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景 观 设 计 要 素 毛文正(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 陈莺娇 著 2009-10-20 福建美术出版社 07.5版第一章 从古典园林到景观第一节 园林是个动态的概念景观设计:在一定地段内,利用或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按照富有诗意的主题设计,并结合植物的栽培或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观赏、休憩、居住的环境。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第三节 日本园林第四节 西方园林简介第二章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第一节 景观设计师职业定位第二节 景观的含义 工作范畴(景观设计师)1、 城市与区域规划: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交通、城市;2、 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
2、,界定城市形态;3、 风景旅游地规划:包括景地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4、 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如湿地、森林等;5、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6、 校园和厂区的设计;7、 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8、 陵园设计;第三节 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一、 景观设计基本理论二、 景观设计方法 * 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配合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需要考虑建筑、交通、水电、绿化、管网等各个技术领域,同时涉及多项法则法规。景观设计中一般是以道路或者水景为网络,以景观建筑或小品为节点,以绿化、广场为面,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设计方法:包括构思、构图、对景与借景、添景
3、与障景、引导与示意、渗透和延伸、尺度与比例、质感与肌理、节奏与韵律。1、 构思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是构图的基础;平面构图 主要是将交通道路、绿化面积、小品位置、用平面图示的形式,按2、构图 比例准确的表现出来。立体造型 整体上是指环境内所有实体的空间造型和各个立体造型相互间形成的空间关系;局部上主要从景物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来反映。 3、对景与借景 设计中构景手段讲究景观的目的、主题、景观立意、布局及微处理等。对景: 景观的平面布置中,往往有一定的建筑轴线和道路轴线,在轴线或轴线相交尽端的不同地方,安排一些相对的、可相互看到的景物。其往往是平面构图和立体造型的视觉中心,对整个景观设计起主导作用。
4、且因其位置的视觉效果,可分为直接对景(一目了然)和间接对景(可偏离轴线,若隐若现)。借景:通过建筑空间组合,或建筑本身的设计手法借用远景,丰富空间层次,在纵或横向上让人扩展视觉或联想。4、添景与障景:添景:可丰富空间层次,使其更加生动。 障景:直接采取截断行进路线或改变其方向的办法,常采用建筑实体或树木灌木等。 5、引导与示意:采用水体、道路、铺地等多种元素,暗示可采用铺装或树木的规律布置形式。6、渗透和延伸景观设计中,景区间设计应注意过渡自然,渐而变之,景物交融,景观的延伸可引起视觉的扩展,起到连接空间的作用,常采用草坪、铺地等。7、尺度与比例遵循两个原则:1)人与空间的比例,2)物与空间的
5、比例。不能只从图面考虑,应综合分析,现场感受是最佳方法。8、质感与肌理景观设计的质感与肌理主要体现在之辈和铺地,不同材料的运用使景观更具内涵和趣味。9、节奏与韵律 铺地材料或灯具、树木间隔的规律性变化。第三章 地形与道路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素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素材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其中地形地貌似设计的基础。一、地形地貌景观设计中地形的四点作用:1、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陡缓等多样性环境;2、利用地形自然排水形成的水面提供多种景观用途,同时具有灌溉等作用;3、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4、组织景观空间,形成有美的园林景观。二、道
6、路设计景观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是景观设计中的构成要素,是景观的骨架、网络。 道路、铺装、线型、色彩可映衬不同的景观需求。1、景观道路分类主要道路:宽7-8米; 次要道路:景内,宽3-4 米;林荫道: 休闲小径:0.6-1米、1.2-1.5米;2、景观道路设计要点1)采用自由、曲线或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不同的景观风格或一种为主,另一为辅的方式,但不论哪种都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放射状道路终点景观能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2)景观道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可不对称,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3)景
7、观道路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形式。宽窄不一,曲直相济,反而使道路多边、生动起来,使之休闲、停留、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4)道路的婉转曲折。景观道路往往设计成蜿蜒起伏的状态。对于地貌自然条件不好的,则需人为的创造条件,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或改变地势升降,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5)通往孤岛、山顶等卡口的路段,宜设通行复线,必须沿原路返回的,应适当放宽路面。6)景观道路的交叉要避免多路交叉,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穿过绿地的人行道应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岔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7)园路在地形险要地段应设置安全防
8、护.8)出入口及主要园路的宽度和坡度应注意考虑残疾人轮椅的通过。9)坡度设计路 况坡 度其 他主 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 粒料路面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有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必须设时,纵坡应小于36*不宜设梯道,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路段,路面应做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应设计台阶、梯道, 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处理,设置护栏。通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米,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米.第四章 地面铺装一、 地面铺装和植被设计手法上是构图,目的是通过布局和图案引导交通流线,识别环境。二、 地面铺装设计园林生态环保道路:
9、面层块料沙、石、木、预制品等,基层沙土。优点:符合绿地生态要求,可透气透水,有利树木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设计时也要考虑到方便后期景观的补充和完善。三、 地面铺装类型设计手法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常采用线性、拼图、色彩、材质混搭等铺装,表达道路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依材质分为:材 质适用范围材 质适用范围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城市道路、国道砖砌铺装城市道路、小区人行道、广场卵石嵌砌路面各种公园、广场石材铺装、预制混凝土、魔法石、嵌草砖、植草板等四、设计要点1、广场内同一空间,同一走向道路,同一式样铺装较好。这样不同地方不同铺砌,组成一个整体,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2、一种
10、类型铺装内,可用不同大小、材质和拼装方式的块料组成,主要干道、交通性强的地方,应牢固、平坦、防滑、耐磨,线条简洁大方,便于施工管理,如用同一种石料,变化大小或拼砌方法。小径、小空间、休闲林荫道,可丰富多彩些。3、块料的大小、形状,除了要与环境、空间相协调外,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表面粗糙适度(防滑);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4、块料路面的边缘,可用压顶石收边或设路缘石加固。5、园路是否用路缘石,依实而定:要注意园路两侧绿地是否高出路面,拼砌边缘是否整齐,绿化尚未成型时,须以侧石防止水土冲刷。6、尽量多采用自然材质的块料,或
11、旧料等合理利用,变废为宝且环保。地砖铺贴方式:人字式、席纹式、间方式、斗纹式、六方式、攒六方式、八方间六方式、套六方式、常八方式、八方式、海棠式、四方间十字式、香草边式、球门式、波纹式等,后附图片。 基 层 材 料 铺面材料素土实层指定过滤系统卵砾石基层水泥砂浆层接景观给水系统排向污水管种植土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指定预制排水槽防水膜面 层 材 料柏油路、混凝土地砖、粘土陶砖、压膜水泥、洗水石、喷石漆、磁砖、马赛克、植草砖、防腐木、风化木、格栅、天然花岗石、石英岩、板岩、 河石(卵石)、自然石块、强化玻璃、聚胶脂球场、橡胶安全垫;装 饰 面1)花岗岩、石英石:自然面、光面、荔枝面、烧面102)河石、
12、硬质混凝土:平滑面3)磁砖:油光面4)喷石漆;纹理面5)镀锌铁:细缝面、油漆饰面6)铝:粉末涂敷面7)柏油、混凝土地砖、洗米石8)玻璃:透明面9)油漆、涂料:油斑面10)木头:自然退色工 艺防腐处理(木头)、 风化处理(木头、石头) 散铺(卵石、河石)镶嵌(卵石) 碎拼(乱砌) 不规则切割拼花边缘雕琢(石头、木头) 灰泥泥铲,随意披刮第五章 水体灯光水景: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和不同的组合方式,如静水、动水、落水、喷水等不同的设计,变幻丰富视觉效果。一、景观水体的用途、功能二、水体分类:动态瀑布、喷泉;静态湖面、池塘三、水体的设计标高当水体的设计标高高于所在地自然水位标高甚多,而该处土质疏松(砂土质
13、),不易蓄水时,必须构筑防水层,以保持水体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标高,达到景观设计要求。水底池是自然的。对水质有较高要求的(泳池、喷泉),必须有过滤循环设施和构筑防水层。四、水体外界环境水体附近若有地下(室)车库、商场、复杂管网等地下构筑物,必须设计人工放水层,减少水体渗漏的不利影响。其次,水体周围有建筑、道路、密集人群,或土质不良,不能形成稳定的自然河坡,尤其是大水面、针对主导风向的河坡,水体四周必须构筑人工驳岸,以防坍塌。五、设计要点水景设计要点:在考虑水质、水形外更要对水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考虑,做到“绿色、生态”。同时要注意以下的问题:1、环境居住区的水流,若地上不便沟通,
14、也以地下暗管沟通,以使没有死水断头之虞。2、水体不同行状、深浅、宽窄的设计,象征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溪流、池湖、港湾、半岛、河埠,有着不同的景观,起着不同的生态作用。3、在不同的水体环境,不知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如水中的荷花、游鱼,水边的芦苇,即使在小环境,也体现生物的多样性。有意识的选择环保生物则更有利。4、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是的接触,提高含氧量。5、除因建筑、交通等需要,构造部分水上建筑外,大部分缓坡入水,植物护岸,碎石、泥沙为底。这样的水系造价不会太高,更重要得是,可与地下水共同组成一个系统。因此
15、,选择一个合理的水面标高,至为重要。6、各种不同的缓坡、不同水面,造就了各处不同的水深,溪流有急有缓,浅的地方要控制水流使之不冲不淤,深的地方可掘井促使上下循环。大型水面还要兼顾交通、娱乐、生产的种种需要。7、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堆叠地形,分隔空间,改善种植条件,而减少土方运量,一箭双雕。8、引导雨水沿着起伏地形渗透,流淌,汇流成河,这样没有淹渍、冲刷,也减少排水工程量。仅在出口处设溢水、单向阀门。9、在流域附近的绿地,采用自然水灌溉,形成水的生态良性循环。雨水的回收利用,是绿色生态的重要指标。喷泉的水态:单线、直上、抛物线、面壁、水纹型、蒲公英花、蘑菇型、柱形、锥形等,变化万千。六、水体
16、设计考虑的其他方面1、水景设计与地面排水相结合;2、管线和设施的隐蔽性设计;3、防水层和防潮性设计;4、与灯光照明相结合;5、寒冷地区考虑结冰防冻。七、景观照明设计主要注意点:1、供配电及控制: 一般景观设一个配电站,大型景观工程可采用多点送电方式,解决压降损失,简化管线网络。小区主要干道、支路、绿化景点照明可采用独立电缆,进行分控。2、灯型的选择3、灯位布置:随路形设置成规整或非规整,且考虑交叉路或变化大的地点。4、配件标准化第六章 设施景观一、景观设施分类:(包含五个系统)信息交流系统小区示意图、公共标识、报栏、街头钟等交通安全系统照明灯、交通信号、停车场、消防栓等、民用、休闲系统公厕、垃
17、圾箱、候车亭、座椅、健身娱乐设施、运动场地商、服系统无障碍系统二、运用原则: 首先实用,其次安全三、景观设施设计注意要点:共性(安全、舒适、识别、和谐、文化)与个性(环境、地域、文化、人群、功能、技术、材料)的统一,同时设计体现多样化的个性。四、指示系统设计要点1、视觉的统一性,呼应性;2、与景观设计的风格统一;3、体现指示目标的特性4、可操作性力学结构、材料工艺、成本核算的实际性;5、符合通用标准第七章 植被绿化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包括草坪、灌木和各种大、小乔木等,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营造各种空间。一、绿化设计的作用1、建筑功能:空间造型,即界定空间、遮景、提供私密性空间和创造系列景观等
18、。2、工程功能:防止眩光、防止水土流失、噪音及交通视线诱导。3、调节气候功能:遮阴、防风、调解温度和影响雨水的汇流等。4、美学功能:强调主景、框景及美化其他设计元素,使其作为景观焦点或背景;另外,利用植物的色彩差别、质地特点等还可以形成小范围的特色,提高景观识别性和人性化。二、常用景观植物举例 列表略三、绿化设计要点:与景观道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中心绿岛、回车岛、行道树,花钵、花坛、树阵,两侧绿化。1、最好的绿化效果是林荫夹道。夹景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和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障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在车行道路,绿化的布置要
19、符合行车安全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特别是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人穿行时刹车不及。2、在设计时考虑将“绿”引伸到道路、广场的可能,相互交叉渗透最为理想,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使用空心砌块,常用植草砖。小区的植草板可使绿地占铺砌面2/3以上。在道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树坛、树阵。3、道路与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道路常是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尤其是山麓边坡外,要求路比“绿”低,但不一定比“土”低,由此带来的汇水问题,在单边式道路两侧,距路一米左右,要安排很浅的明沟,作为汇水泄入的雨水口,晴天乃是草地的一种起伏变化。4、城市道路的绿化与道路性质有关,有很大不同,如高速路、
20、高架路、景观大道、步行街等。四、绿化设计规律1、点、线、面的图示法则乔木、灌木、地被的分布规律与相互间的关系是将自然形象理想化,设计师的艺术想象力、绿化设计能力沟通了人与自然的情感。其分布规律离不开点、线、面的图示法则。1)点的运用,植物栽种的点是单体或几株植物的零星点缀,画龙点睛,点的合理运用是园林设计师创造力的延伸,手法有:自由、陈列、旋转、放射、节奏、特异等,不同点的排列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2)线的运用,指用乔木栽种的线或是地被块面分布构成的线,如色带、花境。线可为直线或曲线。将绿化图案画,线的运用是基础,色带宽度可产生远近的关系,同时线有很强的方向性,垂直线有上升之感,曲线有自由流动
21、的柔美之感。神以线而传,形以线而立,色以线而明。3)面的运用,绿化中的面主指群落式乔木种植、灌木丛和绿地草坪。面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形,任意、多边、几何的,平铺、层叠或相交,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2、节奏与韵律3、形式美4、抽象手法的运用1)简洁化抽象:理性归纳法,整理舍弃后越过具象界限,达到抽象境界或将它们组合构成平面或立体的。2)几何形抽象:以纯粹的点、线、面、块等几何基本原型为材料,按美的法则通过空间变化;平移、旋转、放射、扩大、混合、切割、错位、扭曲,还有不同质感的材料组合,创造出具有特殊美的绿化装饰形象。第八章 景观设计步骤与实例第一节 景观规划设计步骤一、方案阶段1、接受任务,基地实地
22、踏勘,同时收集有关资料。要了解1)整个项目的概况,包括建设概况、投资规模、可持续发展各方面;2)业主对此项目的总体设想和服务对象。收集规划设计前必须掌握的原始资料,包括:1)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水文、土壤;2)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3)基地内各处地形大致标高、走向等。2、初步的整体构思及修改1)认真阅读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或设计招标书)。其中详细列出了业主对建设项目的各方面要求:总体定为性质、内容、投资规模、技术与经济相互控制及设计周期等。2)在进行总体规划构思时,将业主提出的项目总体定位作一个构想,并与抽象的文化内涵及深层的警示寓意相结合,同时必须考虑将设计任务书中的规划内容融合到有形的
23、规划构图中去。3)构思草图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轮廓,接下去要结合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对草图进行补充修改。4)逐步明确总图中的入口、广场、道路、湖面、绿地、建筑小品、管理用房等各元素的具体位置。5)最后使整个规划在功能上趋于合理,在构图形式上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美观、舒适。3、方案文本的制作包装1)初次修改后的规划构思,不是完全成熟的方案。此时应虚心好学、集思广益,多渠道、多层次、多次数地听取各方建议,提高方案质量。2)注意规划原则是否正确,立意是否具有新意,构图是否合理、简洁、美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3)整个方案定下后,图文的包装必不可少。4)最后将规划方案的说明、总平、景观概算、绿化、水
24、电设计的一些主要节点,汇编成文字部分;5)将规划平面图、功能分区图、绿化种植图、小品设计图、全景透视图、局部景点透视图汇编成图文结合的一套完整规划方案文本。二、方案深化阶段 1、业主的信息反馈针对业主对方案提出的一些调整意见:包括修改、添删项目内容和投资规模的增减、用地范围的变动等,在短期内对方案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调整后需要大致需要一张调整后的规划总图和一些必要的方案调整说明、框(估)算调整说明等,但起作用很重要,在以后的方案评审会及施工图设计等,都是以调整方案为基础进行的。2、方案设计评审会 会上设计方一定要结合项目的总体设计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项目概况、总体设计定位、设计原则、设计
25、内容、技术经济指标、总投资估算等诸多方面内容作全方位的汇报。先将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阐述清楚,然后介绍设计布局和内容,设计师必须彻底了解项目情况,在某些环节上,要尽量介绍透彻、直观点,并要有针对性。3、扩初设计评审会在扩除文本中,应有更详细、更深入的总体规划平面、总体竖向设计平面、建筑小品的平、立、剖面(标注主要尺寸)。地形特别复杂地段应绘制详细的剖面图,并标明几个主要空间的标高(路面、地坪、室内地坪的标高)湖面(水面、池底)标高。还应有详细的水、电气设计说明,如有较大用电用水设施,要绘制给排水、电气设计平面图。三、施工阶段1、基地的再次踏勘,是在前次粗勘的基础上进行精勘,必须满足:1)有建
26、筑、结构、水、电等各专业的设计人员;2)掌握最新的及变化的基地情况。2、施工图的设计精勘基础是,设计单位各部门必须开始准备总体的施工图,包括土建、绿化、水电三大块的施工图。施工前期主要图纸是:1)总平面放样定位图;2)竖向设计图;3)一些主要的大剖面图;4)水的总体上水、下水、管网布置图,主要材料表;5)电的总平面布置图、系统图。续期工程则是进行各个单体建筑小品的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绿化、水、电的各专业施工图。整个工程项目负责人,承担总体定位、竖向设计、道路广场、水体及绿化设计的施工图的设计。3、施工图的交底施工设计图经监理方、施工方进行看图(总体上的把握)和读图(具体设计节点、详图的理解)后,在交底会上各方就所发现的各专业方面的问题,施工中的关键节点,由专业设计人员进行对口答疑。第二节 景观规划设计实例 图例略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景观工程,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其中景观面积。二、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2、方案设计文件及有关会议纪要;3、现行国家相关法规,规范规程;三、一般说明 图中特别说明外,所标尺寸、标高单位等;四、土建说明 1、材料要求 2、施工方法 3、其他 F.A.M 环境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项目: *景观工程项目负责人审核图名:总平面图项目编号校对图别土建设计图号制图日期五、图标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