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3_T 2790-2023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63746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_T 2790-2023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43_T 2790-2023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43_T 2790-2023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43_T 2790-2023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43_T 2790-2023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150CCSB50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 43/T 27902023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breeding improved Chinese softshell turtle in Dongting Lake area2023 - 11 - 09 发布2024 - 02 - 09 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亲本引种和性状要求15 亲本选择与培育46 子代繁殖57 稚鳖选择与培育58 幼鳖选择与培育69 后备亲鳖选择与培育610 生产记录7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沙学院、湖南省春云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光大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湘阴县水产研究所、湖南省金成水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汉寿县特种水产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向静、江为民、黄超、李新国、刘莹莹、章铭、杨虎城、贺彭毅、王成、曾一鸣、黄璇、冯小花、樊志坚、王灿、黄绿红、褚武英、罗庆华、何志敏、潘亚雄、朱鑫、李虹辉、成嘉、夏新波、陶聪、李剑锋、张智

3、勇、陈光荣、江昭军、刘海林、彭理。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洞庭湖中华鳖的亲本引种和性状要求、亲本选择与培育、子代繁殖、稚鳖选择与培育、幼鳖选择与培育、后备亲鳖选择与培育、生产记录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池塘养殖的洞庭湖中华鳖引种及良种群体选择与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21044中华鳖GB/T26876

4、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NY/T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SC/T1047中华鳖配合饲料DB43/T 634 畜禽水产养殖档案记录DB43/ 1752 池塘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洞庭湖中华鳖亲本来自洞庭湖区域,具有体薄匀称,裙边宽而厚,底板白里透红,可见微细血管,腹部无黑斑等特征的中华鳖。4 亲本引种和性状要求亲本引种4.1.1 从有水产苗种生产资质的中华鳖原(良)种场引进亲本,或从中华鳖原(良)种场引进的中华鳖苗种,经过池塘强化培育而成的亲鳖。4.1.2 从洞庭湖水域捕捉的中华鳖亲本,或者捕捉的苗种经过池塘强化培育而成的亲本。4.1.3 引种的亲本应

5、经产地检疫检验合格。亲本质量体形完整、体态匀称、背部光洁;底板白里透红、可见微细血管,腹部无黑斑;体质健壮,行动敏捷;无伤残、无畸变,无病灶。雄鳖体重在1300g以上,雌鳖体重在1000g以上,年龄在4冬龄以上。亲本超过15冬龄时应淘汰。 主要生物学性状4.3.1 外形特征洞庭湖中华鳖的外形感官特征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外形感官特征分类要求稚鳖鳖壳背甲微拱;头顶前端光滑;底板呈橘红色或浅橘红色,腹部无黑斑;体态匀称。幼鳖鳖壳背甲微拱;头顶前端光滑;体薄,裙边较宽;底板白里透红,可见微细血管,腹部无黑斑;体态匀称。成鳖鳖壳背甲微拱;头顶前端光滑;体薄片大;裙边宽厚;底板白里透红,可见微细血管,

6、腹部无黑斑;体态匀称。4.3.2 可量性状(13)冬龄的雄鳖、雌鳖可量性状参见表2和表3。表2 (13)冬龄雄鳖可量性状表注: 本文件1 冬龄、2冬龄、3冬龄的数据分别指到12月底达到6月龄、18月龄、30月龄鳖的测量数据。4.3.2.1 (13)冬龄鳖分类1冬龄(6月龄)2冬龄(18月龄)3冬龄(30月龄)体重/g48.7516.06221.6745.31745.0996.71背甲长/cm5.390.778.352.1714.350.78背甲宽/cm4.680.518.110.8212.110.76后侧裙边宽/cm1.430.142.970.363.940.30腹甲长/cm5.070.618

7、.860.6913.250.66腹甲宽/cm5.610.699.670.7514.530.58体高/cm2.300.273.890.614.831.14前肢长/cm2.720.435.160.607.750.50后肢长/cm3.250.396.480.729.790.96尾长/cm0.610.091.130.192.330.37吻长/cm0.810.101.230.131.820.26吻突长/cm0.390.050.540.050.760.05吻突宽/cm0.350.040.440.050.660.05眼间距/cm0.290.060.390.050.580.05注: 本文件1 冬龄、2冬龄、3

8、冬龄的数据分别指到12月底达到6月龄、18月龄、30月龄鳖的测量数据。4.3.2.2 亲 鳖亲鳖可量性状参见表4,可量性状比例参见表5。表4 亲鳖可量性状表表3 (13)冬龄雌鳖可量性状表分类1冬龄(6月龄)2冬龄(18月龄)3冬龄(30月龄)体重/g42.4710.12191.1532.51692.57167.33背甲长/cm5.160.378.580.6413.641.07背甲宽/cm4.630.347.540.6311.960.98后侧裙边宽/cm1.430.132.720.513.690.31腹甲长/cm5.030.358.380.6213.211.15腹甲宽/cm5.450.419.

9、300.6513.890.86体高/cm2.260.173.720.225.490.55前肢长/cm2.740.224.740.386.870.46后肢长/cm3.410.376.160.579.090.78尾长/cm0.540.080.980.151.710.18吻长/cm0.780.091.200.111.650.20吻突长/cm0.380.040.520.040.760.12吻突宽/cm0.350.040.420.060.550.05眼间距/cm0.280.050.380.050.520.05分类雄鳖雌鳖体重/g1246331931158背甲长/cm16.741.2914.459.06背

10、甲宽/cm14.511.1213.301.22后侧裙边宽/cm5.231.104.840.48腹甲长/cm15.161.1313.352.93腹甲宽/cm17.472.5215.030.67体高/cm6.140.636.090.51前肢长/cm9.160.667.470.52后肢长/cm11.581.189.160.81尾长/cm2.440.431.780.30吻长/cm2.100.231.820.17吻突长/cm0.920.100.760.07吻突宽/cm0.800.130.650.06眼间距/cm0.700.110.560.12表5 亲鳖可量性状比例比例性状雄鳖雌鳖背甲宽/背甲长0.870

11、.040.920.08后侧裙边宽/背甲长0.310.070.340.04腹甲长/背甲长0.910.050.930.20腹甲宽/背甲长1.040.121.040.05体高/背甲长0.370.030.420.03前肢长/背甲长0.550.030.520.05后肢长/背甲长0.690.050.640.08尾长/背甲长0.150.020.120.02吻长/背甲长0.130.010.120.03吻突长/背甲长0.060.000.050.01吻突宽/背甲长0.050.010.050.00眼间距/背甲长0.040.000.040.014.3.3 遗传学特征细胞遗传学特性、生化遗传学特性见GB/T 21044

12、的规定要求。采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亲鳖多态信息含量PIC 值大于0.5。4.3.4 繁殖力特征亲本年相对产卵量(4560)枚每千克。5 亲本选择与培育选择时间10月11月,结合冬捕进行,在鳖越冬前完成。亲本来源与质量见第4章。强化培育5.3.1 池塘要求环境安静,交通便捷,水源充足,建有独立进、排水系统,池塘以背风向阳、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宜,面积(20005000)m2。产地环境符合NY/T 391的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源水质应符合GB 3838 类的要求,养殖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5.3.2 设施设备亲鳖池的防逃设施、晒台、食台和产卵房按GB/T 26876的规定设置

13、和建造。5.3.3 合理放养亲鳖放养密度(400500)只/667 m2,雌雄比(810):1。5.3.4 饵料投喂中华鳖饵料有配合饲料和鱼、虾、螺蛳和新鲜果蔬等,配合饲料应符合 SC/T 1047 和 GB 13078的规定。4月8月,每月投放一次活螺蛳,每次投放(100200)kg/667 m2。投饵应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摄食旺季,每天投饲2次,分别于早、晚进行,投喂量以1h内吃完为宜。6 子代繁殖 亲鳖产卵5月7月是产卵期。一般每年可产卵3次4次。 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按照GB/T 26876的规定执行。孵化过程要做好控温(室内气温3032)、控湿(空气湿度75%85%)、通气和防止敌害

14、生物侵袭。 稚鳖暂养将刚出壳的稚鳖收集,放在塑料盆或其它内壁光滑的容器中暂养,暂养密度(90100)只/ m2,暂养水深保持(25)cm,24h后移至稚鳖暂养池培育。7 稚鳖选择与培育 选择将稚鳖暂养15天后,选择背部光亮,体型匀称,裙边舒展,底板呈橘红色,反应灵敏,无伤无病, 无畸形,体重达到4g 的鳖苗移至稚鳖池进行培育。同一稚鳖池内的稚鳖规格应基本一致。选择率为50%。 放养稚鳖养殖池放养密度(7080)只/m2。稚鳖养殖池每667 m2分别套养鲢、鳙夏花鱼种各70尾和30尾。稚鳖放养前用1%的聚维酮碘30mg/L浸浴15min。 投饲稚鳖暂养池阶段,可投喂稚鳖膨化饲料。暂养15天后,改

15、投稚鳖粉状配合饲料,搭配新鲜鱼肉,投放在食台,一天投喂2次,投喂量以0.5 h 吃完为宜。配合饲料应符合 SC/T 1047 和 GB 13078的规定。稚鳖不同月份建议配合饲料日投率(%)参见表6。表6 池塘养鳖不同月份建议配合饲料日投率(%)养殖阶段饲料种类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稚鳖稚鳖料/5.06.05.06.05.05.54.55.03.03.51.0幼鳖幼鳖料0.51.01.01.51.52.02.02.52.02.52.02.51.0成鳖成鳖料0.51.01.01.51.52.02.02.52.02.51.52.00.51.0 饲养管理稚鳖池水面栽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水生植

16、物栽种面积不超过养殖池面积的50%。稚鳖池应有防鸟设施,并做好防蛇、鼠等敌害生物侵袭。稚鳖在停食前,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强化培育,为越冬做好准备。越冬池底铺细砂(1525)cm, 池水深(0.8 1.0)m。8 幼鳖选择与培育 选择8.1.1 1 冬龄鳖选择当春季水温达到20,将稚鳖分池,进入幼鳖培育阶段。从1冬龄鳖中,选择体色鲜亮,体态匀称, 鳖壳背甲微拱,底板呈浅橘红色,翻身灵活,行动敏捷,规格整齐,无伤无病,无畸形,雌鳖体重达到45 g,雄鳖体重达到50g以上的鳖苗进行培育。雄鳖选择率20%,雌鳖选择率30%。8.1.2 2 冬龄鳖选择到翌年春季,当自然水温稳定在20时,从2冬龄鳖中,选择

17、体色鲜亮,裙边较宽;体态匀称,鳖壳背甲微拱;底板白里透红,可见微细血管,腹部皮肤无黑斑;翻身灵活,行动敏捷,规格整齐,无伤无病,无畸形,雌鳖体重达到200 g,雄鳖体重达到230 g以上的幼鳖进行培育。雄鳖选择率20%,雌鳖选择率30%。雌、雄鳖分养。 放养1冬龄鳖的放养密度为(20002500)只/667 m2,2冬龄鳖的放养密度为(10001200)只/667 m2。鳖苗放养前消毒方法见 7.2。幼鳖养殖池每667分别套养(50100)g 的鲢30尾、鳙20尾。 投饲投喂鳖配合饲料,可搭配投喂新鲜鱼肉、螺蛳和果蔬等。5月9月,一天投喂2次;4月和10月,一天投喂1次。投喂量以1 h 吃完为

18、宜。配合饲料应符合 SC/T1047 和 GB 13078的规定。幼鳖不同月份建议配合饲料日投率(%)参见表6。 饲养管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调控水质,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池塘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应符合 DB43/ 1752的规定。9 后备亲鳖选择与培育 选择从3冬龄鳖中选择后备亲鳖。当春季自然水温稳定在20时,捕捞大规格3冬龄鳖种,选择体色鲜亮, 体态匀称,鳖壳背甲微拱;裙边宽厚;底板白里透红,可见微细血管,腹部无黑斑;翻身灵活,行动敏捷,规格整齐,无伤无病,无畸形,雌鳖体重达到700 g,雄鳖体重达到800 g以上的鳖种,进行后备亲鳖培育,雄鳖选择率20%,雌鳖选择率30

19、%。雌雄分养。 放养放养密度为(500600)只/667m2。鳖种放养前消毒方法见本文件 7.2。养殖池每667 m2套养(50 100)g 的鲢30尾、鳙20尾。 投饲投喂成鳖料,不同月份建议配合饲料日投率(%)参见表6。5月9月,早晨和傍晚各投喂1次;4月和10月,下午2:003:00投喂1次。投喂量以1h 吃完为宜。配合饲料应符合SC/T 1047 和 GB 13078的规定。 饲养管理按8.4的规定执行。后备亲鳖经过一年培育进入亲鳖强化培育阶段。亲鳖的选择和培育方法按第5章的规定执行。 遗传学分析采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后备亲鳖多态信息含量 PIC 值大于0.5。10 生产记录按照DB43/T 634 的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