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_T 5862-202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6380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_T 5862-202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13_T 5862-202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13_T 5862-202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13_T 5862-202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13_T 5862-202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11.020CCSC 05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T 5862202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2023 - 10 - 25 发布2023 - 11 - 25 实施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河北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eB/TC 2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殷小平、张晋、韩颖、姬静璐、李少华、季静、柏金秀、王睿、周

2、新玲、杨楠、王晓红、高雅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要求、布局与设施要求、医院感染监测等。本文件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1039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313 医

3、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508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9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512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24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基本要求应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建立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与兼职感控人员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科主任为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应制定并及时更新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并执行。医院医务管理部门、护理管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新

4、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和监督工作,对督导结果及时总结、分析和反馈,持续质量改进。应开展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分析危险因素并进行自查工作,及时汇总、分析和反馈,持续质量改进。 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按照 WS/T524 要求报告,每年应至少开展 1 次医院感染暴发演练。5 布局与设施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应按照 GB51039 要求,布局流程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晰。 应设置门禁,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 应设置独立的治疗准备室、无菌物品存放室、配奶室、沐浴室、设备存储室、仪器设备器械清洁消毒室、污物处

5、理室等功能区。 新生儿病房床位空间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抢救单元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6 m2,间距不小于 1 m;其他床位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3 m2,间距不小于 0.9 m。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设立单间或家庭式重症病房,有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低于 12 m2。应设置隔离室或区域,内设独立的洗浴室。各区域应当每日通风2 次,每次应30 分钟,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采用机械通风,换气次数6 次/小时,隔离病室机械通风换气次数10 次/小时;空气流向应该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使用空气洁净技术的层流病房应符合 GB50333 的要求。室温应维持在 262,相对湿度应维持在 5565

6、。6 人员管理 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务人员,保洁人员按床位数1:10 配备。 医生、护士、进修、保洁、护工等工作人员,应经岗前感控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 所有进入病区的人员应接受入室前宣教,入室应戴口罩、进行手卫生、更换病区专用衣。 科室应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患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不得进入病区开展工作。宜对病区的工作人员开展免疫接种,接种必要的传染病疫苗。 工作人员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操作风险、疾病的传播途径选择相应防护用品。宜设置探视室或采取信息化探视。 应按照 WS/T 311 安置患儿,感染、疑似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应分室或分区安置。

7、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 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消毒,不得交叉使用。7 医院感染监测应按照 WS/T312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目标监测、暴发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危险因素监测等。应制定环境卫生学监测计划,开展环境病原学监测,监测频率1 次/季度,监测结果有异常时需及时查找原因改进并重新采样直至符合标准要求。发生聚集性病例、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增加监测频率或随时进行监测,新建或改建病区后及消毒方法

8、改变时应开展本底监测。应按照 WS/T313 要求开展手卫生监测。8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职业暴露预防8.1.1 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8.1.2 应根据暴露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针对发生血液、体液飞溅风险,应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屏,穿防水隔离衣。8.1.3 应采取增加光源等改善操作环境,使用安全注射用品等方法,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8.1.4 接触患儿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手部有伤口时应佩戴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诊疗与卫生用品的清洁与消毒8.2.1 患儿重复使用的诊疗物品应按照 WS/T367,依据物品

9、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8.2.2 一般性诊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计、软尺、血压计、手电筒等)应专人专用,使用后消毒, 患儿出院后终末消毒。8.2.3 交叉使用的医疗设备(如黄疸检测仪、超声诊断仪、除颤仪、心电图机、婴儿秤等)非专人专用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8.2.4 隔离区域使用的医疗设备应专区专用,一人一用一消毒。8.2.5 雾化吸入器、呼吸机湿化器应一人一用,一体式氧气湿化瓶应按照说明书进行更换,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8.2.6 患儿使用的眼药水、药膏等应专人专用。8.2.7 婴儿秤每人用后更换垫巾或消毒。患儿床单元感染防控8.3.1 使用中的

10、暖箱/蓝光箱的内表面,不应使用消毒剂,应使用清水毛巾湿式擦拭内表面1 次/ 日;每日更换暖箱湿化液,使用后暖箱应执行终末消毒。8.3.2 用于转运的婴儿暖箱,每次使用后应终末消毒。8.3.3 长期使用的婴儿暖箱及箱罩应每 7 日进行更换消毒,如有污染时及时更换。8.3.4 暖箱滤网应按说明书定期更换,感染患儿应一人一用一更换。8.3.5 被服清洗、消毒应按照 WS/T 508 要求,专机清洗,宜采用高温灭菌、清洁干燥保存,贴身衣物每日更换,污染后及时更换。手卫生8.4.1 应配备符合 WS/T313 要求的设施,诊疗区应配置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池距离病床、清洁用品存放处应1m。8.4.2 应在

11、每个床单元及病区入口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宜配备对灭活亲水病毒有效的速干手消剂毒, 手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8.4.3 工作人员手卫生知晓率和正确率不低于 100%,依从性不低于 95%。8.4.4 接触患儿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摘除手套后应洗手。8.4.5 进入病区参与诊疗的医务人员的手及腕部不得佩戴首饰;不得留长指甲、使用人造指甲、指甲油;保持指甲尖端不超过指腹。 配奶管理8.5.1 配奶工作应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负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卫生、配奶流程、奶瓶及奶嘴清洗消毒流程。8.5.2 奶瓶、奶嘴应一婴一用一消毒或灭菌。8.5.3 配奶用水应煮沸,自然冷却至所

12、需温度使用,现配现用,剩余奶液不应再用。8.5.4 奶粉应密闭保存于清洁干燥处,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需注明启用日期时间,根据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存。8.5.5 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母乳收集和储存。 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8.6.1 应按照 WS/T512 执行病区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8.6.2 地面清洁、消毒 12 次/日,桌、椅、门把手、电开关、设备带、台面、电话、电脑键盘等高频物体表面消毒2 次/日。8.6.3 配奶间、治疗室操作台面每次操作前后均应进行擦拭消毒。药柜、无菌物品柜宜擦拭消毒每日 1 次。8.6.4 沐浴物品专人专用;沐浴用具宜采用隔离膜,一婴一用一弃;沐浴池使用后应清洁消毒。隔离

13、患儿应使用独立的洗婴池。8.6.5 清洁工具的数量、复用处理设施应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标识明确。8.6.6 安装空气洁净系统的过滤网应清洁消毒 12 次/周,空气消毒机的空气滤网根据说明书定期更换。无菌物品与药品管理8.7.1 所有无菌用品一人一用一抛弃或灭菌,一次性物品一次性使用。8.7.2 药液现用现配,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的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 2 小时。启封的溶媒,放置时间不宜超过 24 小时。8.7.3 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不应超过 24 小时。8.7.4 各种皮肤消毒剂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和失效日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100ml 包装的皮肤消毒剂开启后有效期 7 天。侵袭性操作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应按照WS/T509规定的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侵袭性操作的预防和控制措施。9 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时处理,包装和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隔离患儿产生的废物应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使用双层医疗废物袋收集打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