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药师需强化记忆点.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614981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师需强化记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药师需强化记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76.运输内源性三酰甘油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 A.VLDL B.CM C.HDL D.IDL E.LDL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点是脂蛋白的功能和组成。体内运输内源性三酰甘油的脂蛋白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或前β-脂蛋白,其甘油含量达60%,仅次于乳糜微粒。外源性则是CM(乳糜微粒) 577.造成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 A.血栓阻塞静脉 B.肿瘤压迫静脉 C.瘢痕压迫静脉 D.右心衰竭 E.左心衰竭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右心衰竭。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压增高。血栓阻塞静脉腔、肿瘤或瘢痕压迫静脉引起局部静脉压增高。 糖浆剂为真溶液型液体制剂 氨苯蝶啶属于保钾利尿药 申报新制剂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处方、制备工艺、辅料等,稳定性试验,溶出度或释放度试验,生物利用度。 适宜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的磺酰脲类降糖药物是瑞格列奈 含有黄嘌呤结构的药物具有紫脲酸铵的特征反应的是咖啡因 可与硫酸反应显黄色微带橙色,加水稀释后,颜色消失溶液澄清的药物是 醋酸可的松 苦杏仁酶专属性虽然不高,但是能使一般β-glu苷键水解 丙胺类代表药是马来酸氯苯那敏,氨基醚类代表药是苯海拉明,乙二胺类代表药是曲吡那敏,哌嗪类代表药是西替利嗪,三环类代表药赛庚啶、酮替芬等。 伴心率加快的支气管哮喘宜选 沙丁胺醇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生产有试行标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在试行期满前3个月提出转正申请。 用碘量法测定青霉素含量时,为消除样品中预先存在的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酸及其他耗碘杂质的影响,应以未经水解的样品溶液作空白试验进行校正。 硫酸奎宁片的含量时,先进行碱化处理,生成奎宁游离碱,用有机溶剂提取后,再用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此时1摩尔的硫酸奎宁消耗4摩尔的高氯酸,故1摩尔硫酸奎宁与4摩尔高氯酸相当。 利福平及其代谢产物呈橘红色,加之体内分布广,故其代谢产物可使尿、粪、唾液、痰、泪液和汗均呈橘红色。 变构酶可与特定的小分子化合物以非共价形式结合而调节酶的活性。变构酶分子中分别存在着变构部位和活性中心区域,变构酶的变构效应作用曲线呈S形 毒扁豆碱是"治疗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重要药物。 糖异生的原料有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乙酰辅酶A在体内不能生糖类。 山莨菪碱可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平滑肌痉挛和抑制心脏作用,但其对血管痉挛的解痉作用的选择性相对较高,可改善微循环,可代替阿托品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延长心肌细胞APD和ERP,减慢传导。临床上应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对房扑、房颤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好 695.三羧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中有4次脱氢反应,2次脱羧反应 B.过程中生成1分子GTP C.为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 D.可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E.1mol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共产生36或38mol ATP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本题要点是三羧酸循环。1mol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共产生12mol ATP。 福尔可定属于麻醉药品。普尼拉明属于钙拮抗剂类抗心绞痛药 703.心迷走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时节后纤维释放ACh B.释放的递质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 C.受体激活后使心率减慢 D.释放的递质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结合 E.受体激活后使心肌传导速度减慢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点是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释放递质乙酰胆碱(ACh),与心肌细胞上的M受体结合,导致心肌兴奋性降低,心率减慢,心肌传导速度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 薄荷醇属于单萜类,由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 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注射液不能和磷酸盐类药物、硫酸锌及多羟基药物(如葡萄糖、山梨醇、二乙醇胺等)配伍使用。因为配伍使用可以发生分子内成环反应,生成2,5-吡嗪二酮化合物,而失去抗菌活性。 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双分子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 709.将氟尿嘧啶制成卡莫氟的目的是 A.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B.增加药物对特定部位作用的选择性 C.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 D.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E.改善药物的吸收性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考查卡莫氟的作用特点。将氟尿嘧啶制成卡莫氟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其对肿瘤作用的选择性,利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酶活性的差异(肿瘤组织中尿嘧啶核苷酶有较高的活性),使去氧氟尿苷水解成氟尿嘧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故选B答案。 714.患者男性,55岁。有频发室性早搏,心电图发现在多个导联有QT间期延长,若该病人采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下述药物最好选用 A.美西律 B.奎尼丁 C.胺碘酮 D.普鲁卡因胺 E.普罗帕酮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美西律电生理作用与利多卡因相似。对激活和失活状态的钠通道都有阻滞作用,当通道恢复至静息态时,阻滞作用迅速解除,对除极化组织(如缺血区)作用强。心房肌细胞APD短,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的时间短,利多卡因的阻滞作用也弱,因此对房性心律失常疗效差。利多卡因抑制参与动作电位复极2相的少量钠内流,缩短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的APD,使静息期延长。利多卡因能减小动作电位4相除极斜率,提高兴奋阈值,降低自律性。本药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口服后3h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维持8h,生物利用度为90%,t约12h,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对心肌梗死后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故选A。 以"胃泌素受体阻断剂类抑酸剂"而实施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药物是丙谷胺。 β受体兴奋可产生血管、支气管扩张,心脏兴奋,肾素分泌增加等效应,对瞳孔无明显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时,因过度通气有大量水分经呼吸丢失,可产生高渗性脱水。 维生素C注射液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100℃流通蒸汽15min 儿童因病毒或感染引起的发热、头痛需要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应作为首选 对乙酰氨基酚 "吡咯类抗真菌药"中,肝毒性最大的是酮康唑。 压片力过大,黏合剂过量,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多可能造成 崩解迟缓 红霉素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和抑制mRNA的移位,从而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氯霉素作用机制是与核蛋白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而阻止肽链延伸,使蛋白质合成受阻;四环素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酶,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是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选择性地与核糖体30s亚基上的靶蛋白结合,造成A位歪曲,从而使mRNA的密码错译,导致异常的无功能的蛋白质合成,阻止终止因子与核糖体A位结合,使已合成的肽链不能释放并阻止核糖体70S亚基的解离,造成菌体内的核糖体耗竭;多黏菌素作用机制是能与革兰阴性菌细胞膜的磷脂中带阴电荷的磷酸根结合,使细菌细胞膜面积扩大,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磷酸盐、核苷酸等成分外漏,导致细菌死亡。 三氯化铝是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显色剂,生成的络合物多为黄色 商品名过于泛滥导致"一药多名",影响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753.启动外源性凝血的物质是 A.因子Ⅲ B.因子Ⅶ C.血小板3因子 D.Ca E.凝血酶原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点是凝血基本过程。凝血的基本过程可分为:①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②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其中因子Ⅹ的激活可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内源性凝血的始动因子是胶原纤维等激活因子Ⅶ,外源性凝血始动因子是组织损伤产生的因子Ⅲ。 756.真核细胞m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5'-端有帽子结构,3'-端有聚A尾巴 B.生物体内各种mRNA的长短差别很大 C.含量占总RNA的80% D.聚A尾巴是由多聚腺苷酸酶催化生成 E.mRNA分子中包含指导蛋白质多肽合成的信息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点是mRNA的结构。在真核生物中,最初转录生成的RNA是hnRNA,后经过剪接、5'末端加GPPP帽子和3'末端加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成为成熟的mRNA。含量约占总RNA的3%。 阿司匹林不同的剂量有不同的临床应用。小剂量抗血栓形成,预防血栓形成性疾病;中剂量用于解热、缓解疼痛;大剂量用于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 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一些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经皮吸收促进剂。常用的经皮促进剂有:二甲基亚砜及其同系物、氮酮类化合物、有机酸、脂肪醇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他经皮促进剂如柠烯、薄荷脑、樟脑、尿素、挥发油和氨基酸等。 789.下列有关奎尼丁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直接阻滞钠通道 B.降低浦肯野纤维自律性 C.治疗量可降低正常窦房结的自律性 D.可降低心房、心室、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 E.可延长心房、心室、浦肯野纤维的ERP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奎尼丁为Ⅰ类抗心律失常药,适度阻滞钠通道。治疗浓度奎尼丁能降低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对正常窦房结则影响微弱。在自主神经完整无损的条件下,通过间接作用可使窦率增加。奎尼丁能降低心房、心室、浦肯野纤维等的0相上升最大速率和膜反应性,因而减慢传导速度。这种作用可使病理情况下的单向传导阻滞变为双向阻滞,从而取消折返。奎尼丁延长心房、心室、浦肯野纤维的ERP和APD,ERP的延长更为明显,因而可以取消折返。故选C。 肼屈嗪属于周围血管扩张剂类降压药 阈下刺激引起细胞膜的电位变化称为 局部电位 肾内分泌肾素的部位是肾脏近球细胞。当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肾血管灌流压下降时,可刺激入球小动脉壁的牵张感受器,从而使这些近球细胞的肾素分泌增加;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流经致密斑的钠量减少时,也可以兴奋近球细胞分泌肾素。 "治疗卡马西平中毒"无特效药,关键措施是应用利尿剂促进排泄。 810.下列关于利多卡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是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 B.降低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 C.对传导速度的作用受药物浓度及体液电解质状态的影响 D.延长有效不应期 E.常用静脉给药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利多卡因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是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但仅对希-浦系统发生影响,对其他部位心组织及自主神经并无作用。因首关效应明显,常静脉给药。治疗浓度能降低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对窦房结没有影响。利多卡因对传导速度的影响比较复杂。治疗浓度对希-浦系统的传导速度没有影响,但在细胞外K浓度较高时则减慢传导。血液趋于酸性时将增强其减慢传导的作用。对血K降低或部分(牵张)除极者,则因促K外流使浦肯野纤维超极化而加速传导速度。大量高浓度的利多卡因则明显抑制0相上升速率而减慢传导。利多卡因缩短浦肯野纤维及心室肌的APD、ERP,且缩短APD更为显著,故为相对延长ERP。故选D。 早产儿体内脂肪含量低,仅占体重的1%~3% 823.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 A.分为上升期、下降期、复极期、超极化期和极化期 B.各期均存在缓慢自动去极化 C.与外向电流(I)逐渐增强和内向电流(I)逐渐减弱有关 D.I通道在复极到-100mV时开始激活,至-60mV时完全激活开放 E.I的产生和发展是自动去极化和产生动作电位的根本原因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本题要点是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产生机制。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分为0期、1期、2期、3期和4期;4期存在缓慢自动去极化,它与外向电流(I)逐渐减弱和内向电流(I)逐渐增强有关;I通道在复极到-60mV时开始激活,至-100mV时完全激活开放;I的产生和发展是形成4期自动去极化的根本原因,当去极化达阈电位时便会引发新的动作电位。 《药品管理法》规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概念是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830.下列作为膜剂成膜材料不适合的是 A.聚乙烯醇 B.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 C.交联聚维酮 D.聚维酮 E.羟丙基纤维素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和聚维酮等。故本题答案应选择C。 适合于解除长期发热以及癌性发热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是吲哚美辛。 钾通道开放药有米诺地尔(minoxidil)、吡那地尔(pinacidil)、尼可地尔(nicorandil)等。 除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外,红霉素的适应证是用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 烟酸肌醇是烟酸类调节血脂药,基于"影响脂质合成与代谢,降低三酰甘油" 847.维拉帕米不能用于治疗 A.心绞痛 B.严重心衰 C.高血压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心房纤颤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因维拉帕米能选择性抑制窦房结、房室结自律性和抑制房室传导,故应避免β受体阻断药使用。心力衰竭,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者禁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抑制DNA螺旋酶 链霉素的结构为一分子链霉胍和一分子链霉双糖胺结合而成的碱性苷,其中链霉双糖胺是由链霉糖和N-甲基L-葡萄糖胺所组成。在碱性溶液中,链霉素分子中的链霉糖经分子重排,消除N-甲基L-葡萄糖胺及链霉胍,生成麦芽酚,麦芽酚可与高铁离子在微酸性溶液中形成紫红色配位化合物 钙敏化剂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如伊索马唑) 阿司匹林抑制外周PG的合成而发挥镇痛作用,不属于中枢神经作用 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中,苯巴比妥属于长效类,戊巴比妥与异戊巴比妥属于中效类,司可巴比妥属于短效类,硫喷妥钠属于超短效类。 应用华法林实施抗凝治疗的主要注意事项是"在肝素出现抗凝作用后"使用 苯甲酸钠在中性水溶液中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赭色沉淀。 883.为了增加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活性进行结构改造,与其方法不符的是 A.引入双键 B.引入卤素 C.引入羟基 D.引入甲基 E.引入乙炔基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考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结构改造方法。引入乙炔基为性激素类药物的改造方法,故正确答案为E。 "输注乳糖酸红霉素注射用灭菌粉末"时,应先以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再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 为保证医院制剂的质量,医疗机构应建立留样观察制度,留样时间为本批号用完后一个月。 维生素D在体内代谢为25-羟基维生素D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而起效 部分激动剂与受体具有一定亲和力,内在活性弱,低剂量单用时产生激动效应,高剂量时可拮抗激动剂的作用。 米安色林属于四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 哌啶醇属于抗精神病,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 聚维酮的纯溶液或水溶液可作为片剂的黏合剂使用 阿莫西林结构中因6位氨基上引入的极性基团与吸电子基团,增加了对阴性菌的亲和力,提高了对酸的稳定性,因此具有广谱和耐酸可口服的特点 "妊娠毒性D级的降血压药"包括硝普钠、二氮嗪、西拉普利等 965.栓剂制备中,模型栓孔内涂液状石蜡为润滑剂适用的基质是 A.聚乙二醇类 B.半合成棕榈油酯 C.可可豆脂 D.半合成山苍子油酯 E.硬脂酸丙二醇酯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栓剂制备中模型栓孔内涂润滑剂的种类。模孔内涂润滑剂有两类:脂肪性基质的栓剂,常用软肥皂、甘油各一份与95%乙醇五份混合所得;水溶性或亲水性基质的栓剂,则用油性润滑剂,如液状石蜡、植物油等。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 基于"抑制脂质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释放"显效的烟酸类调脂药是阿昔莫司 东莨菪碱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小剂量镇静,大剂量催眠,剂量更大甚至引起意识消失,进入浅麻醉状态 硫喷妥在体内发生脱硫代谢,生成异戊巴比妥 苯妥英钠中毒时的血质量浓度范围是>30μg/ml。 995.生理性抗凝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 B.蛋白酶C由肝脏产生,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与 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一种脂蛋白 D.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主要由肝脏产生 E.肝素能与蛋白酶C形成复合物抗凝作用增强2000倍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点是生理性抗凝物质。生理性抗凝物质包括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主要是抗凝血酶Ⅲ)、蛋白酶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血酶Ⅲ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能与凝血酶和凝血因子FⅨa、FⅩa、FⅪa、FⅫ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而发挥抗凝作用,与肝素结合后其抗凝作用可增强2000倍。蛋白酶C由肝脏产生,其合成过程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合成后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活化后可水解灭活凝血因子FⅤa和FⅧa,抑制因子FⅩa和凝血酶原的激活,并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997.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 A.阻滞K外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B.阻碍Ca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C.促进Cl内流,使神经细胞膜超极化 D.阻碍Na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E.阻滞乙酰胆碱的释放,影响冲动的传递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核局麻药的作用机制。局麻药从膜内侧阻滞Na通道,抑制了动作电位的发生和传导,从而发挥局部麻醉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 AG增高反映体内发生 正常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 属于妊娠危险性A级、可酌情用于妊娠或将妊娠者的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氯化钾。属于妊娠危险性Ⅹ级、禁用于妊娠或将妊娠者的药物有阿维A、异维A酸、艾司唑仑、利巴韦林、甲氨蝶呤等。 控制症状的抗疟药物有氯喹、奎宁和青蒿素,伯氨喹为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乙胺嘧啶为主要用于预防的抗疟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蜂窝织炎等首选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则首选克林霉素。 氨甲苯酸抑制纤溶酶原激活酶,使纤溶酶原无法转变成纤溶酶,表现出抗纤溶作用。链激酶和纤溶酶原形成复合物,才具有活性,将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表现出纤溶作用。 (1100-1101题共用备选答案) A.四氢叶酸 B.尿素 C.α-酮戊二酸 D.丙氨酸 E.氨基甲酰磷酸 1100.氨的转运 1101.一碳单位 正确答案:1100.D;1101.A 解题思路:本题要点是氨的代谢。血液中氨主要以无毒的丙氨酸及谷氨酰胺两种形式运输。肌肉中的氨通过丙氨酸-葡萄糖循环以丙氨酸的形式运输到肝脏;脑及肌肉等组织也能以谷氨酰胺的形式向肝脏运输氨。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 (1118-1120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B.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C.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D.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E.处三万元以上罚款 1118.没有及时按要求上报有关麻黄碱生产经营统计数据者 1119.麻黄碱生产经营企业名称变更没有上报备案的 1120.擅自扩大麻黄碱生产能力的 正确答案:1118.A;1119.A;1120.C 解题思路:《麻黄素管理办法》规定,没有及时按要求上报有关麻黄素生产经营统计数据者和麻黄素生产经营企业名称变更没有上报备案的均由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1千元以下罚款;擅自扩大麻黄素生产能力的,则应由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1127-1128题共用备选答案) A.抗菌作用 B.强心作用 C.治疗疟疾作用 D.抗癌作用 E.雌激素样作用 1127.去乙酰毛花苷C具有 1128.大豆素和大豆苷具有 正确答案:1127.B;1128.E 解题思路:去乙酰毛花苷C又叫西地兰,具有强心作用,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强心苷类,89的答案是B;大豆素和大豆苷具有雌激素样作用,90的答案是E。 抗菌药物的基本作用机制有: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抑制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抑制核酸代谢(利福平、喹诺酮类)、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甲氧苄啶)。 (1210-1211题共用备选答案) A.PO下降 B.PCO升高 C.PO下降,PCO升高 D.PO正常,PCO升高 E.PO下降,PCO正常 1210.通气障碍的血气变化是 1211.换气障碍的血气变化是 正确答案:1210.C;1211.A 解题思路:通气障碍的血气变化是PO下降,PCO升高。换气障碍时,因CO弥散力远大于O,故血气变化是PO下降。 (1240-1243题共用备选答案) (注射剂配伍变化现象) A.沉淀 B.变色 C.效价下降 D.盐析作用而出现沉淀 E.变色、溶液变黏稠,甚至形成沉淀 1240.头孢噻啶储备液,放置期间发生 1241.两性霉素B注射剂与氯化钠注射液合用 1242.异烟肼或维生素C与氨茶碱、多巴胺与苯妥英钠等合用 1243.氯霉素注射液(含乙醇、甘油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 正确答案:1240.E;1241.D;1242.B;1243.A 解题思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典型例证:头孢噻啶储备液,放置期间发生变色、溶液变黏稠,甚至形成沉淀。两性霉素B注射剂与氯化钠注射液合用出现沉淀的机制是盐析作用。异烟肼或维生素C与氨茶碱、多巴胺与苯妥英钠等合用可能变色。氯霉素注射液(含乙醇、甘油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可能形成沉淀。 (1337-1338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D.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1337.休克早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1338.休克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1337.B;1338.A 解题思路:休克早期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加上一些其他缩血管活性物质作用,小动、静脉,微动、静脉以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均处于明显收缩状态,造成组织少灌少流,严重缺血缺氧,其中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作用较微静脉更敏感,故收缩也更强烈,因此灌少于流。休克期时,微循环因持续收缩而处于愈来愈严重的缺血、缺氧状态,造成乳酸性酸中毒及大量局管活性物质的堆积。此时,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酸中毒耐受性差,对儿茶酚胺缩血管反应降低,且对局部扩血管物质较敏感而开始松弛;与此相反,微静脉、小静脉对酸性环境及局部扩血管物质耐受性较强,在血液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作用下仍继续收缩。近年认为微静脉内白细胞聚集也起机械阻塞作用,于是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处于多灌少流、灌多于流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