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官地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入仓方式简述.pdf

上传人:ho****x 文档编号:56261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地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入仓方式简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官地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入仓方式简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豳 水 利 水 电 施 工 2 0 1 5 第3 期 总 第1 5 0 期 坝人工 砂 石 加 工 系统 成 品骨 料 堆 运 至该 系 统 的 5个 1 2 m、1 个 8 m的骨料竖井储存 。系统距离竹 子坝砂 石 系统约 7 5 k m,距 离 坝 后 I 0 k m,主 要 供 应 大 坝 左 岸 1 1 3 号坝段混凝土 。 2 4智能制浆站布置 左岸坝肩上游侧高程 1 3 3 4 0 0 m平台和右岸坝前高程 1 2 8 1 0 0 m平台各设置一座 GJ 一2 O型智能集 中制浆站 , 生产能力为 1 2 m。 h ,总功率 为 1 8 k w。 3官地水 电站大坝特点 3 1 大坝设 计特 点 3 1 1 坝内廊道纵横分布 大坝坝体横向按不同高程共设置 1 2条廊道,其中底 部 4条横向排水廊道,左、右岸各 3 条对外交通廊道及 I 条中孑 L 启闭机平 台交通和设备电缆廊道;坝体纵 向按高 程共设置 8条廊道,其中坝体底部设置上、下游帷幕灌 浆廊道 2条,第一、第二纵向排水廊道 2条,上游侧 3 条 坝体排水廊道 ,溢流坝段纵 向交通廊道 I条 。 3 1 2 坝体 混凝土分 区精细 大坝从 左 至 右 由 2 4个 坝 段 组成,上 游 面 高 程 1 2 4 0 0 0 m 以下设计坡度为 I: 0 3 ;高程 1 2 4 0 0 0 m 以上 为直面;挡 水坝 段 下 游 坡 面高 程 1 3 1 4 0 0 m 以下 为 I: 0 7 5 , 高程 1 3 1 7 0 0 m 以上为直面,高程 1 3 1 4 0 0 1 3 1 7 0 0 m采用半径为 5 0 m 的 圆弧平顺 过渡 ,大 坝溢流 面采用 WE S曲线。大坝坝体混凝土类型共计 2 0种,各 坝段底部均设置 2 0 m厚垫层混凝土,坝体内廊道等孔洞 周边及上游表面为 1 0 m厚变态混凝土,挡水坝段下游表 面 为 0 5 m厚 变态混凝 土,溢流 坝段 下游表面为 1 _ 0 m 厚 抗冲耐磨混凝土,抗冲耐磨混凝土底部为 2 0 h3 0 m厚 常态混凝土 ,坝体上游迎水面设置 3 1 0 m厚防渗碾压混 凝 土,大坝 内部其余均为碾压混凝土 。 3 1 3 混凝土温控技术要求高 3 1 O月大坝设计温控技术要求碾压混凝 土强约束 区 出机 口温度不高 于 1 2 ,允 许入仓温 度不高 于 1 3 ,允 许 浇筑温度不高 于 1 8 ,最 高温度不 高于 2 7 ;弱约束 区出机 口温度不高于 1 4 ,允许入仓温度不高于 1 5 , 允许 浇筑 温度 不高 于 1 9 C,最 高温 度不 高 于 3 5 C; I 1 月次年 2 月混凝土采取 自然人仓;碾压混凝土从出 机 口至上坯层混凝土覆盖前的温度回升值不超过 5 C,常 态混凝土不 超过 4 。混凝 土 内外温 差不 大于 1 6 ,稳 定温度 1 5 。 3 2 大坝 施工特 点 ( 1 )大坝碾压混凝 土施工总历时为 2 4 5 个月 ,平均混 凝土施工强度为 1 4万 r n 3 月 ,工期 紧、施工强度大。 ( 2 )大坝碾压混凝土高峰期出现在 2 0 1 0年高温季节 7 8月 ,高峰浇筑强度为 2 2 8 万 r n 。 。 ( 3 ) 施工 阶段 大坝碾压混凝 土升层 以 6 0 m 为主 ,最 3 2 大入仓面积 1 5 0 2 0 m。 ,最大入仓 强度 6 3 7 m。 h ,升层高 , 入仓强度大 。 4 大坝混凝土入仓规划 大坝高程 1 1 6 8 0 0 I 1 8 6 0 0 m混凝土采用坝后自卸车 直接入仓;高程 1 1 8 4 0 0 1 2 8 1 5 0 m混凝土采用坝前靠山 侧 填 筑 入 仓 道 路 自卸 车 直 接 入 仓 ;高 程 1 2 8 1 5 0 1 3 3 2 0 0 m混凝土采用自卸车辅助满管溜槽卸料,仓内自卸 车接料 、倒 料人 仓;左 、右岸 中孑 L 出 口段高 程 1 2 2 9 0 0 1 2 6 5 8 0 m 闸墩常态 混凝土采 用 1台 MQ9 0 0 B 6 0 T型 门机 和 I台塔 机 辅 助 混 凝 土 卧 罐人 仓;溢 流 坝 段 高 程 1 3 0 4 0 0 m 以上 ( 含表孔闸墩 )混凝 土采 用 2 0 t 缆机辅 助 混凝土卧罐入仓;溢流坝段反弧段二期混凝土采用 l台 MQ9 0 0 B 3 0 T型门机和 2台塔 机辅 助混凝土卧罐入 仓 ;挡 水坝段坝顶 2 m常态混凝土采用 HB T6 0型泵入仓。 4 1 自卸车直接入仓 4 1 1 坝后入仓道路布置 坝后入仓道路主要利用下游围堰基坑开挖前期施工 道路,沿着坝后左右岸开挖形成高程 I 1 8 0 0 0 m平台,跟 随混凝土浇筑升 层各 填筑一 条入 仓道路 ,控制 大坝高 程 1 1 8 6 0 0 m 以下约 5 0 0万 m。 混凝土浇 筑 。入仓道 路采用 碎石土回填碾压 ,表面铺设 2 0 c m厚级配碎石作为脱水 层,入仓道路末端设置 自卸车冲洗平台,人工辅助高压 水枪对混凝土运输车进行 冲洗 。 4 1 2 坝 前入仓道路布置 在充分利用坝前基坑及 坝肩开挖道路的同时,左、 右岸沿着坝前边坡跟随混凝土升层逐层填筑入仓道路, 自卸车经入仓道路直接入仓,仓 口坝体防渗混凝土区采 用厚 2 0 ram 的钢板 进行保 护 ,收仓 时采用 坝肩 满管 溜槽 辅助入仓。坝前填筑入仓道路主要控制大坝 1 2 8 1 5 0 m以 下约 2 3 0 万 IT I 。 混凝 士浇筑 ,入仓 道路采用 碎石土 回填碾 压 ,道路坡度不大 于 1 5 ,表 面采用 碾压混 凝土硬 化处 理 ,入仓道路中部设置混凝土清理平台,人工辅助高压 冲枪对混凝土运输车进行冲洗。 4 2 坝肩槽满管溜槽入仓 左 、右岸坝肩顶部高程 1 3 3 4 0 0 m 平 台各设置两趟满 管溜槽 ( 见图 I 、图 2 ) ,主要控制大坝高程 1 2 6 0 0 0 1 2 8 1 0 0 m混凝土浇筑收仓及高程 1 2 8 1 O O 1 3 3 4 0 0 m仓 内混凝 浇筑 ,控 制 约 5 0 0万 n l 。 混 凝 土浇筑 。满管 溜槽 系统主要 由受料斗 、下料控制 装置 ( 出 口弧 门) 、满管 溜 槽槽身及系统支撑结构组成。满管溜槽的倾角 0 4 5 。 , 受料斗容量为 2 0 m。 ,溜槽槽身构件标准节长 3 0 m,断 面尺寸均 为 8 0 0 mm8 0 0 mm,溜槽 槽 身顶 部采 用 6 ram 钢板焊接 ,底部及左右两侧采用 2 0 mm锰钢板进行焊接; 溜槽采用钢格柱进行支撑。坝体浇筑期间 自卸车经场区 内道路运至左 、右岸 坝顶 卸料平 台卸 料 ,仓 内 自卸车受 料 、倒运 。 水利水 电施工2 0 1 5 第 3期总第 1 5 0期 在实际施工中并未达到本机 的最佳效率。也就是说 , 虽然 E S MT W 防渗机适 用地层 范 围较 广 ,在 颗粒 较 小 、密实或是硬度较高的砂层 中,防渗机 的施工工效 相 对于 其他 工艺较 高 ,但 仍 低 于 以往 工程 在 粉 质 壤 土 或 黏土 中 的施 工 工 效 。因 此 ,E S MT W 防 渗 机 还 需 不 断地在 施工 中 总结 完 善 , 以适 应更 多 的地 层 ,争 取 更 高 的工 效 。 通 过该 标段 的施 工 认识 到 ,采 用 E S MT W 工 法 施 工 防渗 墙前 ,应认 真 编 写 生 产 性试 验 方 案 ,选 取 有 代 表性的堤段进行生产性试验施工,通过试 验确定适宜 的施工技术参数 ,编写详尽 的施工细则指导正常施工。 合 理 的施工 参数 是 提高 施 工 工 效 、确 保施 工质 量 的基 础,同时也是圆满顺利完成此次 防渗墙施工任务 的必 备条件 。 ( 上 接 第 3 4页 ) 5 结束语 官地大坝混凝土采用坝前、坝后填筑入仓 道路 自卸车 直接运料入仓;坝肩槽架满管溜槽卸料,仓内自卸车接 料、倒料人仓;溢流坝段坝体跨中孑 L 架设贝雷桥入仓;表 孑 L 中墩混凝土缆机人仓 ;坝后 门 塔机 入仓等 复合型入 仓 方式,创造了单仓混凝土单班最高浇筑强度 6 5 0 7 n 1 3 、单仓 单 日最高 浇 筑 强 度 1 1 2 5 0 ma 、单 月 最 高 浇 筑 强度 2 2 8 万 、 单月最高升层 1 2 5 m,大坝较原投标工期提前 8个 月封顶 ,并在 坝 体成 功 提取 出一根 长 1 8 2 8 m 及 一 根 长 1 8 2 0 m芯样的骄人成绩 ,较好地解决了V形峡谷百米碾压 混凝土高坝入仓难题 ,为大坝碾压混凝土较好 、较 陕施工发 挥了重要作用 ,对其他相似工程建设具有 良好的借鉴意义。 ( 上 接 第 5 0页 ) ( 2 )辅助帷幕灌浆完毕后,下入 4 3 0 、长 1 5 m的抗抬 锚 杆 ,锚杆 上端 与底板钢筋焊接 。 ( 3 )将 $ 6 3 岩溶影响段主帷幕下游排 ( 奇数孑 L Z Z 3 6 1 Z Z 3 8 9 )设计 最 大灌 浆 压 力 降 至 2 MP a ,上 游 排 仍 按 4 MP a 控制 。后根据检查孔结果 ,在 上游 排的上游线 上增 加了 1排共计 l 1 个灌浆孔,最大灌浆压力 4 MP a 。 2 8 2 K1 0溶洞处理 ( 1 )事先用混凝土回填封堵。此次帷幕灌浆前,人工 清理了 K1 0溶 洞 空腔 内淤 泥 ,用 浆砌 石封 堵 了各 出 口, 从左岸 7 8 3 0 0 m高程灌浆洞上游边墙钻 1 5 0 mm孔回填混 凝土 。 ( 2 )灌浆 过程 巾 回填 混凝 土 。左岸 8 3 7 0 0 m 高程 灌 浆洞与 K1 0溶洞对应的帷幕孔 Z S 4 3钻灌至 3 5 m深度后 进人 K1 0溶洞空腔,经多次灌浆未见回浆,于是停止了 灌浆 ,采取在该灌浆孔旁钻大 口径孔灌 注混凝 土 的措施 : 钻孑 L 孑 L 径 1 5 0 mm,从孔 口灌注 C1 0混凝土,当灌注 9 m。 后 ,对该孔进行再复灌 ,灌入 1 1 t ,不再 吸浆 。 2 9 大吸浆量孑 L 的灌浆措施 2 9 1 灌 注水 泥砂 浆 当钻孔时无脱空,但经多次灌浆而压力一直较低或 无压力时,采取加砂灌注 ( 掺砂 5 0 1 0 0 )措施。多 数孔在掺砂 3 5 次后 ,再改 回水泥 粉煤灰浆 液灌注 ,很 快就灌浆结束,起到了降低灌浆成本的作用。 2 9 2 加速凝剂灌注 少量灌浆孔 经多次 灌注 后压 力仍 较低 ,采 用 了加 入 水玻璃灌注措施 ,待其凝固后复灌 1次结束 ,防止了浆 5 4 液扩散太远 。 3 施工质量分析与评价 3 1 单 元工 程质量 评定 索风营电站防渗灌浆单元工程质量情况如表 5所示。 表 5 分部工程质量状况表 单元工 合格 优 良 优良率 分部工程名称 备注 程个数 个数 个数 ( ) 左岸 7 8 3 0 0 高程 2 8 7 2 8 7 2 5 4 8 9 防渗灌浆工程 左岸 8 3 7 o o 高 程 1 4 2 1 4 2 1 2 5 8 8 防 渗灌浆 工程 3 2 灌浆工程质量评价 ( 1 )根据对帷幕灌浆施 工资料 的分析 ,灌浆前压 水透水率及单位注入量均 随孔序增加而递减 ,递减规 律 明显 。 ( 2 )对 于左 岸 7 8 3 0 0 m 高 程 隧 洞 帷幕 灌 浆 ,孔 序 问水 泥浆灌 入量 递减 规 律 明显 ;在 桩号 F 02 0 3 6 5 F O一2 1 9 0 0 m 段补 灌处 理 后 ,各 部位 检 查 孔 压水 透 水 率均小于设计标准 ,说明 已灌 浆部位灌浆质量均达 到 了设计 要求 。 ( 3 )左岸 8 3 7 0 0 m高程帷幕灌浆,孑 L 序问水泥浆灌 入量递减规 律明显 ,灌浆 质量 达到了设计要求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