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主 题: 混合运算
课 时: 共7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 计 者: 郑州市 /二七区棉纺路小学 胡红勤
课程标准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乘加、乘减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进行计算,并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概念,以及运算顺序都很模糊,只知道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计算,但对于规定背后的知识一无所知,对于同级运算的概念更是陌生,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更好的理解同级运算的概念,为接下来的思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及现实问题的呈现,思考回顾、对比、观察、分析等活动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
2、通过思路展示、规范引导、思考发现、交流展示等活动梳理同级运算的的运算顺序,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评价任务:
1、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正确列举出综合算式的例子。达成目标1
2、在思考、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能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规范的用脱式计算的形式计算综合算式。达成目标2
3、在学生板演、批改、反馈、交流等活动中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能力,达成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理解同级与两级运算的重要基础,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同级运算顺序是数学规定,看似简单,但要理解其内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却并不容易,因此本节着重借助于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进而推广到所有的同级运算的综合算式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为混合运算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本课的学习按以下四个流程进行:
导入,理解概念——探索规范运算顺序和步骤——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3.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难点是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可以通过学生思考观察、思路展示、板演评改、反思规范等活动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课件、直尺。
学习过程:
一、游戏导入,理解概念。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数学游戏,敢挑战吗?生:敢!让我们带着信心去玩游戏吧!(课件出示)
同学们你们表现的真出色呀!这些算式我们之前都接触过,在这里边还蕴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吧!(出示课件出示情境图)
(图书阅览室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你能解决图上的问题吗?)
生:能
师:那就试试吧?(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下边做)
预测:53-24=29 29+38=67 53-24+38=67 53+38-24=67
师: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解法,三组不同的算式,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指名回答)
预测:生:第一种是分开计算的,后两种是一下子把结果计算出来了。
师:第一种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分步计算,后两种一个算式就把结果计算出来了,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后两种,更简便
师:的确,数学,越学习,越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简便。那么像后两种种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综合算式!让我们为首先列出综合算式的善于动脑的孩子鼓掌!你能像刚才这位同学一样举出一些综合算式的例子吗?
预测:生举例子(师注意分组,加减混合、减加混合、乘除混合、除乘混合、乘加、乘减等)
师:大家举出了这么多不同的综合算式,有加减混合,有乘除混合,它们是如何运算的呢?运算顺序又是什么呢?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混合运算当中的一种新的书写形式——脱式计算。
(评价要点:通过学生游戏、根据情景解决问题,观察发现,能举出综合算式的例子,从而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达成目标1)
二、 探索规范运算顺序和步骤
(一)、探究
师:我们请列出综合算式的学生告诉大家他是如何计算的?
生:先计算53-24=29 再用29+38计算出了结果。
师:多清晰的思路啊,那么是不是每次老师想知道你的运算顺序大家都会这样站在这一个个跟老师解释呢?怎么做才能不用解释让大家一看就能明白你的运算顺序呢?我们如何书写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圈一圈,画一画,看谁的办法最好!完成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指名回答
反馈:(指名板演)
预测:53-24+38=67
29
(二)、引导规范
师:引导规范:这位同学的方法就很巧妙,他告诉我们先计算了哪一步,我们来看看丁小毛同学的做法和这位同学的有什么不同? 53-24+38
=29+38
=67 观察这两个同学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两位同学的计算不一样,丁小毛的计算写出了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和第二步计算的内容,最后写出了最终结果,而第一个同学只表示出了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没有表示出第二步计算的内容。
师:你觉得哪个同学的做法能更好地看出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生:丁小毛
师:像今天丁小毛用的这种书写形式我们数学上称为脱式计算,脱式计算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先计算的那一步的下面要画横线
生:等号要写在算式的下一行,靠左侧的位置写
生:等号要对齐
师:同学们真是会观察的孩子!的确我们脱式计算时要记住刚才这几位同学的提醒。你能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吗?谁能完整的说说如何进行脱式计算?那我们小精灵列出的综合算式你们理解吗?谁来说一说?他又该如何计算?(课件出示:53+38-24 )
师:谁敢用我们刚才用的脱式计算的方法规范的进行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下边计算)
反馈:
师:(指名批改)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做的正确,批改的认真,研究到这了,同学们觉得有什么疑问吗?
预测:生无语
(评价要点:通过操作、观察、对比发现、交流展示、板演批改,学生能规范的使用脱式计算的新形式对综合算式进行计算。达成目标2)
( 三):决策
师:大家都没有疑问了,老师我有疑问,请同学们帮忙解决:像这样的综合算式到底先算加?还是先算减呢?他的运算顺序又是什么呢?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生:先算加
生:先算减
生:谁在前边先算谁
生:从前往后算
生:从后往前算
师:两组对比,我们不能确定先算加还是先算减,但我们确定了先算前边,从前往后算,在数学上为了表达更准确,像这样的综合算式我们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 四)、迁移
师:那同学们再来看看我们刚才想到的综合算式看看还有谁敢挑战这两个算式:
15÷3×5 4×3÷6 (指名板演,其余在下边计算)
师:像这样的综合算式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生:先算乘
生:先算除
生:从左往右
师:大家同意那位同学的看法?(第三个)的确,第三个同学善于观察总结的很好,可为什么是从左往右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吧:(课件出示:小朋友学习数学的过程:先是数数、然后加减计算,接着乘除计算)
师:加减计算不是已经比数数方便了吗?为什么还要学习乘除?
生:乘除比加减更简便
师:数学里乘除法是比加减法更高级的计算方法,因此,加减属于同级运算,乘除也属于同级运算,因此像我们刚才研究的算式里,要么只有加减,要么只有乘除,像这样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而没有括号的综合算式里他们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出示课件教师板书)
(评价要点: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板演、回顾思考、归纳与总结,梳理同级运算的顺序,能理解加减法是同级运算、乘除法是比加减法更高级的同级运算,能按照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达成目标2)
三、实战演习(多媒体)
(1)脱式计算。(2)判断并改错。(3)用今天学的知识给你的同桌出一道题考考他。
(评价要点:1、全班95%的学生能按照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2、全班95%的学生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对错并改错。(3)全班90%的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给同桌出题。达成目标2和目标3)
四、课堂小结
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今天的收获吗?
(评价要点:全班学生能说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能理解加减法是同级运算、乘除法是比加减法更高级的同级运算。达成目标1和目标2)
师:看黑板上还有这样的算式,他们的运算顺序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下节课再接着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