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新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大全.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5603058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8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新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新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新精选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大全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五年级下册应用题 1.果园里梨树比苹果树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 解:设梨树有x棵,则苹果树有3x棵; 答:苹果树有54棵,梨树有18棵。 【解析】【分析】设梨树有x棵,根据“苹果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3)-梨树的棵树=梨树比苹果树少的棵树”即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2.修一条 千米长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全长的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没有修? 解析: 第二天:+ =+ =; 剩下:1-- =- =; 答: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还剩下全长的没有修。 【解析】【分析】第二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第一天修的全长的几分之几+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没有修=1-第一天修的全长的几分之几-第二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下面是某市一个月天气变化情况统计图。 (1)多云的天数是晴天的几分之几? (2)阴天的天数是这个月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解析: (1)解: 9÷10= 答: 多云的天数是晴天的。 (2)解: 7÷(10+7+5+9) =7÷31 = 答: 阴天的天数是这个月总天数的。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多云的天数÷晴天的天数=多云的天数是晴天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计算; (2)根据题意可知,阴天的天数÷这个月的总天数=阴天的天数占这个月总天数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4.把45厘米、60厘米的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 (1)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 (2)一共可以剪成多少段? 解析: (1)解:45=5×3×3 60=2×5×2×3 45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5×3=15,每根短彩带最长是15厘米。 答: 每根短彩带最长是15厘米。 (2)解:45÷15+60÷15 =3+4 =7(段) 答:一共可以剪成7段。 【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 把45厘米、60厘米的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 ”可知,要求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就是求45和60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2)根据题意,每根彩带的长度÷每根短彩带最长的长度=每根彩带可以剪的段数,然后相加即可。 5.填出下面加法算式中的六个质数。 解析: 解:936+287=1223或936+387=1323或936+587=1523或936+787=1723, 所以 ; ; ; 。 【解析】【分析】由竖式加法算式可以知道,每个位置的质数只能是一位数,而10以内的质数有:2、3、5、7,然后再把每个质数代入算式进行验证。 6.有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分母都加上1,那么这个分数变成了 ;如果分子、分母都减去1,那么它又变成了 。这个分数是多少? 解析: 解:= , = , 如果是分子分母各加上1得到的,则原分数为 , 然后分子分母各减去1,得到 , ≠ , 所以原分数为不对; 如果分子分母各减去1得到的,则原分数为 , 然后分子分母各加上1,得到 , = , 所以原分数为。 答:这个分数是。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把和通分,可以得到和 , 然后分别根据条件求出原分数,并代入到条件中求解,即可解答。 7.小李和小赵在研究数的倍数时,发现这样的现象: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36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54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小李说:“我发现凡是3的倍数,它一定是6的倍数。”小赵说:“我发现凡是6的倍数,它一定是3的倍数。”他们的说法对吗?请你说明理由。 解析: 解:小赵说得对,因为6=3×2,所以一个数是6的倍数,它一定是3的倍数。小李说得不对,因为9是3的倍数,但9不是6的倍数。 【解析】【分析】因为6是3的倍数,所以是6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但是3的倍数不一定是6的倍数。 8.有一包糖果,无论平均分给8个人,还是平均分给10个人,都剩下3块。 (1)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块? (2)这包糖果的数量在80~120,这包糖果有多少块? 解析: (1)解:8和10的最小公倍数为40,40+3=43(块) 答:这包糖果至少有43块。 (2)解:40×2+3=83(块) 答:这包糖果至少有83块。 【解析】【分析】(1)如果把糖拿出3块,就刚好能分完,此时糖的总数是8和10的最小公倍数,由此求出8和10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3就是糖的总数; (2)找出80~120之间8和10的倍数,再加上3就是这包糖果的总数。 9.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多少个?如果用这张长方形纸去摆成一个最小的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张? 解析: 解:因为18与12的最大公因数为6,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最大为6厘米。 (18÷6)×(12÷6)=6(个) 因为18与12的最小公倍数为36,所以最小的正方形的边长为36厘米。 (36÷18)×(36÷12)=6(张) 答:如果把这张纸分成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最少可以分成6个。如果这张纸去摆一个最小的正方形,至少需要6张。 【解析】【分析】先求出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按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的长度分,分成的正方形最少,分成的正方形的个数=长处分的个数×宽处分的个数; 先求出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这个最小公倍数就是最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小公倍数÷长方形纸的长=长需要几张,最小公倍数÷长方形纸的宽=宽需要几张,长需要的张数×宽需要的张数=至少需要的张数。 10.一个假分数的分子是55,把它化成带分数后,整数部分、分子、分母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试确定这个带分数。 解析: 解:55+1=56 7×8=56 7-1=6 所以这个分数是。 【解析】【分析】因为整数部分、分子、分母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所以如果这个分数分子加上1,即可以化成整数。先让假分数的分子加上1,然后利用乘法口诀,写成相邻两个数的乘积,较大的数是带分数的分母,较小的数是带分数的分子,较小的数减1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 11.体育课上,30名学生站成一排,按老师口令从左到右报数:1,2,3,4…,30。 (1)老师先让所报的数是2的倍数的学生去跑步,参加跑步的有多少人? (2)让余下学生中所报的数是3的倍数的学生进行跳绳训练,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3)两批学生离开后,再让余下学生中所报的数是5的倍数的同学去器材室拿篮球,有几人去拿篮球? (4)现在队伍里还剩多少人? 解析: (1)解:30÷2=15(人) 答:参加跑步的有15人。 (2)解:余下的数是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其中3的倍数有:3,9,15,21,27,共5人。 答:参加跳绳的有5人。 (3)解:余下的数是1,5,7,11,13,17,19,23,25,29,其中5的倍数有:5,25,共2人。 答:有2人去拿篮球。 (4)解:30-15-5-2=8(人) 答:现在队伍里还剩8人。 【解析】【分析】(1)2的倍数都是偶数,30个数中,有15个奇数,15个偶数; (2)求参加跳绳的人数就是求30以内的奇数中,3的倍数有几个; (3)求去拿篮球的人数就是求余下的数中,5的倍数有几个; (4)总人数-参加跑步的人数-参加跳绳的人数-去拿篮球的人数=现在队伍里还剩人数。 12.张阿姨去超市买饼干,已知每包饼干的价格是5元,张阿姨付给收银员50元,找回12元。你认为收银员找给张阿姨的钱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解析: 解:50-12=38(元) 38÷5=7(包)……3(元),不符合题意。 答:收银员找给张阿姨的钱不对,找回12元,饼干花了38元,38不是5的倍数,所以找回的钱不对。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买饼干用去的钱数,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每包饼干的单价=购买的包数,因为饼干的单价是5元,则用去的钱数是5的倍数,如果有余数,则找回的钱数不对,据此解答。 13.池塘里有鸭子40只,比岸上鸭子只数的3倍少2只,岸上有多少只鸭子?(用方程解答) 解析: 解:设岸上有x只鸭子,     答:岸上有14只鸭子。 【解析】【分析】设岸上有x只鸭子,根据“岸上鸭子的只数×倍数-池塘的鸭子比岸上的鸭子3倍少的只数=池塘鸭子的只数”即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4.把一张长15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的正方形,如果要求纸没有剩余,裁出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裁出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在图中画一画,再解答) 解析: 如图: 15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3,所以裁出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3厘米; 15÷3=5(块) 9÷3=3(块) 5×3=15(块) 答:裁出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3厘米,一共可以裁出15个这样的正方形. 【解析】【分析】15和9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裁出的正方形最大的边长;计算出长和宽分别可以裁几块,它们的积就是可以裁出的最多数。 15.胜利小学体操队有80人,比舞蹈队的2.1倍少4人。舞蹈队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解析: 解:设舞蹈队有x人。 2.1x-4=80 2.1x=84         x=40 答:舞蹈队有40人。 【解析】【分析】本题可以设舞蹈队有x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舞蹈队队的人数×体操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倍数-少的人数=体操队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和字母作答即可。 16.把50克糖溶解在300克水中化成糖水,糖的重量是水的几分之几?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解析: 解:糖的重量是水的几分之几=50÷300=; 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50÷(50+300)=。 答:糖的重量是水的;糖占糖水的。 【解析】【分析】糖的重量是水的几分之几=糖的重量÷水的重量;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糖的重量÷(糖的重量+水的重量),代入数值计算,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计算即可。 17.有一堆苹果,如果按每6个一份或每8个一份进行分,结果都多1个,这堆苹果最少有多少个? 解析: 解: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 24+1=25(个) 答:这堆苹果最少有25个。 【解析】【分析】分析题中的信息“ 按每6个一份或每8个一份进行分,结果都多1个, ”,所以这堆苹果最少的个数为6和8的最小公倍数+1,所以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解题的关键。 18.青少年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能少于全天时间的 。 (1)它是把________看作“1”。 (2)画出线段图表示这个分数的意义。 (3)青少年每天睡眠的时间不能少于________小时。 解析: (1)全天时间 (2)解: (3)8 【解析】【解答】解:(1)是把全天时间看作“1”; (3)24÷3=8(小时)。 故答案为:(1)全天时间;(3)8。 【分析】(1)把全天时间平均分成3份,睡眠时间不少于其中的3份,是把全天时间看作单位“1”; (2)画出一条线段表示全天时间,把全天时间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每天睡眠最少的时间; (3)用全天的小时数除以3即可求出每天最少的睡眠时间。 19.列式计算。 (1) 除以 的商减去 ,差是多少? (2)一个数的 加上 得 ,这个数是多少? 解析: (1)解:÷- =×5- =1 (2)解:设这个数是x,则      x+= x+-=-            x=     x×=×              x= 所以这个数是。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列出式子为÷- , 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即可; (2)设这个数是x,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x+= , 求解方程即可得出x的值。 20.一桶汽油倒出 ,倒出的正好是24千克,这桶汽油重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解析: 解:设这桶汽油重x千克,则        x=24 x×=24×         x=64 答:这桶汽油重64千克。 【解析】【分析】设这桶汽油重x千克,根据“这桶汽油的总重量×倒出的几分之几=倒出汽油的重量”即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x的值。 21.市场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倍,已知苹果比梨重270千克,苹果和梨各重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解析: 解:设梨的重量是x千克,则苹果的重量是3x千克,故有 3x-x=270     2x=270       x=135 苹果的重量=135×3=405(千克) 答:苹果重405千克,梨重135千克。 【解析】【分析】设梨的重量是x千克,则苹果的重量是3x千克,根据“ 苹果比梨重270千克 ”即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22.一条公路,已经修了 干米,剩下的比已经修了的多 千米,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解析: 解:+(+) =++ = =(千米) 答:这条公路有千米。 【解析】【分析】这条公路的总长=已经修了的千米数+剩下的千米数(已经修了的千米数+剩下的比已经修了的多的千米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3.学校有一块劳动实验田.总面积的 种了蔬菜, 种了玉米,剩下的全部种花生.种花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解析: 解:1-- =- =- = 答:种花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解析】【分析】把总面积看作单位“1”,种花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总面积(1)-蔬菜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玉米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4.桑老师买来48本笔记本和36支铅笔作“经典诵读”活动的奖品,每样都平均分给每一个获奖同学,而且都正好分完.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获奖?每个同学获得多少本笔记本和多少支铅笔? 解析: 解:48=2×2×2×2×3 36=2×2×3×3, 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数2×2×3=12,即最多12人获奖, 每人获笔记本:48÷12=4(本); 笔:35÷12=3(支); 答:最多12个同学获奖,每人获得的笔记本4本,铅笔3支。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求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获奖即是求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将48和36分解质因数,找出相同部分,相乘即可得出最大公因数;接下来用笔记本的数量÷最大公因数即可得出每人获笔记本的数量;用铅笔的数量÷最大公因数即可得出每人获铅笔的支数。 25.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72,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如果是三个连续偶数,这三个数又分别是多少? 解析: 解:设三个连续自然数分别是a-1,a,a+1。 a-1+a+a+1=72,                3a=72                  a=24, 所以三个自然数分别是23,24,25。 设三个连续偶数分别是b-2,b,b+2。 b-2+b+b+2=72,                3b=72                  b=24, 所以三个连续偶数分别是22,24,26 。 答: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23,24,25。如果是三个连续偶数,这三个数又分别是22,24,26 。 【解析】【分析】三个连续自然数之间相差1,三个连续偶数之间相差2,据此解答。 26.如图,一个圆形花圃的直径是20米,里面种植了3种不同的鲜花。 (1)先估计一下牡丹的种植面积占整个花圃的几分之几,再算出它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2)沿着花圃的边线大约每隔0.4米种一棵月季花,一共要种多少棵月季花? 解析: (1)解: 牡丹的种植面积占整个花圃的 , 牡丹的种植面积:3.14×(20÷2)²÷4 =3.14×100÷4 =78.5(平方米) 答:牡丹的种植面积占整个花圃的 , 大约有78.5平方米 。 (2)解:3.14×20÷0.4=157(棵) 答: 一共要种157棵月季花 。 【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可知牡丹的种植面积占整个花圃的 , 所以:牡丹的种植面积=圆形花圃面积÷4,据此解题; (2)月季花棵数=圆形花圃周长÷0.4,据此解题。 27.把下面两根彩带剪成同样长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剪成多少根短彩带? 解析: 解:48=12×4;36=12×3; 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 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12厘米; 48÷12+36÷12=4+3=7(根)。 答: 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12厘米,一共可以剪成7根短彩带。 【解析】【分析】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根短彩带最长的长度;彩带的长度÷每根短彩带最长的长度=可以剪成短彩带的根数,据此解答。 28.在下面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如果将这个圆剪去,剩下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 解:4×4-3.14×(4÷2)2 =16-3.14×4 =16-12.56 =3.44(平方厘米) 答: 剩下图形的面积是3.44平方厘米 。 【解析】【分析】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剩余图形的面积。 29.某景区想要购买一棵直径大约在0.9~1.1米之间的银杏树。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工人用一根绳子绕这棵树的树干(如图),量得10圈的绳长是31.4米。这棵银杏树符合景区的标准吗?请列式计算说明你的想法。 解析: 解:31.4÷10÷3.14 =3.14÷3.14 =1(米) 0.9<1<1.1 答:这棵银杏树符合景区的标准。 【解析】【分析】10圈的长度÷10÷π=圆的直径。 30.有两根木棒,一根长36dm,另一根长42dm,要把他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不能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有多少dm?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解析: 解:36=2×2×3×3 42=2×3×7 36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一共可以截成:36÷6+42÷6=13(段) 答:每根小棒最长有6dm,一共可以截成13段。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最大公因数的应用,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把每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两个数中的全部公有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也就是每根小棒最长的长度; 要求一共可以截成几段,分别用除法求出两根木棒截的段数,然后相加即可。 31.“植树节”到了,有25个小伙伴要分成甲、乙两个组去植树,如果甲队人数为奇数,那么乙队人数为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有1人请假未到,这时甲队人数为偶数,那么乙队人数呢? 解析: 解:25-奇数=偶数; 25-1=24, 24-偶数=偶数。 答: 有25个小伙伴要分成甲、乙两个组去植树,如果甲队人数为奇数,那么乙队人数为偶数;如果有1人请假未到,这时甲队人数为偶数,那么乙队人数为偶数。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奇数和偶数的应用,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据此解答。 32.截止至2020年5月16日,我国有6个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累计超过1000人的省级行政区,占我国省级行政区总数的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列方程解答】 解析: 解:设我国一共有x个省级行政区。 x=6      x=6÷      x=6×      x=34 答: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 【解析】【分析】等量关系:我国省级行政区总数× =6个省级行政区;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 33.已知一包糖果不足50颗,平均分给12个人正好分完,平均分给16个人也正好分完,这包糖果共有多少颗? 解析: 解:12=3×2×2; 16=2×2×2×2; 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2×2=48,这包糖果共有48颗。 答: 这包糖果共有48颗。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把每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把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它们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34.有两根钢丝,长度分别是12cm、18cm。现在要把他们截成长度相同的小段,但每一根都不能剩余,每小段最长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解析: 解:12=3×2×2, 18=2×3×3,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3×2=6,所以每小段最长是6米; 12÷6+18÷6 =2+3 =5(段) 答:每小段最长是6米,一共可以截成5段。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最大公因数的应用,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把每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两个数中的全部公有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然后用长÷每段的长度+宽÷每段的长度=一共可以截的段数,据此列式解答。 35.南海公园有一个近似圆形的湖面,它的直径大约1000米。 (1)沿湖的一周每隔5米栽一棵柳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柳树? (2)在湖里养鱼,按每100平方米能养路60条鱼计算,湖里-共可养鱼多少条? 解析: (1)解:3.14×1000÷5 =3.14×200 =628(棵) 答:一共要栽628棵。 (2)解:半径:1000÷2=500(米) 面积:3.14×500×500 =3.14÷250000 =785000(平方米) 785000÷100×60 =7850×60 =471000(条) 答:湖里一共养471000条鱼。 【解析】【分析】(1)3.14×直径=圆的周长,圆的周长÷间距=栽树棵树; (2)直径÷2=半径,3.14×半径的平方=面积,面积÷100×60=湖里-共可养鱼条数。 36.欢欢和乐乐都报名参加了作文培训,欢欢9天去一次,乐乐12天去一次,5月3日他俩同时去培训,下次他俩同时去培训是在几月几日? 解析: 解:9=3×3,12=3×4, 9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3×3×4=36, 5月3日+36日=5月3日+28日+8日=6月8日。 答:下次他俩同时去培训是在6月8日。 【解析】【分析】9和12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下次相遇时间隔的时间,第一次同去时间+间隔的时间=下次同去的时间。 37.新华书店新到了三百本多本书打算分发给各个学校,每18本捆成一捆少1本;每24本捆成一捆也少1本。这批书共有多少本? 解析: 解:18=2×3×3 24=2×2×2×3 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3=72 72的倍数有72、144、216、288、360、432等 360-1=359(本) 答:这批书共有359本。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先把18和24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根据条件“ 新华书店新到了三百本多本书 ”可知,把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分别扩大1倍、2倍、3倍……,找出符合条件的三百多的数,最后用这个数减去1即可得到这批书的本数,据此解答。 38.南湖小区准备修建一个长4m,宽2.5m,高3.6m的长方体小型蓄水池。 (1)给这个蓄水池的地面铺正方形地砖,要使铺的地砖都是整块,地砖的边长最长是多少?一共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2)在蓄水池的四壁上贴2.4米高的瓷砖,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瓷砖? 解析: (1)解:4m=40dm;2.5m=25dm, 因为40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5,所以地砖的边长最长是5dm, 所以一共需要这样的地砖的块数=(40÷5)×(25÷5) =8×5 =40(块) 答:地砖的边长最长是0.5米;一共需要这样的地砖40块。 (2)解:需要瓷砖的面积=(4×2.4+2.5×2.4)×2 =(9.6+6)×2 =15.6×2 =31.2(平方米) 答:需要31.2平方米的瓷砖。 【解析】【分析】(1)将4m和2.5m转化成dm,即4m=40dm;2.5m=25dm,地砖的边长最长是40和25的最大公因数,40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5dm,所以一共需要地砖的块数=(蓄水池的长÷最大公因数)×(蓄水池的宽÷最大公因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需要瓷砖的面积=(蓄水池的长×四壁贴瓷砖的高度+蓄水池的宽×四壁贴瓷砖的高度)×2,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9.阳光小学五、六年级一个月共收集废电池80节。五年级收集的废电池数量是 六年级的1.5倍。五、六年级各收集了多少节废电池? 解析: 解:设六年级收集废电池x节,则五年级收集1.5x节, 1.5x+x=80 2.5x=80 2.5x÷2.5=80÷2.5             x=32 五年级:32×1.5=48(节) 答:五年级收集48节废电池,六年级收集32节废电池。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设六年级收集废电池x节,则五年级收集1.5x节,五年级收集的废电池数量+六年级收集的废电池数量=80,据此列方程解答。 40.东风湖湿地公园绿化栽树,每12棵栽一行,或者每16棵栽一行,都正好栽完而没有剩余。这些树不到50棵,这些树一共有多少棵? 解析: 解:12的倍数有:12、24、36、48、60…… 16的倍数有:16、32、48、64…… 既是12的倍数,又是16的倍数,且在50以内的数是48, 所以这些树一共有48棵。 答:这些树一共有48棵。 【解析】【分析】 每12棵栽一行,或者每16棵栽一行,都正好栽完而没有剩余 ,说明这些树的棵树是12和16的倍数,再分别列出12和16的倍数,然后找到既是12的倍数,又是16的倍数,并且比50小的数就是答案了。 41.甲、乙、丙三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丙每9天去一次,如果4月25日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解析: 解:6、8、9的最小公倍数是72 4月25日+72天=7月6日 答: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7月6日。 【解析】【分析】先求出6、8、9的最小公倍数,这就是再次相遇经过的天数,然后在4月25日的时间上加上这些天数即可。 42.有一张长方形纸,长70厘米,宽5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几厘米? 解析: 解:70=7×2×5; 50=5×2×5; 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是2×5=10,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10厘米。 答: 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10厘米。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最大公因数的应用,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把每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两个数中的全部公有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也是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的最大数值,据此解答。 43.学校环形跑道长480米,笑笑和淘气从跑道的同一地点同时出发,都按顺时针方向跑,经过30分钟,笑笑第一次追上淘气。淘气的速度是230米/分,笑笑每分跑多少米?(列方程解答) 解析: 解:设笑笑每分跑x米。    30x-230×30=480           30x-6900=480 30x-6900+6900=480+6900                     30x=7380                                 x=246 答:笑笑每分跑246米。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追及问题,可以列方程解答,设笑笑每分跑x米,笑笑跑的路程-淘气跑的路程=追及时相差的路程,据此列方程解答。 44.如图,一只蚂蚁从A点走向B点,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线是沿着图中最大的半圆弧走,另一条路线是沿着图中三个连续的相同的小半圆弧走。你能分别算出这两条路线的长度吗?(单位:厘米) 解析: 解:24×3.14÷2 =75.36÷2 =37.68(厘米) 答:这两条路线的长度都是37.68厘米。 【解析】【分析】观察图可知,两条路线的长度都是直径为24厘米的圆的周长的一半,C=πd÷2,据此列式解答。 45.有47块水果糖和38颗奶糖平均分给一个小组的同学,结果水果糖剩2块,奶糖剩3块,这个小组最多有几位同学? 解析: 解:水果糖、奶糖分别分出:47-2=45(块),38-3=35(块) 把45、35分解质因数:45=3×3×5,35=5×7 45、35的最大公因数:5。 答: 这个小组最多有5位同学。 【解析】【分析】用“分出块数=原有块数-剩余块数”,分别求出水果糖、奶糖分出块数;再求出二者的最大公因数,此题得解。 46.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2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析: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是r,则r2=20平方厘米, 空白部分的面积: 3.14×20× =62.8× =15.7(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20-15.7=4.3(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3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观察图可知,正方形的边长是圆的半径,设正方形的边长是r,则r2=20平方厘米,要求空白部分的面积,依据公式:S=πr2×;然后用正方形的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据此列式解答。 47.甲、乙两人到体育馆健身,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9天去一次,如果6月5日他们两人在体育馆相遇。 (1)那么下一次两人都到体育馆的时间是几月几日? (2)如果丙6月5日也去了体育馆,他每4天去一次,他们三人下一次都到体育馆的时间是几月几日? 解析: (1)解: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 6月5日向后推18天是6月23日。 答:下一次两人都到体育馆的时间是6月23日。 (2)解:4、6、9的最小公倍数是36,6月5日向后推36天是7月11日。 答:他们三人下一次都到体育馆的时间是7月11日。 【解析】【分析】(1)他们两人下一次都到体育馆经过的时间一定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由此确定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在从6月5日向后推算时间即可; (2)他们三人下一次都到体育馆经过的时间一定是4、6、9的最小公倍数,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6月是小月共30天,6月5日过25天是6月30日,再过11天就是7月11日。 48.姐妹俩同时从家出发去少年宫,妹妹步行每分钟走65米,姐姐骑车每分钟行155米。姐姐到达少年宫立即返回,途中与妹妹相遇,她们从出发到相遇共用了5分钟。她们家距少年宫有多少米? 解析: 解:设她们家距少年宫有x米,则 2x=(65+155)×5 2x=220×5 2x=1100 2x÷2=1100÷2        x=550 答:她们家距少年宫有550米。 【解析】【分析】设她们家距少年宫有x米,分析题意可得姐姐和妹妹两人行驶的总路程(两人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她们家距少年宫距离的2倍,则可列出方程2x=(65+155)×5,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即可。 49.蓬溪县某小学校五(2)班组织植树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小宇和小斌同时栽第一棵树苗,小宇在每隔6分钟栽一棵树苗,小斌在每隔8分钟栽一棵树苗,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再次同时栽树苗?此时,小宇和小斌各栽了多少棵树苗? 解析: 解:6=2×3,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2×2×2×3=24,所以至少24分钟后两人再次同时栽树苗。 小宇:(24÷6)+1 =4+1 =5(棵), 小斌:(24÷8)+1 =3+1 =4(棵)。 答: 至少24分钟后两人再次同时栽树;小宇栽了5棵,小斌栽了4棵。 【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要求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再次同时栽树苗即是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将6和8分别写成质数连乘的形式,再找出最小的公倍数即可。 小宇(小斌)栽树苗的棵数=(6和8的最小公倍数÷小宇(小斌)栽两棵树之间的分钟数)+1,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50.一个养殖场一共养鸡680只,其中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2.4倍。公鸡和母鸡各有多少只? 解析: 解:设公鸡有x只,则母鸡有2.4x只,    x+2.4x=680 3.4x=680 3.4x÷3.4=680÷3.4             x=200 母鸡:200×2.4=480(只) 答:公鸡有200只,母鸡有480只。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设公鸡有x只,则母鸡有2.4x只,公鸡的只数+母鸡的只数=养殖场一共养鸡的只数,据此列方程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