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钢筋混凝土分体柱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pdf

上传人:ai****e 文档编号:56210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分体柱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钢筋混凝土分体柱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钢筋混凝土分体柱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第3 7卷第4期 2 0 1 1年 8月 钢筋混凝土分体柱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 尤鸿瑁, 黄东升, 周爱萍, 龙慎久, 周明敏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土木工程系, 江苏 南京2 1 0 0 1 6 ) 摘要: 高层结构由于竖向荷载大, 底层柱截面往往很大, 容易形成短柱。分体柱就是将根截面较大的柱剖分为若干截面 较小的柱, 以增加柱的长细比, 从而避免出现短柱, 但由于对分体柱的力学性能了解不多, 工程中鲜有应用。本文应用有限元 法对某高层结构的底层角柱进行了弹塑性分析,

2、 分别讨论了分体柱在竖向和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在竖向 力的作用下, 整体柱与分体柱的轴向变形相差不大 , 分体柱的侧向承载能力比整体柱略有降低, 但延性却大幅度提高。可见, 采用分体柱可以在保证柱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大大提高柱的延性。 关键词 : 分体柱; 短柱; 高层结构; 抗震设计 中图分 类号 : T U 3 7 5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1 9 3 3 ( 2 0 1 1 ) 0 40460 3 El a s t i c - p l a s t i c a n a l y s e o f r e i n f o r c e d c

3、o n c r e t e s p l i t c o l u mn s u n d e r l a t e r a l t or c e Y O U Ho n g j u n , HU A N G D o n g s h e n g , Z HO U A i p i n g , L O N G S h e n j i u , Z HO U Mi n g mi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C o H e g e o f A e r o s p a c e E n gi n e e r i n g , N

4、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A e r o n a u t i c s a n d A s t ron a u t i c s , N a n j i n g 2 1 0 0 1 6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B e c a u s e o f b i g v e r t i c a l l o a d, t h e b o t t o m c o l u mn o f h i g h ri s i n g b u i l d i n g i s o ft e n h a s a h u g e c r o s

5、s - s e c t i o n a n d e a s y t o f o r m s h o rt c o l u mn S p ri t c o l u mn i s t o d i v i d e a l a r g e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c o l u mn i n t o a n u mbor o f s ma l l e r C roS S s e c t i o n c o l u mn s , s o a s t o i n c r e a s e t h e s l e n d e r n e s s r a t i o a n d a v

6、o i d f o r mi n g s h o rt c o l u mn, h o w e v e r , b e c a u s e o f l a c k i n g o f r e s e a r c h a b o u t i t s me c h a n i c s p r o p e rt i e s , s p li t c o l u mn h a s n o t b e e n u s e d i n p r a c t i c a l u n t i l n o w T h i s p a p e r a n aly s e s t h e e l a s t i c

7、- p l a s t i c p r o p e rti e s o f s p l i t c o l u mn u s i n g fi n i t e e l e me n t and c o mp a r e s t h e i r me c h a n i c s c a p abi li t i e s u n d e r v e rt i c a l l o a d a n d h o riz o n t al l o a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u n d e r v e r t i c a l l o a d , t h

8、e a x i a l d e f o rm a t i o n d i ff e r e n c e i s s ma l l , s p l i t c o l u mn l a t e r a l l o a d c a p a c i t y s li g h t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e o v e r a l l c o l u mn, h o w e v e r , i t s d u c t i li t y i s s u b s t a n t i a l l y i n c rea s e s T h u s u s i n g s p l i

9、 t c o l u mn c a n g r e a tl y e n h a n c e t h e d u c t i l i t y u n d e r t h e p r e mi s e o f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me e t s t h e req ui r e me nt s Ke y wo r d s : s p l i t c o l u mn s ; s h o rt c o l u mn; h i g h ris i n g b u i l d i n g s ; e a r t h q u a k e r e s i s

10、t a n c e d e s i g n 0 引 言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 由于层数多、 高度大, 底层 柱的剪力 和轴力都很大 , 当高度达到一定数值后 , 底 层柱的高宽 比常常小于 4, 很容易形成短柱 。目前 , 对这类问题的处理都是采用外包钢的方法, 将钢筋 混凝土柱做成钢与混凝土组合柱, 从而避开了混凝 土柱轴压 比的 限制 。这种方法带 来 了一个新 的问 题 , 就是底层柱的刚度变得很大, 容易导致上部结构 形成相对薄弱层。在工程实践 中, 也有人采用在短 柱中增加芯柱的做法, 这种做法能否改善延性还缺 乏理论和试验的支持, 因此, 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 收稿 日期 : 2 0

11、 0 9 1 2 -01 作者简介 : 尤鸿瑶( 1 9 8 7一) , 男 , 安徽 天长人 , 硕士研究 生 , 主要从事 高层结构、 结构耗能减震方面的研究。 Ema il : y o u h o n u n n u a a y a h o o t o m a l l 还有人则提出了分体柱这一新颖做法, 分体柱将一 根截面较大的柱分成几个截面较小的柱 , 各柱肢分 开配筋 , 虽然柱的抗弯刚度有所降低 , 但却在保证柱 的轴向承载力不降低的情况下 , 增加了柱的长细 比, 实现了短柱变长柱 , 有效地改善柱 的抗震性能_ l 。 , 可以较好地解决高层结构中的短柱问题。但由于目 前对分体

12、柱力学性能的了解还不多, 工程上很少应 用。本文以一实际工程为背景, 对其底层一短柱进 行弹塑性分析, 比较了整体柱与分体柱的力学性能, 以期为工程实 际中采 用分体柱提供一定 的理论参 考。 1 计算模型 1 1 工程实况简介 某高层结构的底层柱, 截面为 1 4 m1 4 m, 柱净高度 5 4 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 0 h i m, 柱截面 及配筋见图 1和图 2 。根据 P K P M计算 的结果 得: 尤鸿琚, 等: 钢筋混凝土分体柱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 4 7 柱子所受的竖向力为 2 9 0 0 0 k N; 计算得竖向应力: 整体柱竖向应力为 2 9 0 0 0 (

13、 1 41 4 )=1 4 7 9 5 9 k P a , 分体柱竖 向应力为 2 9 0 0 0 ( 1 4 71 4 7 )= 1 3 4 2 0 3 k P a , 柱子的净高 日为 5 4 m, 整体柱 的截面 高度 h为 1 4 m, 则整体柱 H h= 5 。 4 1 4=3 8 5 7 4 , 分 体柱不属于短柱。分体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O 0 3 m, 由4 个 0 7 m 0 7 m的分体柱组成, 柱子 间距为0 0 7 m, 高5 4 m; 截面为 1 4 7 m 1 4 7 m。 整体柱混凝土纵筋采用 5 2根 2 5的钢筋 , 纵 筋总面积为2 5 5 2 5 m m

14、 , 分体柱纵筋为6 4根 2 2的 钢筋, 总面积为 2 4 3 2 8 r fl m , 纵筋面积基本相等, 且 整体柱采用核心配箍方式, 分体柱4个分体柱之间 有0 0 7 m的间距。箍筋统一采用 1 4 1 0 0 , 分体 柱和整体柱的配筋如图 1 , 2 所示。 图 1 整体柱配筋 F i g 1 Re i n f o r c e me n t d r a wi n g o f o v e r a l l c o l u m n r , J L 。 r L 图 2分体柱配筋 Fig 2 Re i nf o r c e me n t d r a wi n g o f s p l i

15、t c o l u m n 1 2 单元简介 利用有限元软件 A N S Y S 1 0 0 对整体柱和分体 柱进行受力分析, 采用分离式模型: 混凝土和钢筋。 混凝土采用 S o l i d 6 5单元 : S o l i d 6 5单元是专 为混凝 土、 岩石等抗压能力远大于抗拉能力 的非均匀材料 开发的单元, 可用于含钢筋或不含钢筋的三维实体 模型, 该实体模型可具有拉裂与压碎的性能。在混 凝土的应用方面, 如用单元的实体性能来模拟混凝 土, 而用加筋性能来模拟钢筋的作用。该单元也可 用于其他方面, 如加筋复合材料的玻璃纤维及地质 材料的岩石。该单元具有 8个节点, 每个节点有 3 个自

16、由度, 即 , y , z这 3个方向的线位移; 还可以 对 3 个方向的含筋情况进行定义。与三维 8 节点等 参元 S o l i d 4 5单元 ( 三维结构实体单元) 的性能相 似, 只是增加了描述开裂与压碎的性能。本单元最 重要的方面在于其对材料非线性的处理。其可模拟 混凝 土 3个方向的开裂、 压碎、 塑性变形及徐变 , 还 可以模拟钢筋 的拉伸、 压缩 、 塑性变形及蠕变 , 但不 能模 拟 钢筋 的剪切 性 能。钢 筋采 用 L i n k 8单元 : L i n k 8单元是有着广泛应用 的杆 单元 , 可 以用来 模 拟钢筋、 桁架、 缆索、 连杆、 弹簧等。这种三维杆单元

17、是杆轴方向的拉压单元, 每个节点具有 3 个自由度: 沿节点坐标系 , l , , z方向的平动。具有塑性、 蠕 变、 膨胀 、 应力刚化 、 大变形 、 大应变等功能不考虑混 凝土和钢筋粘结滑移。 1 3 参数设定及建立模型 1 3 1 相关参数设定 抗拉强度依据规范查得 C 5 5混凝土为 2 7 4 E+ 0 0 6 ( N r ll ) , 单轴抗拉强度取为一l , 混凝土本构关 系采用“ 拉力截断” 的 V o n Mi s s e s 模型, 张开裂缝 的 剪切传递系数 的取值 : 一般梁取 0 5 , 深梁取 0 2 5 , 剪力墙取 0 1 2 5 , 闭合裂缝 的剪 切传递

18、系数取 0 9 。 1 3 2 模型建立 模型的单元划分如图3 , 4所示。 图3整体柱几何模型 F i g 3 Ge o m e t r i c m o d e l o f o ve r a l l c o l umn 图4分体柱几何模型 Fi g 4 Ge o m e t r i c mo d e l o f s p l i t c o l u m n 4 8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7卷 由于柱子底部和地基为刚性连接 , 本文采用加 固端约束 的方法来模拟 , 注意 固端约束最好加在节 点部位处 。 柱子 的竖向力分 1 0 0个子步施加。水平位移最 大值设为沿 轴负方向0 3 m,

19、分 1 0 0 个荷载子步逐 步施加, 直至柱子破坏。 2 计算结果 在竖 向力和水平 向力的作用下 , 整体柱力的具 体加载过程见表 1 。 表 1 整体柱加载步骤 Ta b l e l Lo a d s t e p o f o v e r a l l c o l u mn 分体柱的具体加载过程见表 2 。 表 2 分体柱加载步骤 Ta b l e 2 Lo a d s t e p o f s p l i t c o l u mn 根据计算结果, 以水平向的最大变形值为横坐 标 、 水平反力为纵坐标 , 作 出两者 的关系 曲线 如 图 5 , 6所示。 图 5 整体柱水平反 力和水平变形拟

20、合 关系 曲线 F i g 5 Ho r i z o n t a l c o u n t e r f o r c e - ho r i z o n t a l d i s t o r t i o n fit t i n g c u r v e o f o v e r a l l c o l u m n 3结论 与展望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超高层结构中整体柱和 分体柱受力的不同, 比较整体柱和分体柱受竖向力 图6 分体柱水平反力和水平变形拟合关系曲线 Fi g 6 Ho riz o n t a l c o u n t e r f o r c e h o r i z o n t a l d ist

21、 o r t i o n fi t t i n g c u r v e o f s p li t c o l u mn 变形和内力以及承受水平力能力的不同, 利用 A N S Y S进行有限元分析所 得的结果 , 对实 际工程给 出 设计建议。 通过分析比较 , 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 : 1 ) 在竖 向力的作用下, 整体 柱竖向变形为 6 0 6 6 8 ill m, 分体柱的竖向变形为 8 1 3 3 5 m m, 可 见, 整体柱的变形相比分体柱要小, 说明整体柱的刚 度比分体柱要大, 但是两者的变形相差不是很大, 在 满足承载能力的条件下 , 可以采用分体柱来替代整 体柱。 2 )

22、分体柱的水平延性较之于整体柱要好 , 整体 柱可以承受的3 2 4= 7 2 1T im的水平向侧移, 而分 体柱能承受 3 3 1= 9 3 m m的侧移, 这说明分体柱 的柔性比整体柱要好 , 即其破坏为延性破坏。 3 ) 整体柱可以承受 的水平 反力为 0 2 1 8 9 8 E+ 0 7 N, 而分 体柱 可 以承受 的水 平力 为 0 1 8 7 9 7 E+ 0 7 N, 可以看出, 整体柱和分体柱承受水平力极限荷 载相差不大。 从A N S Y S 得出的结果分析可知: 分体柱和整体 柱在承受相同荷载的情况下变形相差不大, 承受水 平荷载的能力也相差不大 , 但分体柱的高宽 比较

23、整 体柱大, 它的破坏形式为延性破坏, 相 比整体柱的脆 性破坏要安全 , 因此 , 在各方面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 下 , 可 以采用延性破坏 的分体柱 。 参 考 文 献: 1 包世华 新编高层建筑结构 M 2版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 版社 , 2 0 0 5 : I - 4 2 谭素群, 李享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短柱问题的处理 J 山 西建筑 , 2 0 0 7 ( 4) : 1 O 一 1 3 3 林育新 浅谈短柱的判别及避免出现短柱破坏的措施 J 福 建建筑 , 2 0 0 7 ( 1 2) : 3 I - 3 4 4 罗如登 A n s y s 中砼单元 S o l i d 6 5单元的裂缝间剪力传递系数 取值 J 江苏大学学报, 2 0 0 8 ( 3 ) : 2 3 - 2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