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力环流的形成微课程设计方案作者信息姓 名所教学科所教学段电子邮件单位名称微课程信息主题名称热力环流的形成选题意图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运动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基础,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空间思维能力急待提升,学生对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气压的变化理解不够,所以利用微课程进行解释,可以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和突破难点。 内容来源(在此处注明选自哪本教材中的哪一部分或者其它出处)第二单元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适用对象(请在此处注明学科、学段)高中地理 高一学段(地理 第一册 必修)(鲁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
2、析解答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地理现象。教学用途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该微课程计划在新授课过程中展示,一方面能集中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用微课程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很好的突破本部分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制作方式(可多选)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预计时间(不超过10分钟)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设计意图(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用半分钟时间,点明授课主题。简洁,明了,让学生迅速明解学习主题。用1.5分钟,点拨气压、等
3、压面的概念及特点。这两个概念是在初中教材中提到的,学生遗忘较为严重,而对两个概念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对本部分知识主题的理解,而且这两个概念对学生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很好帮助。用1.8分钟,动画演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这是本课程的难点和重点,是基本原理,但安排时用时并不长,主要设计意图是通过教师规范、精炼的语言点拨和学生的观察互动,引导学生思路的逻辑性、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目的。用15秒钟,简单小结。提纲挈领,系统知识。用1.5分钟,展示、点拨生活中的热力环流案例。激发学习兴趣,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亮点:(请你从教
4、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本案例选取的是自然地理中的一基本原理“热力环流的形成”,该主题在大气圈这一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整个大气运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地位非常重要。而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利用微课程的直观性的形象性,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水平,提升空间思维能力。由于微课程的制作水平有限,所以,该课程的教学设计,重点放在了前期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和PPT的制作上,力求在PPT课件中能很好的体现自己的授课思路,通过师生互动、动画演示,加之教师规范的语
5、言,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一个完整立体的、空间的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该微课程简洁、朴素,并没有加入大量的音乐或背景,主要考虑的是突出重点,集中学习点,录制过程由则用了最基本的录屏方式,加以剪辑、完善来完成的,特别是得到老师的点评和指导后,收获很大:不仅微课程本身更具有实用性,而且微课程制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对老师辛勤的劳动表示感谢。热力环流的形成微课程学习任务单填写说明: 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一、学习目标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解答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地理现象。二、学习资源(提
6、示:可选项,如有其他相关资源请在此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三、学习方法1、预习,辨析概念。2、师生互动,观察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示意过程,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3、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空间思维能力。四、学习任务(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1、视频前:回忆气压、等压面等概念,预习课文,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2、视频中:观察后,动手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进一步理解形成原理。3、视频后:通过探究海陆风的形成过程,学习致用,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五、学习困惑(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通过学习,对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较好,也能解析一些身边的热力环流案例,利用这种微课程的方式学习,时间较短,兴趣点集中,非常适合我们的学习。不过,这个主题中,关于等压面的弯曲方向讲解不多,理解还不是很透。同时,还可以再增加些具体的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