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02T043-2023传统食品制作技艺 小笼灌汤包子.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63440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02T043-2023传统食品制作技艺 小笼灌汤包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4102T043-2023传统食品制作技艺 小笼灌汤包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4102T043-2023传统食品制作技艺 小笼灌汤包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4102T043-2023传统食品制作技艺 小笼灌汤包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4102T043-2023传统食品制作技艺 小笼灌汤包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020CCS X 104102开封市地方标准DB4102/T 0432023传统食品制作技艺小笼灌汤包子2023-12-12 发布2024-01-12 实施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102/T 043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开封市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中心、开封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开封第一楼有限责任公司、开封市黄家正宗小笼包子老店。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宇、张丽娇

2、、李健、韩吴琦、谢晓燕、黄磊、姬红梅、黄素萍、王晓梅、李清芳。DB4102/T 0432023II引言开封素有“八朝古都”之称,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特别是北宋时期,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开封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豫菜的发祥地。小笼灌汤包子是开封传统名吃之一。灌汤包子源于北宋都城汴京,据东京梦华录载,时名“王楼山洞梅花包子”、“灌浆馒头”,在历史上享有“在京第一”的美誉。1922年,开封名厨黄继善、周孝德开办的“第一点心馆”(开封第一楼前身)主营灌汤包子,将大笼蒸制盛盘上桌改为小笼蒸制就笼上桌,故名小笼灌汤包子。开封小笼灌汤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

3、“静观似菊花,夹起像灯笼,吃起满口香”,为“中州膳食一绝”。开封小笼灌汤包子已经成为上至厅堂、下到市井之间不可多得的美味之一。开封小笼灌汤包子制作技艺的制定,对传承和发展开封小笼灌汤包子,推动产业链建设,促进开封小笼灌汤包子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DB4102/T 04320231传统食品制作技艺小笼灌汤包子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小笼灌汤包子的术语和定义、原料及烹饪器具、制作技艺、感官要求、食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小笼灌汤包子的制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4、适用于本文件。GB/T 317白砂糖GB/T 1355小麦粉GB 27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畜、禽产品GB/T 5461食用盐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8233芝麻油GB/T 8967谷氨酸钠(味精)GB/T 18186酿造酱油GB/T 30383生姜SB/T 10416调味料酒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小笼灌汤包子小麦粉经过和面、制皮,以生鲜(冷却)畜肉、禽肉和鸡蛋(或)蔬菜为原料,加入饮用水、调味料等辅料调制成馅,用手工捏制成直径约5 cm的包子,最后放置于直径为26 cm32 cm的蒸笼中,每笼812只,蒸制5 min8 min而成的即食面制品。4原料

5、及烹饪器具4.1主料4.1.1小麦粉应符合GB/T 1355 的要求。4.1.2畜肉、禽肉应符合GB 2707 的要求。4.2辅料4.2.1食用盐应符合GB/T 5461 的要求。4.2.2水应符合GB 5749 的要求。DB4102/T 043202324.2.3酿造酱油应符合GB/T 18186 的要求。4.2.4生姜应符合GB/T 30383 的要求。4.2.5味精应符合GB/T 8967 的要求。4.2.6料酒应符合SB/T 10416 的要求。4.2.7芝麻香油应符合GB/T 8233 的要求。4.2.8白砂糖应符合GB/T 317 的要求。4.3炊具宜选用蒸笼。4.4灶具宜选用电蒸

6、包炉、明火灶及其它灶具。5制作技艺5.1和面做到“三软三硬”,即和到、揉到、饧到,经过搓、甩、拉、拽,多次加水垫面,直至面团光滑,面质筋柔。5.2制馅5.2.1肉馅选取肥瘦适宜的肉块制成肉馅。5.2.2打馅肉馅中加入饮用水、食用盐、味精、酿造酱油、料酒、白砂糖、姜沫、芝麻香油等辅料进行制馅,手工(或打馅机)有顺序、有节奏地打馅至稀稠如粥,拉丝不断。5.3包制5.3.1下剂子:50 g75 g面团分成5个剂子,大小均匀。5.3.2制皮:擀制的小笼灌汤包子皮要边薄心厚,不偏不倚,使捏制包子包嘴不厚,包底不漏。5.3.3捏制:每个包子包入20 g25 g肉馅,下手要浅,手指一面捏、一面压,捏1822个褶,均匀一致,接口严密,包嘴上无疙瘩,包嘴与包底厚薄一致。5.4蒸制要求蒸汽足、时间 5 min8 min,蒸的不欠不过。6感官要求6.1形状与组织形态小笼灌汤包子放如菊花、提如灯笼,皮薄、馅大、灌汤流油,18至22褶,直径约5 cm,皮厚薄均匀,不掉底,不破皮。DB4102/T 043202336.2色泽光亮滑润,呈半透明状。6.3口感皮弹韧筋道,馅鲜香醇厚,汤鲜美溢口,风味独特。7食用方法为保持小笼灌汤包子的特有风味,宜趁热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