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61.南京大学李教授要去西安参加学术会议,请他的助手小张了解一下会议交通线路情况,会场周围宾馆的预定,小张恰当的做法是:( B )
A. 小张请他在西安的同学介绍相关的情况 B. 小张通过因特网上网了解相关情况
C. 小张通过电话联系西安相关部门了解情况 D. 小张在南京购买相关地图和图书资料了解情况
62.在搜孤搜索引擎中,先单击“科学技术”类别名,后选择“科学普及”类别,再单击“中国公众科技网”,这种搜索方式属于( C )。
A. 全文搜索 B. 元搜索
C. 目录搜索 D. 特色信息检索
63.某学校校园网网络中心到1号教学楼网络节点的距离大约700米,用于连接它们间的恰当传输介质是:( C )
A. 五类双绞线 B. 微波
C. 光缆 D. 同轴电缆
64.在网吧或者在公共场所上网,登录自己的邮箱查看邮件,下列哪些行为是恰当的。(B)
①选择让电脑记住自己的登录密码和帐号。
②必须从邮箱下载浏览的文件,在查看后,从电脑中彻底删除。
③使用完邮箱后,选择从邮箱安全退出。
④查看邮件中途有事离开,不需要从邮箱退出。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65.在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如果单击浏览器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将该窗口缩小至任务栏上,这时网页的下载过程将( B )。
A. 中断 B. 继续
C. 暂停 D. 速度明显减慢
66.上海交大的“饮水思源”是大学生喜欢的一个站点,他们可以在站点上发帖子.发邮件进行交流和讨论。“饮水思源”网站是因特网的( B )功能的体现。
A. CAI B. BBS
C. FTP D. E-MAIL
67.在以下网络应用中,要求带宽最低的应用是( C )。
A. 网上视频聊天 B. 数字电视
C. 收发邮件 D. 可视电话
68.如果sam.exe文件存储在一个名为的ftp服务器上,那么下载该文件使用的URL为(C )。
A. mns:// B. rtsp://
C. ftp:// D.
69.不属于因特网服务类型的是( D )。
A. FTP B. TELNET
C. WWW D. TCP/IP
70.当你在网上下载软件时,你享受的网络服务类型是( D )。
A. 信息浏览 B. 远程登陆
C. 即时短信 D. 文件传输
71.某中学要建立一个教学用计算机房,机房中所有计算机组成一个局域网,并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该机房中计算机的IP地址可能是(A )。
A. 192.168.126.26 B. 172.28.84.12
C. 10.120.128.32 D. 225.220.112.1
72.在浏览器窗口中分别输入和“159.226.1.19”,结果发现访问的是同一个网站,此工作是由( B )服务器完成的。
A. WEB服务器 B. DNS服务器
C. FTP服务器 D. 代理服务器
73.某同学用浏览器上网,输入正确的网址却无法打开网页,但是直接输入网站的IP地址可以打开,可能的原因是:( B )
A. 网卡故障 B. DNS服务器故障
C. 本地计算机DNS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错误 D. 浏览器故障
74.域名系统它是因特网的命名方案,下列四项中表示域名的是( C )。
A. zj B. hk@
C. D. 202.96.68.123
75.某中学校园网内计算机经常受到来自外网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为保障学校本地局域网的安全,学校决定添置硬件防火墙。防火墙合适的放置位置是(B )。
A. 学校域名服务器上 B. 学校局域网与外网连接处
C. 教学区与图书馆服务器之间 D. ftp服务器上
76.要组建一个有20台计算机联网的电子阅览室,联结这些计算机的恰当方法是:(A)
A. 用双绞线通过交换机连接 B. 用双绞线直接将这些机器两两相连
C. 用光纤通过交换机相连 D. 用光纤直接将这些机器两两相连
77.某单位共有24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约放置3台计算机,那么在进行网络规划时,最好应考虑的IP地址是( A )。
A. C类地址 B. B类地址
C. D类地址 D. A类地址
78.某单位没有足够的IP地址供每台计算机分配,比较合理的分配方法是( B )。
A.给所有的需要IP地址的设备动态分配IP地址。
B.给一些重要设备静态分配,其余一般设备动态分配。
C.通过限制上网设备数量,保证全部静态分配。
D.申请足够多的IP地址,保证静态分配。
79.IP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交换技术是( D )
A.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
C.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
D.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
80.网络协议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能够快速上传.下载图片.文字或其他资料的是(A )
A.FTP协议 B.POP3协议
C.TCP/IP协议 D.HTTP协议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