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实施中的散文阅读表达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刘占泉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初中散文阅读教学问题评议”,语文课本里散文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有人做了统计大约占了四成左右。自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些文章。王漫老师专门为初中语文散文教学开设讲座,针对主要的教学矛盾加以解说。道理剖析得清晰、透彻,密切结合教学案例,展开探究和指导,为推进散文教学改革作出了新的探索。王漫老师将散文阅读教学定位为“审美阅读”,批评盛行多年的“主阵式”,就是所谓的散文的基本特点“形散神不散”。提出散文的本质特征是“贵在有我”。提出散文发展的趋势是,日益重视理趣。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体现个性与情思。高质量的学习语言,从理解走
2、向现场,完成审美体验。今天我准备对王老师讲座中的重点和见解作出提示和某些补充,谈谈个人意见。依此是四个内容。一、散文教学略说;二、精读过程探究;三、教学设计思路探究;四、笔述功能解析。一、散文教学略说这里我要首先分辨一组概念,散文是一个文类,包括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哲理类三种,这是很有道理的。而实用文主要包括记叙、说明、议论三种。目前这两种概念混杂在一起,显得比较混乱。实用文类属于文章范畴,散文类属于文学范畴。最好能做出比较清晰的区分,因为两者的教学任务、教学功能都不大一样。实用文类侧重于学习作文方法,而散文类侧重于散文语言。学习散文的这两种方法,这样去区分、处理,或许能够减少一些教学
3、的盲目性。下面要涉及一个重要问题:散文教学要不要专门去“管形散神聚”呢?这是很值得去探讨的。我赞同这种意见。就是不要把“形散而神不散”当做散文的主要特点,把如何散如何不散当做教学主物。它是物,但最好不要列为主物。 散文属于文类概念,它还包括许多具体的类型,散文属于文学作品的产物。现代散文的品种林林总总,笔法极其灵活,侧重于从某一种构思去概括其情节,分析条例,阐释内容,欣赏特色,显得比较被动,很难抓住命脉。那么“命脉”是什么呢?用郁达夫先生的话,也就是突显作者本人的个性。他有句很有名的话“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
4、的色彩。”这就是王漫老师所概括的散文的本质特征,是“贵在有我”。 那么,究竟有我的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真正读到文字的深处去,读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去。而以往一味注重分析散文的散与不散,(姑且称之为不散论),或者文字的分析重心放在散与不散,不利于准确有力的抓住命脉,踏上分析散文的正确路径。还有一层意思我要补充,就是内容与形式,它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它们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现代散文创作的最大特色便是袒露高度真实的自我,挥洒高度灵活的笔法,运用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语言。那么,内容与形式相应而生,相随而行,随心所欲而已。那么,侧重于从形式入手,很难真正读进去,读出文境中的情思、情怀,倒是比较容易滑向
5、另一侧。站在文章外面试图拿着刀去切割它、分解它,那就不好了。散文教学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这也是思考问题的一个角度,我想分成两条:一条是学习语言,积淀语言;一条是学习散文的鉴赏方法。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美读、咀嚼、批注、圈点、赏析、评论等等,充分发挥课文应有的教学功能,使学生能高质量的感受、领悟和积淀那些高质量的语言标本,汲取汉语言精华,提升自己语言的含量与层次,这往往是被忽略的。回想散文的散不散的盛行之际,强化理性分析,弱化语言积淀,用大量时间提取文章做法,试图快速迁移到指导文章写作的区域当中去,那些教学应该认真“忌取”。有一层意思必须强调,高度关注学习语言,并不意味着忽略精神涵育,文
6、学表现方法之类。相关的想法有,散文的思路、条理、结构、笔法等统称艺术构思、行文的理路,这些只要读进去了,发现并提取出来,并不是很难,至少不是最难。经过教师指点,学生一般是能够理解或大致理解的。有人打过比方,诗歌(主要是抒情诗)像是露珠含在一起,内涵很多,但一眼看不透,需要反复琢磨体会;散文更像一条小溪,弯弯折折在山间流淌,那么这条小溪弯弯折折在哪里转弯,在哪里形成了小潭,在哪里映照了花红月白,哪里又应和了黄鹂鸣出的重重歌语,这些往往有语言标志,做出提示,稍稍用心,便能盯出一条文脉来。顺着它往下走,关键是在散吗?当代散文家韩少华先生,八十年代指导学生鉴赏散文,他指出,散文更加着力于人物,有时候就
7、是作者所处环境的描绘。人与人之间所酿成气氛,以及整体意境的形成。而这一切也无不浸含着某种真挚的情思和意趣。韩少华提出整体意境这个概念,他提出这个意境提示我思考:意境、诗歌的意境、散文的意境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所谓散不散和散文的整体意境,这两者不无关联。这毕竟不全是一条思路,尤其不全是同一个教学思路。我更倾向于简化教学概念,着力于教学实际需求。散出去了不是或不全是实质,而聚拢成整体意境,或许体现了更深一层次的美学追求。另一个意思,学习语言和涵育人文精神,打语言的底子和打人文的底子这两者很难分割,或者这两者本来就无法分割。片面强调某一个侧面,不一定恰当。而散文里的文字是有温度的,在激情燃烧的状态
8、中去学习语言,乃是最佳的语感积淀教学状态。这时候记得牢,体会得深,效果好。二、精读过程探究首先我们来提取要义,关于散文解读的三种意识,这是王漫老师在她的讲座中着重强调的。第一种是独特意识,就是本着“贵在有我”,潜心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第二种是鉴赏意识,也就是从感受走向鉴赏。王漫老师对解读的层级和进程作出区分,一个她把审美中的能力分解成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感受力是鉴赏力的基础,而鉴赏力是感受力的深化。另一个,散文的审美阅读分为两个步骤,前一个称审美感受,后一个步骤称审美鉴赏。这么区分,就打开了以往散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结,就是不分年级、不分学段笼统地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目标。都在一个层面上很难
9、做好的事情,教学缺乏一种科学性。那么对于教学鉴赏这个层级的内涵,王漫老师认为在感性的基础上着重进行理性认知,也就是说从感受走向鉴赏,经历一个过程。即读进去感悟,然后跳出来反观。所谓反观,要求阅读者依托审美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审美的理性认识,把相对朦胧的感受体会提炼为相对清晰的辨析鉴别。在这个走向更高层级教学的层级过程中,一般也要改变学习的方式方法,比如从默读、联想、想象变为查考、比较、品评和分辨。从个体的冥思、体会变为群体的交流、碰撞;从用心想、用嘴说变为用笔写,用文字凝固鉴赏的成果,细化其文字的缜密、精华之处,深化其思想的深刻、精妙之处,精华其人文情怀的感人之处。第三种意识,也就是语言意识
10、,批文入情,高度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高质量的品味语感。要求教师自己要有强烈的语言意识和敏锐的语感;能够抓住散文作品中那些最具有价值的语言加以咀嚼,含英咀华;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那些标题、首尾处的语句,议论抒情语句,包含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和某些特点鲜明的语句,读句段、词段;熟练掌握和运用鉴赏语言的方法。对于以上三种意识,应该在备课和施教过程中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形成习惯,积累经验。其中,潜心体验作品所体现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作品,实现与作者的对话,阅读者或许带有个性特征的阅读体验,这是基本追求。从感受走向鉴赏,培养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这展示了学习的基本过程。而批文入情,品味语言,这乃是
11、高质量的完成作品阅读的依托。经过比对,我发现王漫老师这三种意识之说,和叶圣陶先生当年所倡导的读作品的要义有一致性。下面依照相关的路径引导,做一次解读演示,并探究教学方案的教学思路。1912年叶圣陶先生写过一首诗,谈语文教学的阐释了精读作品的要义,对鉴赏现代散文往往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价值。诗云:“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总则即“潜心会本文”,以“文”为津梁,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阅读境界。实现这种对话的条件,一个是顺着作者的思路,进入作品,去感受作品所写的内容,领悟蕴含的真意。真正读到作品的文字深处去
12、。二是通过文字的媒介,进入作者胸中之境,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这就是读到作者的心灵的深处去,形成情怀的会晤。这一切需要借助对语言品读的涵养。现拟先举一个精读的实例(篇目取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展示“潜心会本文”的真实过程,引发相关的思考。(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老舍先生的这篇随笔,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呢?作者与读者亲切地交流,描述济南奇异的景色,诉说自己的真切感受。全篇都弥散着亲切感和亲和力,仿佛是向自己的老朋友(读者)介绍自己的新朋友(冬天的济南),似乎该文神韵就集中于此,辐射自此。阅读的时候,要细心感受和体会这个总的特色。这种描述、交流是渐进的。第一段距离尚远一些,自第二段起,面对面似
13、的谈话渐渐展开了,亲切感渐渐变浓了。向故人描述,所选取的对象之一是“老城”,对象之二是“小山”,作者向故人诉说;小山呵护着济南,并向那里的人们承诺,而济南人也呼应着慈善的小山、慈善的济南的冬天。看看,文字里包含了多么浓郁的情味!阅读时,若掩蔽这一番情意,未免太可惜了。第三段描写“小雪”,仍然采用向故人诉说的口吻,而大量比喻之内,拟人的意味也还在延续着。先是描写静态的景色,然后再来描写动态的景色,收束在对“雪”的评说上,诉说一个温柔的心愿,似乎不无祈求的情味含在其中:“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第四段好像是一小段儿“变奏”。远景,镜头转向狭窄的古城。摇动,渐渐展现出城外
14、宽敞的山地。镜头里出现山坡上的“小村庄”、小村庄房顶上那一层薄薄的雪。需要想象出来,这一段(句),乃是承接着上一段,这个长镜头之前所呈现的小雪、矮松、山坡、斜阳,与这里所呈现的城里城外、小村薄雪,之间存在着映衬与重合的关系。所谓重合,是指需要把小村庄放置在那样娇美的“山坡”之上,整合在一起复现出来,如此体会和想象,情境会更加妙曼瑰丽。另外,关于“小水墨画”的比喻,颇值得玩味。第三段写山间雪景,宛若一幅温馨明丽而灵动的水彩画。第四段则变换视角,其用墨极为简炼清淡,隐去了明艳的色彩(没有上一段那些斑斓的用语),在画面上留下大片空白,交由读者去想象、填补,这正是古代水墨画追求的意境和韵味。第五段:主
15、要写济南的绿水蓝天,引领着读者的目光从地上慢慢转向天上,去感受偌大空间中的“清亮”和“蓝汪汪”,逐渐生出瑰奇的想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仿佛这个比喻是由诉说者(老舍)与倾听者(读者)共同想象出来的,形象感、交融感极强,富于感召的魅力。另外,行文类似影视艺术里的“重合”,镜头先是转向河水、水藻和柳树,极力凸显景物的“绿色”,这是底色;再把镜头从河上摇到天上、继而从天上摇到河上,幻化出“蓝水晶”的瑰奇想象,这是主体空间;最后,将“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移进来(重合交汇),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鲜艳明丽的立体形象。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用语简练,收住全
16、文。(有的版本把这一句并入前一段,紧接“水晶”句,又别有一番意味了。)(二)“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老舍先生旅居英国数年,回来以后客居济南,他是以天涯归客的身份、外乡人的视角来观察“济南的冬天”。他对这里的风光由衷地喜爱,其中自然包蕴着故国河山之恋,也透露出一个外乡人对于外乡水土风情的惊喜感。本篇描述的重心,可以归结到一个“小”字上,这是非常奇特的,当视为作品的个性。我谈谈自己的阅读直觉。我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好像站在一个沙盘旁边,俯瞰冬天的济南风景。你看,“小山”围成一个“小摇篮”,让“老城”安适地睡在里面;城外的山仿佛是一个“秀气”的女孩子,披着“带水纹的花衣”,夕阳下还露出害羞的粉红色的
17、笑意;小小村庄、薄薄残雪,构成一张“小水墨画”;最后,青天碧水汇合成一块“蓝水晶”,将城里的房屋、城外的野山和“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全都“包”在里面了。何其“小”也,那是精美的“小”、秀气的“小”、弥散着温馨至情的“小”。这“小美”之中,珍藏着无尽的欣喜与温情,折射出作者真纯的情怀。小美亦美,而且是一份独特的美,幽雅而悠远的美。这种美,负载于中国作派的优雅的文字表述,自然而明朗地从作者笔下流淌出来,成为心灵的写照、情怀的辐射。文字中发散着那一份温情,也能深深感染“潜心会本文”的读者,使我们凭借涵泳文本而“亲和”于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山水之喜、民居之亲、真淳温厚的民情之爱。(三)“一字未
18、宜忽,语语悟其神”前面,我们已经涉及了作品语言的涵泳。“遵路识其真”和“入境始与亲”,对于作品之情思的感受、欣赏的过程,每一步每一层每一丝每一缕,都离不开依托品味语言,去领悟其神也,会晤其心也。再摘引出少量例子,体会如何强化“语言意识”,争取细化语言咀嚼,提高含英咀华的精密程度。例一,第四段特殊的构句特色。请读原文:“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全段只有一句话,这叫“独句段”,不过一般的独句段比较短,而这一个却比较长。原本可断成两句或者三句的,为什么当中不加句号呢?细细读来,感觉似乎表现了
19、电影拍摄中的“长镜头”的效果,当中没有切换镜头,连续延伸而下,直至最后响起“画外音”:“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一段文字的朗读,需要教师精心指导。语气连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意味,还要读出惊喜之意:“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仿佛忽然想到了这个最为合适的比喻,急忙插进来。例二,句子的长与短。当年过于欧化的造句毛病,这篇几乎看不见痕迹。总起来看,句子比较短,句中停顿比较多,用语精炼典雅而不失亲切自然,讲究语句的节奏美和韵味感,很适合朗读。这些特色通过朗读,更能真切地感受到,从而在经典语言的学习和积淀方面多获收益。全文超过15字的,只有这一句,“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
20、个影儿呢!”这个凡19字的长句子,与所写的具体内容有关联,似乎作者刻意纾缓语气,与垂柳长枝的妙曼摇动相应,由此可见其锤炼语言的良苦用心。课文语言方面可细加品味的地方很多,比如有好几处加了“儿”字:“圈儿”“口儿”“髻儿”“道儿”“风儿”“天儿”“影儿”。其中一般读儿化音,显得很亲切,带着北京话的语音特色,个别的要作特殊处理,如“风儿”,“儿”字要读出来。三、教学设计思路探究参照 “遵路”“入境”“悟神”的鉴赏指示,我们初步解读了济南的冬天这篇美文,之后,再来思考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也就是试图从阅读者的角度转变到执教者的角度,把鉴赏纳入教学设计的轨道。我先来提取一下王漫老师所说的几点:一个让学生
21、多读书;二在学生练起来,多动笔;三把模糊的画面化为语言表达,王漫老师甚至把它上升到了语文教学结构的革命性改造层面。以往说得太多了,不是特别好,写得太少了。其一,济南的冬天适合多安排美读。备课时教师先要投入地美读几遍,局部最好反复吟哦回味。执教者自己读出了味道,读出了心得,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读得心驰神往,摇曳生姿,口有余香,不知不觉地实现了高质量的语言积淀。其二,不动笔墨不读书。美读与吟哦的时候,拿起一支铅笔,圈圈点点,勾勾划划,标示出心灵涵泳的痕迹。同美读一样,教师如此备课,引导学生如此体味语言细节。以上这两步,主要还是在感受这篇美文的内容,为鉴赏作一些准备。其三,从“感受”逐渐向“鉴赏”靠近。
22、可做的演练项目比较多,比如:(1)梳理行文的脉络(文脉),注意提取并标示出相关语句。(2)结合梳理文脉、标示相关语句,探究作者描述的特色。之一,拟人法的运用。老舍先生仿佛向读者介绍自己新近刚刚结识的一位“老朋友”,采用“拟人”法娓娓诉说,自然而亲切。描写城外那一圈小山,说小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低声告诉城里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云云。小山仿佛就是一位慈善的老祖母吧。描写山坡上草色雪色,说黄与白相间,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而日落时分晚霞映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云云。这莫不是
23、一位小姑娘秀气柔美的风姿?之二,在描写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富于变化,能使人产生美的联想。第二段写小山,作者想象着山和济南人在悄声对话,仿佛打开一扇童话之窗,那么神奇而温暖,也可以比喻成暖色调的年画吧;第三段写山间雪景,又把景色想象成穿着花衣服的小姑娘,仿佛展开一幅鲜秾明快的水彩画;第四段文字简约清淡,透露给我们水墨画的淡雅韵致;第五段写济南的绿水蓝天,既有水彩画的透亮感,又有一些油画的浓郁感。诗情画意,给人带来的美感真是丰富而生动。(3)结合探究描述的特色,分析欣赏精彩语句。这一项,也可以分散溶解到前一项中完成。此略。(4)结合欣赏精彩语句,用文字记述自己点点滴滴的阅读心得,可采用写旁批、写
24、感言等方式。其四,适当进行拓展迁移的演练。建议采用“笔述”法,让学生每人至少写出一段文字(短文)。提供两类题目:第一类侧重于评析,谈一谈鉴赏心得。比如,以“童话中的小摇篮”、“美文画意谈”等为题,论说个人的阅读体验。第二类侧重于变换角度对课文某些内容进行仿写、改写。比如,采用拟人法,假设自己是济南的小山、斜照着山雪的夕阳、屋顶上卧着的薄雪、河水中倒映着的长长柳影等,借鉴课文的笔法,结合阅读的感受,带着感情描写相关景物,力求写出一些个人特色。四、“笔述”功能探究“笔述”,也称“笔谈”,指不用嘴说,而是改为用文字表达阅读者的心得体会。自从上个世纪“谈话法”流行以来,这五六十年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一
25、种弊端:崇尚用嘴“说”,追求事先拟定好的统一的标准答案,抑制潜心涵泳、吟哦默想、个人体悟,忽略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笔述”练习。这十来年,虽有校正,但某些方面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笔述”的类别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散述说阅读感受,结合圈点、批注,三言两语,点点滴滴。另一类是相对集中地述说阅读体验,又可以分成若干种演练项目,如:写评点式的札记短文(多侧重作品的写法和语言),写读后感(多侧重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及仿写、改写等。分散述说与集中述说,二者并非没有关联。前者多触及作品局部的文字细节,随手记下真实的阅读感受;后者往往能将那些零散的思绪、心得穿连起来,形成某种相对集中的阅读成果。(二)“笔
26、述”的多种教学功能1从语文学习规律着眼,探求“笔述”的基本教学功能。语文能力的有效培养,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这个道理用一句老话来说,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学会听说读写”。散文阅读教学同样要遵循这个道理,让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学习活动,充分而有趣味地“实践”。美读和“笔述”乃是确保获取特定教学效益的两座桥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口述”是必要的,如果能结合运用“笔述”,而不是排斥它,忽略它,则有助于全面获取教学效益;否则,很容易产生倾斜,一部分学生受益多,另一部分学生受益少,甚至有些学生因跟不上问答的进程而基本不受益。2从散文学习与鉴赏的角度,探求“笔述”的特殊教学功能。散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标本,
27、堪称培养语感的重要阵地。具体分析,所能获取的教学效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高质量地汲取和积累语言,另一个是适度提高文学审美水平,掌握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这两个方面,都与“涵泳”和“分析”有关。学习与积淀语言,更多使用“涵泳”的方法;鉴赏散文则需要将“涵泳”与“分析”联结起来,也就是从“感受”逐渐提升到适度进行理性鉴别的层次。无论积淀语言还是学习鉴赏方法、感受还是鉴别、涵泳还是分析,美读和“笔述”都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而“笔述”训练与反馈的清晰度、可操作性,还要强于美读。具体分析,“笔述”在散文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种“口述”所难以替代的优势:(1)参与性更强,可以吸纳全体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演练轨道
28、,保证教学时间普遍有效、教学活动普遍落实;(2)思维的清晰度更高,从意会到言传的过程恰恰是训练语言的理解力、分辨力和鉴赏力的有效过程,从模糊走向相对清晰标志着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3)学习的自主性和稳定性更好,学生能够比较从容地吟哦、回味、比照、淘洗、扬弃,即时用文字提炼和凝结学习收获,实现个人的真实的学习思考过程,而不是跟着教师及一部分学生去齐步走、“赶三关”;(4)教师能够及时而充分地获得反馈,从而快速调整教学内容、难度、速度和方式等,此外,通过全面分析“笔述”情况,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把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四条,集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对散文阅读教学产生直接的支持作
29、用。3从读写能力交互生成的角度,探求“笔述”的附加教学功能。“笔述”主要的教学任务乃是支持阅读,这一点应该明确,不能赋予“笔述”过多过杂的教学指令,那样会削弱其主要功能,产生负作用。但读写能力的生成具有交互性,客观上彼此能够产生积极的牵引作用,因此,“笔述”还具有两种附加的教学功能。(1)提高运用文学语言的灵活度,这有益于文学创作,也对提升实用类文章写作的语言精粹程度产生积极影响;(2)加强实用类文字的演练,提高“论说”的熟练程度,这是一种价值颇大的常规性训练,积少成多,方可大见成效,以往关注不够,训练不足。(三)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笔述”的教学功能有些课文,难度不大,语言的精粹程度也比不上那
30、些经典的本土原著,侧重描写方法等内容的学习、鉴赏即可,可采取“笔述型”的授课思路。例如学习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写的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可创设假想的情境,添加一双观察的“眼睛”观察茨威格如何注视罗丹忘我地修改完善其“女正身像”,并借助想象,转换叙事的角度描述“实况”。如果这类练习做得还比较少,最好安排演练步骤,给予具体的引领:先带着要求,重读、细读相关文字。根据课文里提供的情境,想象:那一双“眼睛”,如何注视着茨威格注视罗丹的特殊工作状态(过程)。设置四个描述的层次:(1)总写这种“注视后边的注视”之概貌。(2)至少添加一个描述的细节,精细生动地显示这种特殊的“注视后面的注视”。(3)描述罗丹修
31、改结束时,茨威格的心情和感触。(4)仍然从那双“眼睛”的视角,去猜测茨威格的心理活动,集中揭示他在这一段奇异的时光里“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进而言之,某些经典篇目,也可以放手自学,借助“笔述”的形式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和鉴赏,教师可考虑组织班内交流,相机点拨指引。这样做,有前提条件: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历练,从教师身体力行地领着做,逐渐变为指点学生自己做,教师则扶上马、送一程。可见,在某种教学高度之上,教师从“教”逐渐变为不需要“教”,在这个教学改革与提升的进程中,“笔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这是值得深入探索的一项实验课题。以上这些,属于创造教学条件,改变教学设计思路,增加“笔述”的教学量和训练难
32、度。只要教学理念清楚,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好解决。最难创设的“条件”是什么?乃是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眼力)和“笔述”水平(笔力),不断加强演练,丰富心得,使散文阅读教学真正因此而受益。对此我略有心得,说说往事。前几年写随笔比较多,写多了,对文字表述的细节便愈加关注。像这个长句子,写初稿时顺着文气流泻而出,后来也保留原貌未作删改(我一般不喜欢写长句子):天黑透了,一座古城静了。院子里的豆角花香则飘过屋脊,在一条条胡同上空汇合起来,幽幽地飘向城市边缘,与星光月光交融着没入那一大片一大片红穗摇荡的青纱帐里。 / 那时我总觉得只有豆角花香最轻最细,能传播到远处。别的花味道都浓,就不行了,半道会跌落的,流失在清淡的月色之中。(摘自随笔豆角花)语文教师自己有了较多较深的散文写作体验,对文字表述的细节养成推敲的习惯,那么,再来读课文,便能表现出文学鉴赏的敏感和潜心涵泳的自觉性。比如,济南的冬天里最长的那个句子(单句)“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读到了,一般是不会轻易放过去不管的。常言道:眼高手低。反过来考虑,如果“手”高上去了,那么“眼”也一定会随之而高上去,久而久之自然能够成为鉴赏的高手,引领学生沿着有效的教学路径攀援而上,不致误入歧途。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