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合唱中的共鸣训练第一节 共鸣与音区 歌唱者对共鸣器官的运用于合唱共鸣的运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章将着重介绍歌唱的共鸣。 发声离不开呼吸,同样,发声之后更离不开对共鸣器官的运用。人声与乐器的差别就在于人声共鸣器官具有一部分可调性,而乐器却不可调节的。共鸣器官分为两类,一种是可调节的共鸣器官,如喉腔、咽腔、口腔,另一种是不能调节的共鸣器官,如胸腔、鼻腔等。 共鸣器官分上、中、下三部分,以软口盖为分界,上面属上部共鸣器官,下面数下部共鸣器官,口,咽、喉为中部共鸣器官。所以人声就可分为头声区、混声区、胸声区。人声的三个音区的划分都与这些相应的共鸣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童声也不例外。 人在刹那间
2、从声带发出“基音”时,通过共鸣器官必然产生泛音。每个人发出的基音与其泛音关系的差别则形成每个演唱者的音色特点。基音总是很轻微的,只有当其与共鸣腔体引起振动时才得到美化,才会得到扩大。因此要学会正确的运用共鸣器官,否则音量小,起伏不大,表现力弱。训练的目的就是要使三个声区统一起来,使整体声音达到平衡统一,使不同的声区有音色上的过度,使其自然协调。意大利美声学派建立了三个声区的概念之后,有些人误解为把声音分成三截,其实是要在训练中逐步抹去这种三截的感觉,使各声区在声音上形成统一体。 发声是先经过喉咙(声带启动),再达到口腔,然后再上升到鼻腔、头腔,经过共鸣腔体再传送出来,使声音得到美化,丰满而圆润
3、,进而使歌声的表现力更强。 合唱训练中应强调这种统一的混合共鸣,强调声区之间的自然过渡。一般的毛病是:低音部过分强调胸腔共鸣,产生下压而造成位置低或声音出不来。单纯追求头腔是不可能的,必然要经过鼻、额、碟窦等腔体,否则就会产生“尖” 、“挤” 、“沙”的现象。 要使得儿童获得美好而圆润的声音,除呼吸及起声外,就是要训练孩子根据不同的音区能够自如的调节共鸣腔体。训练时首先要强调掌握中音区的混合共鸣(混声区即为混合共鸣区)。从混声区向上发展是逐步调节软口盖(上提),保持大哈欠的状态,以便获得良好的上部共鸣(即头声),形成声音的“高位置”,此时要求孩子歌唱时好像头顶上顶着一本书的感觉,并且一直要在这样的感觉状态下练声。我常要求孩子记住“头顶瓦罐,口含鸡蛋”八个字,就是要帮他们找到这种感觉。对儿童来说,千万不要强调低音区的的胸音,否则容易造成下压喉咙和舌根僵硬的毛病。重要的是要在混合共鸣基础上引导他们运用头声。在低音区也要用唱歌声区的感觉,可以常用下行音阶引向低音区,要求松弛.自然。反之则对声带有害无益。这样便能在建立悦耳动听的声音前提下,逐步向两端扩展音域(不能操之过急),并且要求三个声区形成垂直式的自然过渡,使之没有痕迹地将整个歌唱音域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