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 3705_T 17-2023盐碱地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混播栽培.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6389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 3705_T 17-2023盐碱地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混播栽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 3705_T 17-2023盐碱地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混播栽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 3705_T 17-2023盐碱地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混播栽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 3705_T 17-2023盐碱地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混播栽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 3705_T 17-2023盐碱地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混播栽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CCSB 05DB3705 东营市地方标准DB 3705/T 172023盐碱地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混播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sowing mixed silage maizeand feeding soybean in alkali-saline land2023 - 10 - 26 发布2023 - 11 - 26 实施东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选择15 播前准备15.1 整地15.2 品种选择15.3 种子处理26 播种

2、26.1 适期早播26.2 足墒播种26.3 播种密度26.4 播种深度26.5 施肥27 田间管理27.1 草害防治27.2 浇水排涝28 病虫害防治28.1 通则28.2 病害防治38.3 虫害防治39 收获310 档案管理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东营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盐碱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

3、中心、广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东营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宁凯、徐化凌、王菊英、王婧、刘学文、毕云霞、陈小芳、刘艳、朱小乐、李继蕊、杨继松、于德花、韩燕燕、吴凤铎、冯晓菲、马文刚、李玉玲、李明。 盐碱地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混播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盐碱地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混播栽培程序,规定了栽培环境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及防治、收获、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盐碱地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混播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4、,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 849 玉米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850 大豆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0 cm20 cm)全盐含量小于0.3%、pH值为78.5的田地,避免连作,应符合NY/T 849和NY/T 850的要求。 5 播前准备5.1 整地前茬作物尽早收获,整平土地,耕翻15 cm30 cm,清除杂草、石块等,翻后及时拖平耙压,保证土

5、壤墒情,土块疏松、细碎。 5.2 品种选择选用经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青贮玉米选用适合本地区株型紧凑、生物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品种,饲用大豆选择耐荫性好、营养含量和生物产量高、抗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性强的品种。 5.3 种子处理青贮玉米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饲用大豆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的规定。播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晾晒,去除杂质、病斑粒、虫蚀粒、秕小粒和破瓣粒,留饱满种子。每100 kg青贮玉米用29%噻虫咯霜灵

6、悬浮种衣剂470 mL560 mL进行种子包衣,每100 kg饲用大豆用62.5 g/L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300 mL400 mL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包衣应符合GB/T 15671的要求。 6 播种6.1 适期早播前茬作物收获后,抢时播种,6月30日前播种完成。 6.2 足墒播种播种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80%,低于60%时应造墒播种,高于80%时应散墒后播种。 6.3 播种密度青贮玉米按照播种行距60 cm,株距25 cm3 cm,饲用大豆以2倍3倍的下种量与青贮玉米同行播种。 6.4 播种深度以2 cm5 cm为宜。土壤黏重,应浅播;沙质土,应深播。 6.5 施肥实行种肥同播,施肥

7、深度10 cm,每667 m2施氮磷钾缓控释肥(控释N8%)30 kg50 kg。采取条施, 距播种行5 cm8 cm,与种子隔离,防止烧种。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7 田间管理7.1 草害防治在播后苗前进行表土封闭除草,每667 m2喷施960 g/L 精异丙甲草胺乳油50 mL85 mL,或330 g/L 二甲戊灵乳油150 mL,对水30 kg45 kg。除草剂使用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避免产生药害。在早晚气温较低、没有露水、无风的天气条件下均匀喷施药剂,提高防效。部分难防杂草,结合中耕,进行人工拔除。 7.2 浇水排涝若长时间无有效降雨或午后叶片出现萎蔫,应及时浇水。雨

8、季注意及时排涝,地表不应长时间存蓄积水。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 8 病虫害防治8.1 通 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基本方针,选用抗病虫性状优良的品种,并采用轮作、换茬等手段, 防治病虫害发生,不宜连作。药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 8.2 病害防治防治玉米锈病,在发病前或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0 d喷一次,连续防治2次3次。 8.3 虫害防治8.3.1 化学防治防治点蜂缘蝽,在大豆初荚期每667 m2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 g+5%高效氯氟氰菊酯15 g,对水30

9、kg45 kg,每7 d10 d喷雾防治1次,视虫情防治1次2次;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豆荚螟、食心虫、棉铃虫、玉米螟、二点委夜蛾、桃蛀螟、黏虫,在发生初期每667 m2用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 g10 g+10%茚虫威15 g,配合5%高效氯氰菊醋乳油1200倍液、有机硅助剂等开展防治。 8.3.2 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装置诱杀害虫,20 W黑光灯防控范围约3.3 hm2,频振式杀虫灯防控范围约2 hm2。 9 收 获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在青贮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饲用大豆鼓粒期适时收获,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地上部分同时刈割,全株进行切碎青贮,注意留茬高度控制在10 cm15 cm之间,不得将地面泥土带至饲料中。 10 档案管理详细记录播前准备、播种、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采取的主要措施,建立生产档案,保留存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