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年级作文怎样写.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05994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作文怎样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作文怎样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作文怎样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作文怎样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作文怎样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年级作文指导(2007-09-01 11:33:01) 转载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同阅读教学相比显得不是太充分。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如何让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开好头起好步,这个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很有研究的价值。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人教版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特色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始年级。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习作”,写的比重明显加大,不仅写的内容宽泛了,而且写的次数也增多了。习作教材有如下五个特点。1、记实与想象并举在整个三年级习作内容的编排上,记实作文占较大的比重。如,三年级上册有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身边熟悉的人,

2、写观察日记,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写自己去过的地方。这样的编排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再现生活,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此外,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想象作文在实验教科书中也有相当篇幅。如,三年级上册有编童话故事。从低年级乐于写话到中高年级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实验教科书对三年级习作内容的安排,不仅符合小学生学习习作的实际,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有机联系,而且反映了贯穿于课程标准之中的语文学习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2、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一是口语交际和习作相结合。与低年级写话的思想一脉相承,三年级习作的安排重视与口语交际相结合。语文园地一、三、四、六,都是将口

3、语交际安排在最前面,习作紧跟其后,内容一致。如,语文园地一,习作导语是这样说的:在口语交际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这次习作就来写一些自己的课余生活。又如,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是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习作要求学生把自己介绍的去过的地方写下来。实验教科书将部分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先说后写,既加强了口头、书面语言的训练,又降低了习作的难度。二是结合阅读,安排随文练笔。教科书选用的课文是学生练笔的范例,教科书重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运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丰富自己的表达。如,在小摄影师

4、课后安排了续写故事,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安排写一处景物。这些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阅读和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三是结合综合性学习,提供习作机会。长期以来,困扰学生习作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真实感受,内容空洞。要解决这个问题,习作的设计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情境之中去体验、感受,然后将自己的经历、感受写成作文。如:语文园地五的习作内容与综合性学习密切关联。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体验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3、习作不定题目课程标准在习作指导方面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鼓励“自由表达”。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做的

5、就是减少束缚,开阔学生习作的思路。实验教科书在习作的编排上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习作留有较大空间,不规定题目,题目一般由学生自己拟定,大多只提出大致的内容和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如,语文园地一是 “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教科书提供的范围是“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此外,书中都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自由习作,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放手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样的编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4、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实验教科书十分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编排中多处提到“写好

6、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写完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听”“读给同学听”“读给大家听”,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习作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应付老师的任务。与此同时,习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也将极大地鼓舞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5、写作文和改作文的能力同步培养实验教科书在习作的编排上,将培养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和改作文的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两种能力同步培养。习作不要求打草稿,想好后就直接认真地写在作文本上。习作写好后,要求在作文本上认真修改,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习作编排中多次提到,“

7、写完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写好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改一改。”把写、说、评、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师既要看是怎样写的,也要看是怎样改的,要表扬、鼓励那些认真写、认真改的学生。这客观上为学生今后进行电脑作文奠定了基础。二、当前三年级学生习作的主要问题1、兴趣有待培养。2、怕写作文,有畏难情绪。3、没有生活积累,无话可写,不知从何下笔。三、起步作文的训练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作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8、,怎样做好中低年段的衔接,我们可以做以下尝试:(一)培养习作的兴趣。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兴趣,就能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我觉得在习作的起始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1、满足学生需要。教师要热情帮助儿童在作文的每一步上获得基本成功,使作文成绩档次不同的儿童都能获得安全需要的满足,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要尽量减少儿童作文的失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压力,使儿童的安全需要较低层次的需要遭到威胁。系统论强调层次性、整体性等要求,如果低层

9、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更难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了。作文评价采取综合性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也不相同。这样教师注意到不同作文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就激起广大学生的作文热情。2、加强合作交流。兴趣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写作的兴趣,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过去是被忽略的。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舞台,让他们享受交流、展示的乐趣,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习作。要多创造一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展示在小黑板上,及时读出一些好文章,好段落,哪怕是一个好

10、句子,甚至是一个好词。(举例:循环日记)(二)降低写作难度。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文章就头疼,不知该写什么,也总觉得自己写不好,因此,教师要降低写作难度。1、不限内容和形式。首先习作教材的编写已经注意了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这是课标对中年级习作所提出的重要思想。三年级的学生是学习习作起步阶段,课标已经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的作文回到生活当中去,解决了学生的写作素材问题,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没有题材、体裁、字数的限制,降低写作的难度。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也就是心情作文,生活作文,想写多少就

11、写多少,这样起步作文,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写作热情。我们不搞命题作文,只是提出一个作文范围,而且范围很宽泛,选择的余地很大。再比如编童话故事,是让学生任选几个动物来编童话。让学生尽可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尽可能使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表达。习作时,如果有更适合学生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调整教科书里习作的安排。2、不统一写作标准。我将作文成绩分为几个级,在评分时适当提高评分档次,很少评最低分;给每一层次的学生作文要求不同,每个学生只要跟自己比作文进步了,作文分就可以相应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往的作文分只有一个,是全面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是综合性评价。那么作文好的学生永远得高分,作

12、文差的同学永远得低分。我就在等级分数上,再在语言优美、题材新颖、情节曲折、立意深刻四个方面加0.5分的奖励,是单项评价。这样两种评价相结合,使作文较差层次的学生也能拿到高分。另外自评、生生互评、老师评、家长评四结合,评价方式多元化。这种评分方式有利于鼓励作文层次较差的学生,只有这个层次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习作教学才真正获得了成功。(三)培养积淀素材的能力。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运用生活中的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积淀素材。1、捕捉镜头,生活中积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就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

13、和人物,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如课堂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校园、班级里开展的各项活动,邻里间的故事等。一天,我正在上语文课,突然从窗外飞来一只黄蜂,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转移,黄蜂飞进教室后,学生都抬头看这只黄蜂,有的甚至用书来扇。黄蜂也非常惊慌,到处逃窜,如果我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思路继续讲,效果肯定不好,我就停下来,对学生说:“这只黄蜂看见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所以也想进教室来听听课,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只黄蜂有什么特点,等会请大家来说一说。”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那只黄蜂在教室里转了几个回合以后,终于从窗口飞了出去。我给了学生10分钟相互交流的

14、时间,然后请同学在全班讲。我又让学生把刚才看见的,自己想到的记下来,学生因为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亲自体验的,所以都写的很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不尽的新鲜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2、综合训练,活动中积淀。中年段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特别喜欢参加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以活动促积淀,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素材值得去写。第三单元都是描写秋天的文章,在语文园地三中,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要求学生说秋天的快乐,写秋天的美丽,就可以组织学生去郊游,寻找秋天的足迹,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观察

15、,参与活动中,积淀习作的素材。我每周周三下午还有一节语文课,我把这节课给学生开展综合性活动,如成语接龙、新闻发布会、古诗背诵大比拼、读书笔记展示、课外收集展示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了思维,既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也为习作积累了素材。3、持之以恒,阅读中积淀。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

16、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如第11课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描写的画面很美,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乐意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演读、比赛读、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和

17、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小学语文报、唐诗三百首、名言警句、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摘抄优美段落,背诵名诗名篇,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四、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1、习作指导什么?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不要在写什么、怎么写上限制学生。老师做的工作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是开拓学生的思路。可以通过游戏的方

18、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老师在课上通过各种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我觉得从作文指导来说,特别是从三年级作文指导来说,激发兴趣和开拓思路这两条是最主要的。对于怎么写,老师也提一些基本的要求。如:语文园地三,写秋天,提出的习作要求:一个是抓住特点,一个是有趣、真实,不要提得太多,不要在写法上提什么条条框框限制学生。2、课时如何安排?用了1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指导,这个时间比较合适。一堂课40分钟,指导15分钟左右,后面还有二十多分钟留给学生写。3、习作如何讲评?老师的讲评着重抓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充分地展示。可用各种方式来讲评,既展示习作的题目,又展示习作的内容;既有全篇的展示,又有精彩片断的展示;既

19、有当着全班展示的,又有小组的展示。展示得比较充分,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向别人展示习作的机会。第二个环节是引导修改。既有拿出一篇文章来示范性地讨论,又有同学之间相互修改,还有学生的自己修改。习作的讲评抓住这两个环节也是有成效的。如果我们的习作教学一次一次这样的进行,那学生的写的能力,改的能力,以及对习作的评价的能力都会逐步得到提高。五、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在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时,教师要把握好中年级习作修改的重点“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这主要是指明显的与事实不符合或表达不清楚的语句。如,有这样一个习作片段:“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个同学当老鹰,一个同学当鸡

20、妈妈,其他同学当小鸡。小鸡们都抱着鸡妈妈的腰,大家玩得可开心了。”像这样的习作应不应该修改呢?很显然,不是所有的小鸡都抱着鸡妈妈的腰,这就是属于与事实不符合的情况,必须加以修改。对于那些典型的用词不当的地方,语句不完整、不通顺的地方也一定要修改,而对于那些成人觉得不够妥当,但体现童心、童趣、童语的地方,又该如何看待呢?斯霞老师曾给我们举过这样的例子:(1)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2)向日葵一天天地长大了,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关于例(1),斯霞老师这样说,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的,就写上了那么一句,这正是孩子的特点。因为在儿童时期

21、,他们对阿姨等词的意义还不完全理解,只要他们不说“法国阿姨是男的”,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关于例(2),斯霞老师这样说,孩子有长度的观念,可是不知道怎样来表达。在生活中他知道老师比同学高,就把高的向日葵与老师比,矮的向日葵与同学比,成人绝不会这样比。但出于孩子的思维,是可以保留的。斯霞老师的做法对我们当前的习作教学很有启发。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要用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习作修改,要主张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这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六、值

22、得注意的几个问题:1、强调“写真”。让学生写记实的文章一定要注意引导如实表达,要写真实的人,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编,说假话。2、想象合理。写想象的文章,那就要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三年级的孩子由于受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想象不一定合理,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想象合理方面的要求不要太高,学生只要敢于想象,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教师在讲评时,要表扬想象合理的,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3、及时鼓励。鼓励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法宝。我经常将好的日记在班上宣读或展览,还推荐到小广播站及各类刊物,甚至变成一本作文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这也能鼓励学生,调动积极性。4、粗改作文

23、。教师批改作文精雕细琢,费时又费力,几天之后,学生对修改过的作文仅仅是看看分数,一个班会写作文的永远是十来个人,不会写的还是不会写,且越来越怕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又怎能面向全体学生呢?又怎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教师快速地改完习作,让学生及时得到自己习作的反馈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越新鲜的事物对学生的刺激越大,兴趣越高。教师每天及时批改日记并讲评,在学生还没有遗忘的时候,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他们,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样也就提高了教师工作的效率。5、辅导家长。首先,给家长传达当前习作教学的一些理念,其次告诉家长怎样才算是一篇好文章,并告诉家长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写作。家长参与指导及评价,不但使他们了解了孩子学习及生活中的情况,便于两代人的沟通;还让孩子觉得家长很重视自己的学习,很关心自己的生活。6、给予充分的写作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