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效课堂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17898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效课堂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效课堂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效课堂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效课堂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效课堂分析以往“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

2、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

3、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

4、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反思之一: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这

5、个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在观摩课上,高手老师们似乎完全没有这个难题,但对我们这些平民老师来说,确是一个难题,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处一定要放,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享受驰骋思维的乐趣;但当学生的已完成了这个思维过程后,就要及时收,像上面的讨论,当学生的描述处于不断重复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这样开阖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体验过程。高效课堂分析课堂教学竞赛、研讨课、公开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建设高效

6、课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他既是展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舞台,更是锻炼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既是教师个人课堂教学风采的张扬,更是一个学校教师团队教学实力的彰显,既是教师个人成就名师,实现教师职业愿景的催化剂,更是一所学校成为名校实现共同愿景的强心剂。一、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日趋成熟,应用日趋熟练,主要表现在:1.教学环节完整,各环节操作能结合课堂导学实情实景,在操作方式、时间分配等方面灵活运用,有模式,有环节,但不被模式和环节所束缚,做到了模式和环节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服务。2.导学案编写科学,精炼,实用,课时目标明确。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能正确处理课本与导学案的关系,能以学生为本,课

7、本为主,学案为辅,实施导学,发挥了导学案的辅助作用,有效避免了为完成导学案而完成导学实施教学活动的现象。3.导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得到有效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互助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4.教师的及时点拨示范、提升作用发挥较好。特别是语文教师适时的朗读示范,充满激情的过渡语,提示语等,有效的感染了学生、激励了学生,对情感课堂,激情课堂的构建起到了推动作用。数学教师在难点、疑惑点等处能及时点拨、提升,指导学生思考、练习、说思路、讲方法,使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得到提高。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操作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较高,实用,美观。容量大

8、,互动性强,有效的服务于课堂导学目标任务的完成。三、课前诵读诵唱进一步规范,呼号振奋精神,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精力集中于课堂和积极参与学习的信心。课中学生的行为规范,如坐姿、读书姿势,行动的迅速程度等较以往有进步,学生的课堂用语规范有提高。课后小结,学具整理较以前重视程度有所提升。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一、当堂检测、当堂训练的密度、高度需要进一步提升。纵观近期的竞赛课、研讨课、公开课等,当堂检测和当堂训练有环节预设,但总是匆匆而过,总是因为下课时间到了或急于进入下一个环节而不能落实到位,如学生的感情朗读提升,解题思路的交流,训练习题的完成等不尽人意。二、学生的口语表达、板书展示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部分

9、学生口语表述思路不清晰,语言不流畅,回答展示缺乏自信,部分学生爬黑板时书写速度慢、书写不整齐美观;很多学生点评或展示不能做到落落大方,脱稿展示点评;部分学生发言声音不够洪亮自信等。以上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改进。一是正面引导,积极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多表扬激励,构建课堂心理安全氛围,让学生“敢说”;二是教师示范点拨,实时培训、树立榜样,同伴互助,让学生“会说”;三是加强课前培训,让学生说在“点子上”。在爬黑板书写上,要多给予学生粉笔字书写的机会,通过课堂中板演教学内容,课余每日名言警句的板书,作业的书写布置等,提高学生的粉笔字书写能力。三、课堂教学中的“亮点”缺乏亮度,教师往往是贪

10、多求全,顾忌太多,舍不得时间和设计有效措施使“亮点”更亮,味道十足。课堂教学对于导学环节、措施、探究点,问题点等课前预设的多,课中依据学情即时生成的少。教师即兴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前预设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教师的激励评价措施和激励语缺乏真情流露,激励语评价语不够丰富。建议老师要灵活背记丰富的激励语,在应用中提升自己即时评价激励学生的水平。五、关注待优生的措施不到位,在展示点评阶段,往往是优秀生机会多,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课始到课中到课毕没有机会。,没有措施在小组内或者全班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疑问。“差生是课堂中培养出来的。”“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因材施教”还仅仅停留在理念上。六、课堂

11、小结和评价成为学科班长的专利,应该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进行学习内容和成效的总结,有机会对他人参与学习的状态进行积极评价。另外,对于课堂教学的全面总结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总结、反思、梳理的基础之上,课堂上应该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独立自主的自我反思、梳理和总结。回顾反思近期教学工作,特别是我校承担全区现场会活动和竞赛课,研讨课,学校认为,今后值得借鉴和发扬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一、不断增强教师团队及个体荣誉感责任感是教学工作和教学竞赛取得好成绩的源动力。集体荣誉感是团队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精神支柱。有了集体荣誉感,我们就会热爱这个团队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主人翁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12、,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就会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合力从而使我们这个团队更具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在近期的活动中,我校参赛教师,参赛教师所在的教研组,教导处,学校分管领导表现出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全校教师热切关注,时时鼓劲给力,正是这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促使各位教师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周密设计。精心准备;正是这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促使备课组领导和教研组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凝心聚力为集体的荣誉而奉献。二、建设高水平的参赛智囊团是教学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坚强后盾。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在近期

13、的教学活动中,各备课小组发挥积极作用,教研组全体成员,集体备课积极听课磨课。出谋划策,优化导学措施设计,优化导学案编制预设教学情境,有的老师帮助设计制作课件,有的老师默默无闻为上课教师维护教学设备。所有这些,为每个课堂绽放精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展示教师的抉择和演绎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使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开发者、实施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敢于迎难而上,顶住压力。稳住阵脚,沉着应对,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善于从多种设计、建议、策略中进行筛选,进行一次有一次的优化组合。如果我们把课前的一切准备比作编写修改优化话剧的“剧本”,那么,课堂教学就是歌剧院进行的现场演

14、出,“舞台”上的学生就是“演员”,教师就是现场的“导演”,演出效果如何,就要看“导演”和“演员”的水平,这样的“演出”,具有一次性,即时性,不能复制不能重新开始,因此,胜败在于展示教师临场的抉择和演绎。四、对学生的课前培训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有效手段。高效课堂的建设、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措施的制定、课堂教学的应变等,都是以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的。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和培训是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目前,我们许多老师的高效课堂建设往往是“轻课前培训,重课后整改”,导学案的设计总的来说是教师单方面的意志,没有通过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来设计探究点,训练点、检测点、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了教学环节,注重了

15、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本身,而忽略了通过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让学生生成那些知识,掌握哪些方法,形成哪些能力,早晨课堂任务完不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培训不到位。在今后的高效课堂建设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课前培训,把高效课堂教学的重心前置,把名誉上的“高效课堂”实现为具有内涵的真实的高效课堂。五、坚持不懈的在校内开展高质量的竞赛课、研讨课。公开课。观摩课是学校在各级各类教学活动中取得好成绩的基础。荀子劝学中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课堂教学时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主战场,更是教师实现职业愿景,走向

16、名师的主渠道,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守这个主阵地、主战场、主渠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高效课堂的建设,不是一朝之功,一夕之力。只有不断的探索、实践、研究、再探索、再实践再研究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提高。没有平时的“滴水”,就没有今天的“石穿”,没有平时的“绿叶”就没有今天的“红花”。因此,我们一定要聚焦课堂,自始至终的关注“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建设,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实践来提升教师驾驭有效课堂的能力。六、持之以恒抓好教师教学理论培训和基本功训练是教学活动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俗语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教师比作“巧妇”,那么,教学理论,课标教材,导学方案,三字一话,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等就

17、是“下炊之米”,“烹饪之料”。课堂教学如同烹饪,厨师的收益的高低和料的新鲜性、丰富性是决定赴宴者能否享受到美食的决定因素。我想,这里的“赴宴者”就是学生,“美食”就是三维目标的实现,今后,我们全体教师应该正确面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增强自己提升教师角色和品味的自觉性、主动性,向名师的队伍迈进。怎样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基本功,我想,一是坚持学习与反思,通过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了解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借鉴他人的成功实践,反思自我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让自己在学习反思中成长。二是坚持练习。一位成功的小学教师,必定具备儿童化的语言表达,富于亲和力的体态和容貌,书

18、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制作实用精美互动性很强的多媒体课件。这些基本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练习实践,在应用中提高。三是有理想。以“三维目标”的高效实现为核心的教学效益体现,富有感染力的氛围情境营造,导学过程的科学设计,重难点的把握和破解,富有激情的导学、导做、导思,精彩纷呈、散发思维火花的展示点评,融洽互动的师生关系,生生师生之间的欣赏和激励,是高效课堂教学水平的最佳体现。也许暂时没有这样完美的课堂,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完美课堂的理想。一位好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课堂理想。我坚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师的整体课堂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新的提升,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引领教改前沿”的办学特色一定会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