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pdf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615279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稿日期:2009-12-16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9YBA005)作者简介:刘 彬(1974-),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外语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刘 彬(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 100084)摘 要:建国初 17年间(1949)1966),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文学翻译高潮。这一时期经历了从主要译介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到广泛引入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古典和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及亚非拉反殖民主义作品的过程。从勒菲弗尔操控理论所强调的意识形态、诗学形态和赞助人等因素来看,在当时翻译政策和文艺思想指导下引入的外国文学作品对于巩固新生共和国政权、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勒菲弗尔;操控理论;意识形态;诗学形态;赞助人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2010)04-0093-05 0.引言对于建国 17年(1949)1966)的文学成就,许多当代文学评论家都认为没有太多评论的价值。德国汉学家顾彬(W1Kubin)曾说道:/但以貌似客观、积极的方式来谈论 1949年以后几十年的中国文学却是无益的。0(2008:12)在国内,丁帆、王世沉认为,建国后 27年文学(包括文革 10年)缺乏现代性元素。(1999:58)笔者认为,翻译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途径,译介则是促进本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手段。1949至 1966年这 17年间文学译介的发展过程长期以来未被论及,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许多人误以为 17年没有什么文学译介或译介成就不大;二是以为 17年文学译介完全意识形态化了,没有什么研究价值。(方长安,2002:79)本文运用勒菲弗尔翻译即操控的宏观理论,研究建国后 17年的文学翻译状况,用实证的观点来探讨该时期的基本倾向,客观地描述其中的特色和取得的成就,认为全球本土化是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必然趋势。1.翻译即操控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由来已久,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却还是近年来的事情。从上世纪 80年代以来,国外勒菲弗尔(A1Lefevere)、赫曼斯(T1H ermans)和国内蒋骁华、王东风等学者针对意识形态对翻译,尤其是对文学翻译的操控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以翻译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更加系统,更加完备。勒菲弗尔明确提出,翻译当然是改写;一切改写,无论意图如何,都反映一定时间阶段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改写是在权力操控下进行的,有助于一种文学和一个社会的进化。他进而提出:重写可以引进新观念、新流派、新词语;因此翻译史也是文学的革新史,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影响史。(Lefevere,2004b:vii)勒菲弗尔操控论的详细描述体现在其5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 6 一书中。勒菲弗尔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改写主要受 3个方面的限制:意识形态、诗学形态和赞助人。在这里,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政治领域,而应理解为由用于规范我们行为的模式、惯例、信仰所形成的框架体系,它对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以及主题的选择和展开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Lefevere,2004b:16)意识形态可能是译者所信奉的,也可能是某个赞助人以某种限制形式强加给译者的。(Lefe-vere,2004b:41)诗学形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文学技巧、文类、主题、人物原型、情境和象征;另一方面是指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一旦诗学形态形成,就会在文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约束其必须取得社会认同。(Lefevere,2004b:26)赞助人是指那些可以促进或阻碍文学的阅读、书写或重写的力量,可以是一些个人、宗教团体、政党、社会阶层、权力机构、出版第 33卷 第 4期2010年 7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PLA University ofForeign Languages#93#商,以至于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等。(Lefevere,2004b:15)运用勒菲弗尔的这种观点来研究我国 17年的文学翻译,对整个翻译实践活动进行考察,并对翻译的组织形式、题材的选择、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等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出这一时期文学翻译的典型特点。2.意识形态对译介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推行的是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其实质是历史唯物主义,执行的是以毛泽东思想为统领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总路线。在该总路线指导下形成的毛泽东文艺路线规划着一切文化活动,该路线将文艺工作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组成部分,强调了列宁提出的/齿轮与螺丝钉0 的关系。这种文艺思想一直影响着这一时期的文化活动,当然包括文学翻译。当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所推崇的是在某种特定文化语境中被经典化了(canonized)的文学翻译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曾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赞扬,有的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反帝反封,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残酷的进步意义 0。(查明建,2004:88)1959年,卞之琳等人在总结建国 10年的翻译成就时也说道:/我国人民解放前特别需要苏联文学,解放后就更特别需要苏联文学。10年来,我们进行了许多伟大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改造运动,进行着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最先进的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就特别符合我们思想教育和艺术借鉴的不断增长的普遍要求。0 建国初期公开的宣传和强调使苏联文学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直接影响了 17年文学翻译的读本和对象选择。/据出版事业管理局不完全的统计,从 1949年 10月到 1958年 12月止,我国翻译出版的苏联(包括旧俄)文学艺术作品共 3526种,占这个时期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艺术作品总数 6518%强(总印数 82 005 000册),占整个外国文学译本总印数 7414%强。0(卞之琳等,1959:41)在意识形态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影响下,认同、择取外国文学变成了一种有计划的行为。5译文 6杂志所选作品突出反映了这一宗旨及特色,这基本能从两个 方面得到印证。一方 面,在建国初期(1949)1961)受到了苏联文学思想、作品以及文艺理论的极大影响。在 5译文 6 中,我们可以看到,介绍和评论外国作家的论文都无一例外译自苏联作家。如:5莎士比亚论 6(莫罗佐夫,5译文6 1954年 5月号,曹葆华、岷英译)、5乔治#戈登#拜伦 6(叶利斯特拉托娃,5译文 6 1954年 6月号,李相崇译)、5马克#吐温论 6(奥尔洛娃,5译文 6 1954年 8月号,张由今译)等。另一方面,集中介绍了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指导思想的名家作品,如托马斯#哈代的5彼特利克夫人 6(5译文6 1954年 9月号,李相崇译)和亨利#菲尔丁的 5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 6(5译文6 1954年 10月号,萧乾译,潘家洵校)。1959年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决裂,划分三个世界的思想使我国的政治和经济总方针发生了重大变化,亚非拉成了/世界革命的根据地 0,中国成了/世界革命的中心 0。这一时期,大量的亚非拉文学作品通过翻译被介绍到我国。5译文 6 杂志1958年 9月和 10月号连续推出了/亚非国家文学专号0,11月号推出了/现代拉丁美洲诗特辑 0;1959年 2月号主要刊登的就是亚非拉文学的翻译作品,4月号则又开辟了/黑非洲诗选栏目 0。这样,自 50年代末至 60年代中期,全国出现了亚非拉国家文学的翻译热潮。仅上海文艺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越南 文小 说、诗集 就达 21 种,其 中包 括素 友(T1Huu)著、李亚舒译的5越南儿女 6 和江南(G1Nam)著、岱学译的 5南方风暴 6 等优秀翻译作品。(邹振环,2000:289-290)这种对于亚非拉弱小民族国家文学的翻译扩大了中国读者的外国文学视野,丰富了外国文学翻译的对象,客观上纠正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作家创作外来资源上的偏颇格局,显然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3.诗学形态对译介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在翻译诗学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果。法国学者梅肖尼克(H1M eschonnic)自 1973年提出翻译诗学理论之后,又出版了多部著作(M e-schonnic,1982;1985;1999),对翻译诗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英国学者斯坦纳(G1Steiner)则称其代表性专著研究的对象为/翻译的系统诗学 0(Steiner,1975),而勒菲弗尔也在其著作中对诗学和翻译诗学问题进行了讨论(Lefevere,2004a;2004b)。国内中国语言文学学者在讨论篇章诗学相关问题时,倾向于对诸如字、词、句等显性指标进行规约化分析,而翻译学目前还没有相类似的诗学观规约理论。在翻译诗学研究方面,斯坦纳等人强调诗的文化方面,勒菲弗尔在此发展了斯坦纳的观点,并逐步将其进行规约性解构,而在我们关注的建国 17年中,诗学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当时,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落实在捍卫、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个中国社#94#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 会主义现代性工程上0。(方长安,2002:78)在这一时期,我国学界接受了苏联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特征的诗学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其主要特征就是以反帝反封建反资产阶级为主题,而对于英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选择主要参照苏联翻译界的标准。现实主义一枝独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典作家和作品的重要阐述。恩格斯在给英国女作家玛#哈克纳斯(M1E1H arkness)的信中曾对现实主义提出如下要求:/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真实。0(马克思、恩格斯,1972:462)这里,恩格斯认为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和细节都要真实,显然,他把真实视作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这种真实就是他给明娜#考茨基(M1Kautsky)的信中所说的/真实地描绘现实的关系 0。(马克思、恩格斯,1982:6)这里的真实应是本质的真实,达到现实主义的真实,要求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揭示客观真理。(周忠厚,1980:145)5译文 6 在 20世纪 50年代初期译介的作品都符合这一要求。以英国作家为例,莎士比亚作品得到了最广泛的译介。与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英国作家,诸如狄更斯、高尔斯华绥(J1Galsworthy)等相比较而言,莎翁作品被译介的数量可谓遥遥领先。译者在5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七首6 后记中谈道:/处在文艺复兴时代,莎士比亚是热爱生活的,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兴起的时期,他对新陈代谢的急剧变化是特别敏感的。这些诗的主题无外乎:时间、爱情、艺术。0(5译文6 1954年 4月号,卞之琳译)言下之意,莎翁的诗与政治无关,只是/就诗论诗,都属情诗一类 0。对于莎翁的十四行诗,现在比较通行的看法是,第 1首到第 126首是诗人写给他的保护人南安普顿伯爵的,他们之间保持着相当深厚的友谊。而余下的作品写的是一位黑皮肤女子,诗人对这位女子矢志不渝,一往情深,对美好爱情不懈追求。全诗贯穿两大主题:友情和爱情。诗人处处用真实的笔触描写对与朋友间友情的珍惜、赞颂,对情人的爱情的真心持久。而对于这段爱情,诗人尝尽苦楚,情人的背叛、欺骗与诗人反对那种朝秦暮楚、东食西宿的爱情观念格格不入,但其深陷情欲泥潭,欲罢不能,其真实心境跃然纸上:/把精力消耗在无耻的沙漠里,就是色欲在行动,而在行动前,色欲赌假咒,嗜血,好杀,满身是罪恶,凶残,粗野,不可靠,走极端,0(莎士比亚,1983:131)这种内心独白式的解剖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同情。在莎翁十四行诗中始终贯穿着/真善美 0 的主题,对这些作品的大量译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主流指导思想,也说明建国初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做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体系的迫切性。这对于整个社会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的形成无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表明,文学艺术形象要高于社会现实,使人物经典化,因小见大,起到影响社会风气和潮流导向的无形达意之功效。莎翁一生,经典之作比比皆是,/他的 37种剧作,继承了人民戏剧的传统,以现实主义和对于人类高度同情心,创造了许多不朽的人物典型0。(5莎士比亚戏剧集6 的简介,5译文6 1954年 5月号封底)4.赞助人对译介的影响赞助人通常包括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地位 3个基本要素,它们通常以不同的形式组合并互相作用。意识形态方面,赞助人对文本形式及内容的选择和发展进行约束;经济方面,赞助人给作者或改写者一定的津贴或职位,为他们解决生活问题,使之得以生存;地位方面,作品只有被赞助人所接受,才有可能融合到某个支持的读者群及其生活方式中去,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勒弗菲尔曾经指出:/赞助人时刻在操控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0(Lefe-vere,2004b:15-16)赞助人主要控制作品的意识形态倾向和出版,把持和限制着译者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此外,对于翻译活动的走向、翻译文学的兴衰、译者的地位来说,赞助人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廖蓓辉,2008:136)从 5译文 6 和 5世界文学6 的刊行来看,对苏联文学的译介演变过程充分说明了当时中央政府作为赞助人对于文学翻译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1951年 11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翻译工作会议 0,会议通过了 5关于公私合营出版翻译书籍的规定草案 6 和 5关于机关团体编译机构翻译工作的草案 6 两个文件。国家对民营出版机构进行了整顿,后又对其进行公私合营改造,合并了一些出版机构,同时通过对翻译出版机构进行调整,文学翻译的赞助系统统一到国家手中,并且完全体制化。从此,文学翻译不再是/私人的事0,赞助人自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成为选择文学翻译作品的主要标准。在建国后 17年间5译文6 的发行过程中,该刊分类译介英美作家作品的文化策略充分体现了赞助人因素对于文学译介工作的非凡影响力。在英美文学中,那些贴近赞助人意识形态、具有批判性的作品,往往成为优先翻译出版的对象,如狄更斯、哈代、萧伯纳、高尔斯#95#第 4期刘 彬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华绥、德莱塞、马克#吐温、杰克#伦敦(J1Lon-don)、欧#亨利、斯坦贝克(J1Steinbeck)等的作品。狄更斯和马克#吐温是 17年间中国翻译界重点关注的两位 19世纪英美作家。从翻译的数量上来看,英国作家中狄更斯受到的关注仅次于莎士比亚。从 1950年到 1963年,狄更斯作品中译本有 16种,而马克#吐温的译本则高达 30种,在/十七年 0 翻译的美国作家中排在第一位。(王建开,1982:73)其中,翻译的马克#吐温作品题材较为广泛:短篇小说5竞选州长 6 和 5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6(5译文6 1954年 8月号,张友松译),长篇小说 5一百万磅的钞票 6(5译文6 1954年 8月号,张友松译),散文 5给坐在黑暗中的人6(5世界文学 6 1959年 8月号,叶维译)等。对于译介马克#吐温作品的原因,周珏良在 5论马克#吐温的创作及其思想6 一文中曾谈道:/马克#吐温就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资产阶级进步作家。他在自己的文学作品、政论、演讲以及言论里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0(5世界文学6 1960年 4月号)同样,苏联文学评论家奥尔洛娃(P1Orlova)在 5马克#吐温论 6 中分析道:/吐温是 19世纪美国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他揭露了资产阶级丑恶的一面,拆穿了所谓美国民主的假面具,发展了过去美国文学中优秀的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传统。0(5译 文 61954 年8 月 号,张 由 今 译)包 布 洛 娃(T1Bobulova)在 5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华侨工人的形象 6 一文中认为:/马克#吐温)人道的和正义的,富有热情的人)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对描写和反映中国人在美国的多灾多难的生活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0(5世界文学6 1961年 4月号,鲍群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赞助人不同的权力话语因素影响着文学翻译的不同选择。建国初期,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是并存的两大任务,因此,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5卓娅和舒拉的故事6、5青年近卫军6 等苏联文学作品得到了大量译介和广泛传播,从而鼓舞了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奔赴各自的战斗岗位。接下来,随着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爆发,反对领土分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保卫国家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作品在这一时期深受读者欢迎,如雪莱的5伊斯兰的起义6 和 5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6、海涅的 5现代诗集6、萧伯纳的 5魔鬼的门徒6 以及拜伦的 5哀希腊6。再后来,亚非拉国家反殖民主义运动高涨,同时,我国也在文艺指导思想方面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0 的/双百方针 0。在这一时期,翻译被看作是加强与兄弟国家联系的感情纽带和巩固革命胜利果实的平台,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同各人民民主国家之间的国际交往,积极支援亚非拉国家反殖民运动,逐步确立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正因如此,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诗集 5飞鸟集 6、5新月集6、5泰戈尔剧作集6 等重要作品以及 197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的诗集 5让那伐木者醒来 6 和 5英雄事业的赞歌6 等作品均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集中译介,深受我国读者欢迎。5.十七年文学翻译的成就在前文,我们集中以 5译文6 为重点,从一个窗口观察到在意识形态以及权力话语影响下文学翻译译介演变过程的微缩景观。下面,我们将借用数据客观地陈述建国 17年文学翻译译介的成绩。/自 1949年 10月至 1958年 12月止共 9年多的时间内,我们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艺术作品共 5856种。但解放前 30年间的全部翻译著作(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据比较可靠的统计共计 6650种;其中文学艺术所占的比重大约为三分之一,足见解放后的文艺方面的译本几乎是解放前 30年的两倍半。而如果从印数来说,解放前文艺翻译书籍每种一般只有一二千册,多者也不过三五千册,而解放后上述 9年多时间内这方面书籍的总印数为 110 132000册,平均每种为 2万多册。0(卞之琳等,1959:41)1951)1952年是 20世纪 50年代英美文学翻译作品出现最少的两年:英国文学被译介的作品 1951年为 6种,1952年为 3种;美国文学被译介的作品1951年为 8种,1952年为 9种。中西政治文化对峙的结果导致西方文学翻译的极度萎缩,作为西方文学主要代表的英美文学在中国遭遇了翻译的寒冬。就/十七年 0 翻译的英美文学作品单行本而言,5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文学著作目录和提要 6(中国版 本图书馆,1986:63)与孙致礼的 5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6(1996:45)提供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出入,前者的数据是英国文学 234种,美国文学 209种,后者的数据是英国文学 244种,美国文学 215种。据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的不完全统计,17年间翻译欧美古典文学最多的年份是 1955)1959年。对主要西方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古典文学的翻译,1949)1954年总数仅为 265种,而 1955)1959年猛增至475种,1960)1966年则跌为 103种;翻译俄国文#96#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 学最多的年份则是 1953)1955年,计 120种,而1956)1959年翻译数减至 97种,反而少于英、法两国,英国为 151种、法国为 124种。(1980:27)这组数据反映出建国 17年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与同在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及与敌对阵营中的英美等国之间文学翻译译介的流变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建国初期由中央政府不断调整文化策略而带来的一连串相应的数据变化。6.结语上述对建国 17年文学翻译译介发展过程的介绍和分析显示,这一过程经历了从接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化诗学观,大量译介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英美古典和经典作品,到提出/结合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 0 的诗学观、摆脱苏联模式、争取文化上独立的演变。在不同阶段,对于文学翻译的政策以及对于外国文学译本的选择倾向是不同的,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主导力量。当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由于多种原因,这段文学翻译译介史也许鲜有人喝彩,但其对于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所起到的作用却不可估量。对于这段历史,只有深入到当时具体的话语环境中做具体的实证分析,才能做出客观的评判。参考文献:1 卞之琳,叶水夫,袁可嘉,陈桑.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 J.文学评论,1959,(6):41-43.2 丁帆,王世沉.十七年文学:/人0 和/自我0 的失落 J.唯实,1999,(1):58-64.3 方长安.论外国文学译介在十七年语境中的嬗变 J.文学评论,2002,(6):78-84.4 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M.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古典文学著作目录 M.北京:中华书局,1980.6 廖蓓辉.从林译小说看赞助人对译介活动的操控 J.云梦学刊,2008,(9):135-138.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马克 思,恩 格斯.马克思 恩格斯论 艺术(第 1卷)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9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梁宗岱,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0 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11 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12 查明建.文化操控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 J.中国比较文学,2004,(2):86-102.13 中国版本图书馆.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文学著作目录和提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14 周忠厚.现实主义和生活本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 J.新华文摘,1980,(12):145-157.15 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16 Lefevere,A.Translation/H istory/Culture 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a.17 Lefevere,A.Translation,Re wrighting and theM 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b.18 M eschonnic,H.Pour la Po tique:Epist mologie delp criture,po tiquede la traduction M.Paris:Galli mard,1973.19 M eschonnic,H.Critique du Rythme M.Lagrasse:Verdier,1982.20 M eschonnic,H.Les Etats de la Po tique M.Paris:PUF,1985.21 M eschonnic,H.Po tique du Traduire M.Lagrasse:Verdier,1999.22 Steiner,G.After Babel 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75.(责任编辑 陈 勇)#97#第 4期刘 彬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