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学案复习目标:1、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重点、难点)2、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重点)复习过程:一、展示目标,引入复习二、检查预习,交流订正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能,把 和 转变成贮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表达式: 。场 所: 主要器官: 条 件: 产 物: 原 料: _ 实 质:_1、光合作用 2、意义:满足了自身_、_、_的需要,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_来源。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的_平衡。3、应用:种植农作物时,为了提高产量要_,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大棚种植农作物时,适当延长_时间或
2、补充_气体,都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三、考点梳理,构建网络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构建一个关于光合作用的概念图并试着解读。四、典题引导,点拨深化【例题】:据图回答(1)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3)图二中正确的脱色装置是 ,图中标号 代表的是酒精。(4)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 色,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 。(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 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 _。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一是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是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变式训练】:某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设
3、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将一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a和b,并进行如图处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小时;取a、b两片叶,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2)步骤的目的是_。(3)该实验的变量是_。(4)步骤中,能够溶解叶片中叶绿素的溶液是_。(5)实验结果:叶片a_, 叶片b_(“变蓝”或“不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进一步探究】:(1)用什么方法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的是氧气呢?(2)如果进一步探究“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应该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基础上作怎样的改变
4、呢?(3)如果进一步探究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则又应该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基础上作怎样的改变呢?(4)新疆的瓜果较其他地区来说甜度很高,这是为什么呢?试着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探究】:如果你是菜农,利用光合作用原理,你会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大棚中植物生长的各种环境因素,使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最大呢?五、限时检测,反馈纠错1、有人将90千克土壤盛在木桶里,将重23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桶中,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再次称量,发现土壤减少0.057千克,柳树增加7.45千克。柳树增加的重量主要来(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C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5、和土壤中的水试管与灯的距离(cm)10203040产生气泡数量(个/in)60251052、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金鱼藻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量越少 C.金鱼藻只进行光合作用 D.金鱼藻离光源越近,光合作用越强3、将暗处理后甲叶片的主叶脉切断,乙叶片C处两面均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置于阳光下,四个小时后,将甲乙两叶片同时取下,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发现B部分变蓝色,A.C部分未变蓝色。该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光 C二氧化碳和光 D水和光4、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涉及到的变量有_ (2)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能变成蓝色的是_ A、甲叶未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