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三).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07572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三)命题 九年级语文组 审核 九年级语文组 审批 姓名人琴俱亡【复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重点虚、实词的意思。2.能翻译重点的句子。3. 理解课文内容。【原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

2、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一、解释下列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何以都不闻消息( )( ) 语时了不悲( )( )便索舆来奔丧( )子敬素好琴( ) 便径入坐灵床上( )弦既不调( )( )掷地云( )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 )( )( )二、翻译下列句子。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_2.语时了不悲_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_三、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

3、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答:“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2.文中开始写子敬亡后,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两人都患了重病。子猷听不到子敬的病况,心里非常难过,“了不悲” “都不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悲痛之情喷薄而出, 因此“恸绝良久”。所以子猷前后的表现不矛盾。3.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他死去的原因有哪些?答:一 是子猷本身当时病势严重。二 是因自己的骨肉兄弟之死而极度悲伤。4.出自世

4、说新语的成语有: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于园主备人:九年级语文组 课型:复习课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姓名: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会翻译重要句子。2体会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精致奇巧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原文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

5、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二、译文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一个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造的园子。如果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情的招待我们。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堂屋前面是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

6、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又因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唧唧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在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瓜洲步 所园 非显者刺 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 缘坡 后厅临大池 绝壑 槛外 蒙丛 颓然 碧窈 诸 俱以假山显 可无憾矣 四、翻译下列句子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一

7、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四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五、内容分析1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答:首先交待了于园主人的身份为“富人”,这从侧面告诉我们建这座园子耗资巨大。“非显者刺,则门匙不得出”又从侧面强调这座园子不同寻常,“携余往”的人的身份,既照应了“非显者刺,则门匙不得出”一句,又说明了这次游园机会的难得。2如何理解本文雅语与俗语兼用的特点?答:例如“四围灌木蒙从”中的“蒙从”一词,就写出灌木丛生覆盖地面生长的状态。而“一壑旋下入螺丝缠”这一通俗的比喻,形象地描写了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3.本文从哪几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

8、奇特”的?神游其中,你有何感受?答:是从“实奇”“空奇”“幽阴深邃奇”这几个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中,仿佛置身大自然的岩壑林泉之中。黔之驴【复习目标】1、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故事的深刻寓意。一、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9、,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二、译文黔地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到黔地。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庞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作神物。(老虎)隐藏在树林里偷偷地看它。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老虎)渐渐地习惯了驴的叫声,又靠近它,在它的前前后后走动;但始终不敢扑击(驴)。(老虎)渐渐又靠近(驴子)一些,态度更为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

10、它一下。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一下子跳跃过去,大声怒吼,咬断驴子的喉管,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走了。三、解释加粗的字船载以入( ) 蔽林间窥之( )( )稍出近之( ) 稍近益狎( )( ) 远遁( ) 益习其声( )( ) 荡倚冲冒( ) 驴不胜怒 蹄之( )( ) 技止此耳( )( ) 因跳踉大( )( )四、翻译句子。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3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4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五、理解课文内容。1. 出自这篇课文的成

11、语。成语: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 庞然大物2.从各个角度分析这篇文章的寓意。从老虎的角度:借老虎的形象讽刺了社会上那些被别人的外貌所迷惑的人。说明了不能只凭表面去认识事物,要看到其本质。从驴的角度:借驴的形象讽刺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召至祸患的人。说明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要有真本领,真才干。赵普复习目标1.掌握一些实词:释 竟日 临政 发 岸谷 忌克 龌龊 循默 颜色 缀 卒2.会翻译几个重点句子;3.了解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原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12、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但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他读书。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

13、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很爱嫉妒而好胜,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寡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奏章拾起来带回了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奏章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人。一、解释带点字:寡( )学术,及( )为( )相 晚年手不释( )卷( )虽( )多忌克 ( ) 能以( )天下事为( )己任 尝奏荐某人为( )某官 普明日复

14、( )奏其人家人发( )箧视之 太祖乃( )悟,卒( )用其人普少习( )吏事 每归私第( ) 读之竟日( ) 及次日临政( )性深沉有岸谷( )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二、说出下列句中带点词的古今义:1处决如流 古义: 今义:执行死刑或处理决定2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古义: 今义:不干净或人品恶劣三、翻译下列句子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3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4碎裂奏牍掷地 5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6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四、回答问题7赵普面对“太祖怒”,四奏某人为官,而能“颜色不变”,其根本原因是:以天下为己任 。(用原文回答)8赵普“

15、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答:为治国而勤奋读书(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而奏荐人才(奏荐人才)。9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答:(1)宋太祖悟出了赵普的良苦用心,由此也悟出了其所荐之人必定是个可用之才。(2)说明太祖是个偶尔固执,但最终仍会明辨是非的君主。 10本文刻画赵普时,用了不少的细节描写,试举例加以分析。答:第一段中“阖户启箧取书”,一个“阖”字,写出了赵普闭门谢客,暂停一切社交活动,排除干扰,专心读书的形象。第二段“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反映了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表现

16、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黄鹤楼复习目标1. 掌握一些实词:隅 名 闼 最 井邑 形胜 翼2会翻译几个重点句子;3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了解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原文: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译文: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讳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顶端

17、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一、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西南隅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遂以名楼 耸构 巍峨 上倚河汉 重檐翼馆 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 形胜之最也 二、翻译下列句子。1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2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3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4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三、回答问题1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突出

18、这座楼的不同寻常之处,为本文主旨服务,也为下文伏笔。2这篇短文句式多变,多用对偶。强调黄鹤楼名称的由来根据充足,用了“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一组对偶;为了突出黄鹤楼的高大雄伟,又用了“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一组对偶句。3文中与“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所用修辞相同的一句是“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一句则是实际收入它的优美造型,也写出了写登楼人的惬意。4短文用了比喻、对偶、夸张、引用的修辞手法,突出黄鹤楼的高大雄伟的特点。马说复习目标1 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解释。2 掌握本文的写法和作者的感情。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z

19、h)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n)死于槽(co)枥(l)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一石(dn)。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

20、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做普通马来喂养。这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特长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马鸣叫,但不能懂它的意愿,拿着马鞭,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一) 字义: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 )3一食或尽粟一石( )( )( )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5才美不外见( )( )(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7安求其能千

21、里也?( )8策之不以其道( )( )( )9食之不能尽其材( )( )( )10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11执策而临之( )( )( )( )12其真无马邪?( )( )13其真不知马也。( )( )( 二)翻译:(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三)内容理解:1用原文回答:马说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全文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马的

22、悲惨遭遇是:只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喻指:人才; “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3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统治者有眼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4如果你是“千里马”,没有伯乐,你怎么办?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

23、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陋室铭复习目标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解释。掌握本文的写法和作者的感情。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

24、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一、译字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可以调素琴 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无案牍之劳形二、翻译语句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问题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2)从交往人物的不俗。(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2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愿望?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情趣?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3文章运用

25、“托物言志”的写法。4 体会“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的好处“上”“入” 两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而且活跃有生气,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5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6结尾运用孔子云:“何陋之有?”作用是什么?引用孔子的话(1)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突出了主题,与前文“斯是陋室”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2)突出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以问句作结,警策有力,引人深思。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26、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一、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含义。月色入户 ( ) 欣然起行( ) 念无与乐者(

27、) 遂至承天寺( ) 怀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 ) 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二、翻译。(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 内容理解。1. 思想内容:本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2. 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月色入户”透露其门庭冷落,“念无与乐者”透露其交游之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8、”更是透露其闲。3. 怎样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一方面反映了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以及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同时还包含了作者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的慨叹。4. 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怎样描写月光?)(1)运用比喻。用“积水空明”来比喻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月下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2)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3)正面侧面描写结合

29、。“积水空明”正面描写月光,“藻荇交横”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甲】(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记游松风亭)【注】木末:树梢。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如此,这样。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怀民亦未寝 睡觉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只是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曾经 (4)思欲就亭止息 到,靠近2用现代汉语

3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由是”1分,整旬的意思大体正确1分。)3.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赏月的闲适,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面对挫折的豁达。(任选两点即可,2分)4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3分) 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治水必躬亲原文:治水

31、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zh)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xing)(du)不得其情,非咨询(z)(xn)不穷其致,是以必得(di)躬(gng)历山川,亲劳胼胝(pin)(zh)。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hng)(su)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w)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翻译: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便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池塘有浅有深,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

32、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官吏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必须要像这样,以后事情才能办成功。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段落大意:第一段,论述治水要防止的现象和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一、 解释加点字泥于掌故 潴有浅深 势有曲直 非相度不得其情 非咨询不穷其致 是以必得

33、 躬历山川 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 既不可执一 势有曲直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 亲劳胼胝 妄意轻信人言二、 翻译句子1、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2、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3、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4.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5.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三、内容理解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治水必躬亲。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2、作者认为治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躬亲、清廉3、海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个好官,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等。课文中海瑞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

34、廉洁。口技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全文。2.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