,把握孩童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轨迹。 2.理解月亮是“印章”的深刻含义,体会一切从孩子眼中看出的意义。 3.揣摩文中所写孩童语言的特色。 【学习重难点】 1.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 2. 理解月亮是“印章”的深刻含义,体会一切从孩子眼中看出的意义。 【学法指导】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梳理情节,把握孩童心理变化的轨迹;小组合作与个人感悟结合,在诵读品悟中体会语言的特色,理解月亮是“印章”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字音互填,并在横线上补充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贾平凹( ) 面面相觑( ) 倏( )忽 袅袅( ) 锨( )刃 发shāo( ) 羡mù( ) 嫉( )妒 争执( ) 粗cāo( ) 掬着( )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 3.阅读完全文,你有哪些疑问有待解决呢?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资料链接: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长安》杂志编辑,西安市文联创研室主任、文联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废都》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 教师 评价 家长 签字 日期 2015年3月 日 一、 课堂助学 1.导入 2.整体感知 孩子们先后在哪些地方寻到了月亮?“圈点勾画直接描写月亮的文句,品味月亮特征。”孩子们在寻月过程中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3. 合作探究 揣摩语言,品味月亮幻化的童心世界。 4.小结 三、课堂巩固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举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的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弯,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弯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文字的意思。 2.细读选段,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2)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3.文章结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反映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文章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     第二课时 一、课堂助学 1.导入 2.合作探究 (1)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3.小结 二、拓展延伸 阅读迟子建《燃烧的月亮》回答1-5题。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对它骂几声。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 ④春天,一个满月的日子,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啦,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⑤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⑥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⑦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那团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暗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10,有改动) 1.仔细阅读第①段,回答: (1)联系上下文,“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谈谈你对“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这句话的理解。 2.请赏析“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这句话。 3.仔细阅读第⑦段,“那团月亮”为什么会“美得夺目”? 4.从全文来看,标题中的“燃烧”一词有哪些含义? 教师 评价 家长 签字 日期 2015年3月 日 教(学)后记: 4 学校网址:.c 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这是童年的回忆。——杜伽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