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二课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22522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二课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二课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二课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二课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课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第六课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目,其主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本课时的学习要与第一课时紧密结合起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指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当家做了主人。这一结果源于在“两种命运的决战”中,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国主张,是光明前途与黑暗前途决战的胜利。本目教材首先介绍了内战初期、三大战役前和战略决战后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情况,通过材料和图片揭示了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即中国共产党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

2、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教材还介绍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权的建立。通过腐朽没落的旧政权的灭亡和欣欣向荣的新政权的建立对比,揭示了一个永恒的治国哲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民党政权的灭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华民族的选择。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战初期、三大战役前和战略决战后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情况,学会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了解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战况,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主要决定,了解开国

3、大典盛况;理解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掀开了新一页。(2)过程与方法:解读教材资料内战爆发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表,结合上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一目的学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研读图7-76毛泽东转战陕北、图7-77三大战役形势图和阅读卡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学会分析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解读图7-79红旗插上“总统府”和图7-80开国大典,明确永恒的治国哲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国共两党内战初期悬殊的军事实力对比及“出人意料”的结局,体会人民群众的作用,确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共产党领

4、导人民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到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这一历史进程,感受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领导才能;品味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后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里程碑意义。从第六课整个知识体系来看,理解两种命运的决战,最后是光明前途战胜了黑暗前途,中国人民成立了伟大的新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这个结局蕴涵的哲理是: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之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三大战役基本情况。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迅速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提问 蒋介石是什么时候发动全面内战的? 本课时的教学任务较重。本设问的意图是温故知新,直切本课主题。承转

5、 是的,是在1946年。蒋介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在这时候发动全面内战,定然是自以为战争准备已经很充分了,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了,胜券在握了。那么,事实是这样吗?(新课教学)研读1 教师指导学生研读课本资料内战爆发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并提出如下讨论题引导学生研读:讨论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外国记者,你将如何预测中国内战的结果?为什么? 这一设计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确认蒋介石政府在发动内战之初在军事上所占的绝对优势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对中国前途的忧虑。教师无需作展开。叙述 在这关系中华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科学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向全国人民指出:中国人民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一定能

6、够打败蒋介石。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毛泽东尖锐指出美帝国主义也是纸老虎,“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提问 你们认为毛泽东的判断对不对?他是依据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的呢? 本设问供学生自由讨论与发言,不管他们是如何认识的,都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好铺垫。教师甚至可以将本问题暂时搁置,设置悬念:那么战争结果到底如何呢?且看战争进程。板书 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承转 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用投影呈现下列资料):政治方

7、针: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军事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研读2 教师指导学生研读图776毛泽东转战陕北,并提出如下讨论题,提示学生结合上述投影材料研读:讨论 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为什么要撤离革命圣地延安?小结 撤离延安正是中共坚决贯彻军事原则的表现: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撤离延安是为了保存实力,寻机歼敌。事实也证明,蒋介石只得到了一座空城,却在西北不断地损兵折将。所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一个英明决策。叙述 经过两年时间,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4

8、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大的提高;建立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技术;不仅能打运用战,而且能打阵地战。解放区土改的基本完成,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后方更加巩固,参军支前更踊跃。各主要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可作战略上的直接支援。而国民党军队能用于第一线的只有170万人,虽然在数量上、装备上还有一定的优势,但士气极为低落,战斗力已大为下降。与此同时,国统区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人民民主运动不断发展,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已呈现摇摇欲坠之势。承转 以上种种情况表明,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这时,能否把握战机,敢不敢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成了战略决策

9、上的关键问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综观战争全局,果断作出了进行战略决战的英明决策。板书 2、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研读3 教师指导学生研读图777三大战役形势图,同时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下列两个方案中的一个推进教学:活动 方案一:推出三大战役各简况表(空白),让学生填写并进行比较。战役名称战役时间歼敌和改编敌人数解放地区方案二:请学生根据从三大战役形势图中获取的信息,自列一张三大战役综合信息表,并比较三大战役的情况(如下表)。战 役 名 称起 讫 时 间歼 敌 数(万)辽沈战役1948.91948.1147淮海战役1948.111949.155平津战役1948.111949.152总 计154不管是采

10、用哪一个教学方案,教师都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适当小结。承转 三大战役历时4个多月,共歼敌150多万人。至此,国民党反动派赖以发动内战的精锐部队几乎丧失殆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当然,战争的胜利并不仅仅是因为有中共中央的正确战略方针和决策,还有其他种种因素的推动。研读4 教师指导学生研读阅读卡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并作如下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问 阅读卡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依靠力量是谁?为什么这么说?本设问的意图是要让学生明白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如有必要,还可采用以下方案之一让学生加深对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的认识

11、,同时也对人民战争有更直观的体验。方案一:展示三大战役中群众支援前线概况表人民支援前线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民工160万人150万人180万人担架1.38万副30.5万副2万副大车6750辆88万辆40万辆牲畜80万头6300万头100万头粮食0.7亿斤4.3亿斤3亿斤方案二:放映影片大决战片段。 小结 毛泽东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是人心的向背,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毛泽东当然是有感而发。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是历史的创造者。研读5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779“红旗插上总统府”作为承转,同时完成相关板书。板书 3、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

12、灭(1949年4月)叙述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蒋介石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和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力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国民党政府的军事、政治与经济陷于土崩瓦解。在此形势下,蒋介石不得不于1949年元旦发表“求和”声明。同月21日又被迫宣告“引退”,由李宗仁担任代理总统。3月,为争取尽快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中共中央作出同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决定。4月1日起,国共双方在北平举行谈判,最终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但是南京政府秉承蒋介石的旨意,于4月20日宣布拒绝签字,谈判破裂。次日,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并于第二天(4月22日)就顺利解放南京。讨论 大规模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中

13、国共产党的军事实力迅速由弱变强,直至打败国民党,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24页的相关内容,并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最后要作适当的讨论小结。小结 中共迅速取胜的原因有很多,主观方面如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客观方面如蒋介石政府政治上孤立、失去民心,军事上军队士气不高,经济上横征暴敛、导致崩溃,还有统治的腐败等。板书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与地点主要决定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

14、相关内容和阅读卡国歌国旗国徽的产生,并提示学生将注意重心放在北平政协会议的主要决定上。 教师小结略,只要按教材所述归纳即可,无需补充。板书(2)开国大典呈现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780开国大典,进行生动激情地描述,增强学生直观感受。如有条件,建议配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录音背景,或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片段。活动(代课堂小结)学生一起高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外作业)在以下作业中任选一个完成:1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或党旗小样一件(三者选一即可)。2探究(二选一即可): 列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先进的中国人为探寻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而进行的一些重大斗争。 中

15、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不断走向成功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中国革命的不同命运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教学提纲)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2、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战役名称战役时间歼敌和改编敌人数解放地区3、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南京解放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10.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时间与地点主要决定(2)开国大典(资料拓展)推荐书目陈崇钫等著中国现代史(下)“国民党统治的崩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部分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柯岗著刘伯承中原逐鹿,解放军出版社黄济人著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相关链接电子图书:教

16、学参考书: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218.24.233.167:8000/Basic/EBookLib/JXCKS/TS011095/问题研讨本课时的主题是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内战初期与国民党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最后以弱胜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成立新中国的历史进程。这是一段极富戏剧性变化又合乎逻辑的历程。值得探索的是:为什么国民党会在战争初期军队数量占绝对优势、武器装备精良、国统区拥有众多人口、并且有美帝国主义支持的情况下如此迅速地溃不成军,并走向覆灭?在学生探究后,至少要让学生掌握以下两点:一是学会观察事物要从本质上看问题的方法。无论国民党从表象上看多么强大,但因为它冒天下之大不韪,逆潮流而动,违背民意的,所以注定要失败。二是学会从这段历史中总结出一个道理: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上百年的探索与斗争后作出自觉选择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