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例-如何建立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海电幼儿园 左秋菊背景分析:当今社会有好多独生子女,他们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交往,跟别人合作的能力,所以经常表现为自私,不合群。从幼儿开始就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让幼儿顺应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做一个对待生活积极乐观,有着良好道德的活泼开朗的人。幼儿人际关系敏感期是36岁年龄段幼儿所特有的,如何让幼儿在这一时期发展好他们的人际关系呢?我开始思考,并观察我所带的班级的幼儿,发现了幼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误区:情景描述:情景一:一天早上,早来的幼儿坐在小椅子上玩玩具,邻坐的两位幼儿突然争吵了起来,我赶忙走过去,当明白了他们
2、争吵的原因,两个人正抓着同一件玩具不肯松手,其中一位幼儿表现出了很无辜的眼神,开始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孙靖博不给我分享玩具。”情景二: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叫高妍霏,性格比较执拗,往往会因为天气的阴晴影响他的情绪,所以在教室里经常会听到她的哭声,小朋友们都开始变的不太喜欢她。一天早上,这个爱哭的小女孩与我们班的另外一个小朋友一起进幼儿园的门时,我让他们手牵手走进去,那个女孩就对我说:“我不要跟她手牵手,我不喜欢她。”情景三:在户外活动回教室吃完水果后,老师会让小朋友端好小椅子坐到后面的等待,准备上课,可还没有开始上课,就见李雨嘉走到我的面前说:“老师,吕佳怡不要和我一起坐,她不喜欢我了。(其实
3、,是因为她搬小椅子过去晚了,那个小朋友早已坐好准备上课了)情景四:在班里,张芮嘉老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不愿与其它小朋友讲话,性格比较孤僻。课间的时候从不和小朋友们玩耍,就一个人在那里玩弄自己的手指;午睡时,会自言自语、唱歌;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问题分析:以上的几个情景都是发生在幼儿生活和学习中的,分析思考一下幼儿出现的这些行为和表现,其实总结一下就是因为幼儿在与其它幼儿交往时出现了障碍。情景一中的幼儿,虽然在幼儿园告诉过幼儿玩具要学会分享,但总是有小朋友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在他想玩玩具又得不到玩具时,幼儿就开始寻求老师的帮助, “老师,孙靖博不给我分享玩具。”其实就是想暗示老师,能否得到老师的帮
4、助,帮他去要到他想玩的玩具。当幼儿走到老师面前求助时,往往是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那这个时候,老师是不是应该直接帮助他呢?不是,因为,36岁幼儿在这个时候正是他们人格培养的时候,不管在现在,还是在将来,有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幼儿解决这类事情那必定要他们学会与同伴交流,比如,让幼儿走到另外一个幼儿面前跟他商量:“孙靖博,你的玩具愿意和我分享吗?”碰到乐意交往的小朋友就会点点头,说“好!”;但遇到不乐意与同伴交往的幼儿就会说“不!”。从上面的情景中也可以透射出幼儿园不同性格幼儿的人际交往是不同的。在幼儿园里,一个教室四十几个的、幼儿生活在一起,但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都不同的,有的
5、天生就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有的则尚待挖掘。所以,针对不同的幼儿,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和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只有在良好的环境渲染以及更多的交往实践中得到锻炼。方法与措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旨在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一、了解幼儿性格特征,因材施教 二、善于发现优点,创造与集体交往的机会三、分享活动,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四、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五、环境渲染,家园共育,让幼儿耳濡目染。(一) 了解幼儿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刚入园的孩子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恐惧的心理,表现为孤僻、胆小、不合群。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为孩子提供交往的环境和机会,以
6、消除孩子的不安心理,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时可以将幼儿园的好玩的玩具,好玩的游戏以及一些好听的故事吸引他们。在与同伴共同游戏的过程中,慢慢使幼儿解除孤独、害怕的情绪,使他们感受到友爱、欢乐。另外,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注意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些幼儿交往中非常欢迎,有些则被排斥,这都跟每个幼儿的个性不同搭界的。在幼儿的人际关系的敏感期,正是塑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可以改善的。不同类型的孩子:有些表现出执拗的一面,动不动就哭;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他要的玩具别人不能要;有些支配欲特别强,总喜欢别人听他的。这些孩子在和同伴交往中,都容易被群
7、体排斥。针对这些孩子的性格特点,要对他们多一点耐心教育和细心的引导,慢慢让他们跨过人际交往的障碍墙,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人际交往能力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二)善于发现优点,创造与集体交往的机会我们班有一个幼儿,是外地来的,起初来到幼儿园,不会讲普通话,所以他的人际交往就被语言设坎了,为了让他尽早融入在这个集体中,老师们不仅在课间用普通话跟他交流,而且花了时间去观察他,在上课的时候,因为他听不太懂老师讲的话,但发现他坐的很神气,就利用他的这一优点去夸他,让他慢慢体会到老师是在关注他,想去帮助他的,也也自然而然的在表扬他的同时也等于给了他一个善意的提醒。慢慢等他有了点自信心之后,再去观察他的户外活动
8、情况,后来老师们发现,他还是很好动的活泼的。所以,在户外活动的游戏环节让他多多参与游戏,慢慢的发现他有了朋友,参与活动时也更活泼了,也愿意讲话了。针对不同的孩子,一定要从抓住他们的优点起,让他们有自信并多参与集体活动,对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三) 分享活动,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分享活动,对幼儿的人际交往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幼儿一开始是通过分享食物来建立人际关系的,就如我们小班的孩子,从家中带来好吃的糖果与小朋友们分享,我们在教室开了一次糖果分享会,在分享的过程中我观察了幼儿的情绪表现是非常积极地,不仅仅是因为被眼前琳琅满目,色彩鲜艳的糖果所吸引,更是因为喜欢这个活动环节,因为每个小
9、朋友要向其它小朋友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带来的水果。把自己最喜欢吃的糖果跟其它小朋友分享,他们享受并喜欢这个过程。这样的分享会不仅增进了幼儿间的情感,也促进了每一位幼儿的交往能力。还有一些户外的活动,比如这次秋游,幼儿间的交往又上了一个台阶。在休息吃点心的时候,他们不仅仅是因为喜欢盘坐在草地上用餐,也更因为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好吃的跟同伴们分享。接着就是分享玩具,幼儿同样表现积极地一面。这一类幼儿是对物比较感兴趣的,像糖果,玩具等等;那但到了中大班,食物和玩具的分享的积极性慢慢消退。他们对同伴之间的情感比较感兴趣,他们往往找和自己语言和兴趣爱好相似的同伴做好朋友。但当两个好朋友在相处
10、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这是他们就会试着约定好一些规则,当两者共同达成时,矛盾就会化解。最后发展到两个幼儿在处理任何事情前都会自发的提出他们达成共识的规则,这也就是幼儿人际交往中的最高境界,从学会分享到会和同伴间处理问题,有了合作精神。要让儿童把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发展好,就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装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直到孩子需要成人才介入。但介入的时候并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要倾听孩子,让他们自己说出说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让他们建立规则自发解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拥有权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计策和方案的自由。不能剥夺儿童这样一个自由,这样
11、才能使幼儿在这个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四)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给孩子充分的游戏活动的时间,因为游戏和活动是幼儿进行交往、学习交往技能的最好机会。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交往中必须要敢讲话、爱讲话,消除羞涩、胆小的心理,克服任性、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如:通过角色游戏可以使幼儿学会不同的交往方式;“娃娃家”中“爸爸”和“妈妈”共同商量烧什么好吃的给娃娃吃,在烧的过程中又要商量加什么调味剂;在理发店,“理发师”和“顾客”就需要交流,“欢迎光临,请进!”“我帮你洗头啊!”“好的,谢谢!”;在玩具城则有小朋友在交流,“等会,我可以玩一下你手中的玩具吗?”“
12、好的!”;在角色游戏时,教师则加以引导,学会运用各种礼貌用语和各种协商的口吻和小朋友们交流,以建立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更愿意在全体中活动,建立良好的群体意识。(五)家园合作,让幼儿耳濡目染“身教重于严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很多时候跟他们说教还不如用行动去感染他们,这个时候就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达成一致,实现家园共育。教师在幼儿心目中重要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幼儿表率,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口口声声让幼儿有礼貌的而自己却满口脏话的家庭的宝宝会有一个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幼儿知道要那么做,但他们学到的却是不一样的。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幼儿的成长也起很大的作用。作为家长,除了在外认
13、真工作,团结同事外,还应与邻里和睦相处在内首先要调节好家庭的气氛,才会让孩子形成的“与人为善”的交往思想,从而更有利于对他们思想上合行动上的指导。其次,教师们之间应建立真诚、友好、平等、互助等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幼儿在观看、模仿成人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另外,在教室的环境布置上也可以适当考虑这一点,在墙上张贴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图片,让幼儿学到一些与人相处时的态度,表情和动作。 幼儿是在一个群体环境中生存着。因此,首先要教会幼儿的交往中如何友好协商,掌握交往的技能。教会幼儿交往的语言如:礼貌用语,见到同伴主动打招呼“你好”“我叫XX”“有空来我家玩”;协商语言:“给我看好吗?”“你的玩具可以让我玩一会吗?”道歉语言:“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不会那样了”等等。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能力。在当今社会,少不了人际交往,然而,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让孩子们表现出自私和不合群的一面。所以,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幼儿的早期教育开始是多么重要!况且,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正处于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过了这一个敏感期,对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又将增大难度,所以抓住幼儿这一阶段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则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关注的。抓住这个教育契机,那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