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4年揭阳市高三一模理综试卷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Mg 24 Cu 64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烷和乙烯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D.酯类和糖类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Al3+、Na+、HCO3-、SO42- B.H+、Fe2+、ClO-、Cl-
C.Na+、Ag+、Cl-、SO42- D.K+、Ba2+、NO3-、Cl-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gNH3含有4NA个电子
B.0.1mol铁和0.1mol铜分别与0.1 mol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分子数为NA 个
D.1L 0.1 mol·L-1Na2CO3 溶液中含有 0.1NA个CO32-
10.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氯气具有强还原性
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B
SiO2导电能力强
可用于制造通讯光缆
C
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钝化
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
D
Na2S还原性强
用于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11.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和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B.单核阴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W)>r(Y)>r(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 <Y<Z<W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1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B.用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的铜膜C.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金属被腐蚀 D.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
22.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使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
萃取分液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c(CH3COOH)=2c(Na+)
C.常温下,向NH4Cl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溶液的pH=7,此时溶液中c(NH4+)>c(C1-)
D.0.1mol·L-1NaHCO3溶液:c(Na+)>c(HCO3-)>c(OH-)>c(H+)
30.(16分)在250℃时,吲哚与乙醇酸在碱的存在下反应,可以得到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
由邻硝基甲苯1和草酸二乙酯2反应最终可合成吲哚5(Et表示CH3CH2—):
乙醇酸的合成:
(1)物质4的分子式是 ,吲哚乙酸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邻硝基甲苯与草酸二乙酯反应除生成物质3外,还有另外一种有机物是 ,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3)生成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请写出乳酸与吲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用写反应条件):
;
(5)邻硝基甲苯苯环上含有氨基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
31.(16分)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 (l)+ H2O (l)+ CO2 (g)(NH4)2CO3 (aq) △H1
反应Ⅱ:NH3 (l)+ H2O (l)+ CO2 (g)NH4HCO3 (aq) △H2
反应III:(NH4)2CO3 (aq) + H2O (l)+ CO2 (g)2NH4HCO3 (aq) △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1与△H2、△H3之间的关系是:△H3=___ __ 。
(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气体效率的影响,在温度为T1 、T2、T3、T4、T5的条件下,将等体积等浓度的(NH4)2CO3溶液分别置于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并充入等量的CO2气体,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得趋势图(下图1)。则:
①△H3______0 (填“>”、“=”或“<”)。
②温度高于T3,不利于CO2的捕获,原因是 。
③反应III在温度为K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下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K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趋势曲线。pH
pH
(3)利用反应III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写出1个) 。
(4)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 。
A.NH4Cl B.Na2CO3 C.HOCH2CH2OH D.HOCH2CH2NH2
32.(16 分)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 Fe3+、Fe2+ 和Mn2+等离子。以卤块为原料可制得轻质氧化镁,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Fe2+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所以常将它氧化为Fe3+,生成Fe(OH)3沉淀除
去。若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请根据表1表2提供的资料,填写空白:
表1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表2 化学试剂价格表
试剂
价格(元/吨)
漂液(含NaClO,25.2%)
450
双氧水(含H2O2 ,30%)
2400
烧碱(含98% NaOH)
2100
纯碱(含99.5% Na2CO3)
600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7
3.7
Fe(OH)2
7.6
9.6
Mn(OH)2
8.3
9.8
Mg(OH)2
9.6
11.1
(1)在步骤②中加入漂液而不是双氧水其原因是 。
写出加入NaCl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在步骤③中控制pH=9.8,其目的是 。
(3)沉淀物A的成分为 ,试剂Z应该是 。
(4)在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步骤⑥,则沉淀物必需在 (填仪器名称)中灼烧。
33.(16分)
Ⅰ.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并收集ClO2。
(1)A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除酒精灯、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2)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已知在温度低于38℃时NaClO2饱和溶液中
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根据上右图所示的
NaClO2的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 蒸发结晶;② ;③ 洗涤;④ 干燥。
(3)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浓度,进行了下列实验:① 准确量取ClO2溶液V1mL加入到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调节试样的pH≤2.0。② 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 加入淀粉指示剂,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则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 mol/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已知2 Na2S2O3+I2= Na2S4O6+2NaI)
Ⅱ.将由Na+、Ba2+、Cu2+、SO42-、Cl- 组合形成的三种强电解质溶液,分别装入下图装置
中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进行电解,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右上图(忽略因气体溶解带来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电极f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若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烧杯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8g,要使丙烧杯中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进行的操作是 。
揭阳市一模化学答案
7、B 8、D 9、B 10、C 11、D 12、A 22、AD 23 、BD
30.(16分)(1)C9H7NO2 (2分) 羧基(2分)
(2)CH3CH2OH(或乙醇)(2分) 取代反应(2分)
(3)ClCH2COOH+2NaOH HOCH2COONa+NaCl+H2O (3分)
(4)(3分)
(5) (或间、对位) (2分)
31.(16分)(1)2△H2—△H1 (3分)
(2)① < (3分)
② T3时,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温度高于T3,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3分)
③(3分)如右图
(3)降低温度(或增加CO2浓度或压强) (2分)
(4)BD (2分,选对1个得1分,错选1个得0分)
32.(16分)(1)漂液比H2O2的价格低得多。 (2分)
2Fe2+ + ClO-+ 2H+ = 2Fe3+ + Cl-+ H2O (3分)
(2)使Fe3+、 Mn2+等杂质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便过滤除去。(2分)
(3) Fe(OH)3 、 Mn(OH)2 、 Mg(OH)2
(2分,写3个且全对得2分,只写其中2个且写对得1分,其他情况都得0分)
纯碱 (2分)
(4)MgCO3 +H 2O Mg(OH)2↓+ CO2↑ (3分,产物写成碱式碳酸镁也算正确)
(5) 坩埚 (2分)
33.(16分)
I. (1) 烧杯 (2分) (2) 趁热过滤 (2 分)
(3)2ClO2 + 8H+ + 10I-=== 2 Cl- + 5I2 + 4H2O (3 分) (2 分)
Ⅱ.(1)2CuSO4 + 2H2O 2Cu + O2↑ + 2H2SO4(2分)
(2)4OH--4e-=2H2O + O2↑(2分)
(3)向丙烧杯中加入2.25g水(3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