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课标 说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渭南市实验小学 王琪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们知道,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分为四个学段,一二年级第一学段,三四年级第二学段,五六年级第三学段,七到九年级为第四学段,今天我要向大家汇报的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属于第一学段。本册教材包括七个单元,我要说的是第五单元。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与大家交流。一 说课标: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方面说。在课程目标中,我重点研说学段目标。本学段目标知识与技能1.(数与代数)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
2、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2.(图形与几何)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3.(统计与概率)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4.(综合与实践)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思考1.能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
3、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的信息。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体验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着去克服困难。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4.能倾听别
4、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内容标准结合本单元内容说具体目标1.借助对直观模型的操作活动,能进行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估算。2.结合具体情境,能提出一些可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结合现实情境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能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课程内容第五单元内容属于四大领域中的数与代数部分,由6课组成。分别是口算加减法、三位数笔算加减法,验算。二 说教材。我将从本册教材
5、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加以阐述。编写特点 本单元的编写,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1重视通过多种形式解释多位数计算的算理,强调算法的多样化和计算经验的积累。本单元教科书安排了借助口算、直观模型、竖式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在“回收废电池”的各道计算题目下面,教科书都是先呈现口算的方法,并以学生作品的形式附以在数线上画出结果的方法,接着呈现在计数器上拨出结果的方法,最后呈现竖式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多样化的算法,积累计算经验。在口算、数线、计数器和竖式几种方法中,计数器和竖式属于程序性计算,相对机械,口算和
6、数线都是可以有多样化算法的,而数线作为一种直观的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口算的理解,发张数感。2.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突破退位减法的难度并体会转化的思想。连续退位历来是多位数减法中的难点,为此,教科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把学习内容化难为易。如在计算300-76时,教科书介绍了用被减数300先减去1,再减76的方法,进而把原来连续退位的减法变成了不退位的减法,只要最后注意在得数加上1即可。这样安排突破了多位数减法学习的难点,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在多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难度,也让学生体会到转化的思想。3.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的计算态度并逐步形成验算习惯
7、。本单元所学计算题目的数目较大,特别是涉及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题目时,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对此,教科书进行了以下安排:其一,在计算过程中,提示学生认真读题、避免抄错数和看错运算符号、不要忘记进位和退位,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态度和习惯;其二,为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验算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编写体例本册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其基本体例是: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探究分享练习应用。他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本单元为例:本单元中买电器回收废电池十年的变化小小图书馆小蝌蚪的成长
8、算的对吗六节课的第一环节,都分别创设了不同的具体的情境,都是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围绕这个情境从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提出一系列问题,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理解。在几乎每个问题下面,呈现了学生多种角度的四路,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分享到不同的想法,也体现了学生个性的思考和理解。最后通过“练一练”进行巩固练习。“练一练”按照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设计。内容结构:二年级下册共7个单元,按内容可以分为四大块。数与代数部分包括:万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分秒的认识。图形与几何包括:直观认识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行四边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
9、特征。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辨认东、南、西、北了解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统计与概率: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了解收集收据的简单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综合与实践包括:上学时间、“重复”的奥秒。第五单元教材由6课和练习三、练习四组成。分别是口算加减法(买电器)三位数笔算加减法,(加法回收废电池、十年的变化)(减法,小小图书馆、小蝌蚪的成长)验算(算得对吗)。立体式整合横向整合:本单元中的六节课,虽然讲的内容不同,但都是三位数加减法计算,后面练习三、四习题的设计也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纵向整合:一上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一下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加减
10、法及其应用。二上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三上三位数连加、连减、两步四则混合运算(小括号)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三 说建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将从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方面与大家交流。教学建议第一, 在情境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也就是更加强调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第二,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重点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生个体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如:
11、三位数加减法的方法的探究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时会出现几种做法,只要学生能正确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及时组织反馈与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这样就逐步提高学生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如:三位数加减法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进行计算,而且要知道相应的算理。第四,尊重学生差异弹性设计教学内容,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比如在学完了表内乘法后,可以安排这样的活动:某文具店有各种不同价格的文具,让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提出不同的问题。让
12、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做到保底不封顶。评价建议: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评价能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也是教师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评价: 1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本单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2. 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尽量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
13、的基础上应用。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尝试寻找其他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是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4. 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把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我们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每周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评出自己的优点,评出努力的方向。另外,课堂上, 除了教师评价,我认为同学之间的评价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时,谁的表现最好,谁的想法最妙,小组内的同学是最有发言权的,让同学之间互相说
14、一说,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另外表扬和鼓励也是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利用争章台、小贴贴、奖状、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表扬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进数学课堂,学好数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1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如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教学参考书,教学光盘等资料。 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利用环境与工具资源 如:充分利用小棒、花片和计数器等学具来开展教学活动。 4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它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我们的课堂必将充满生机与活力。研说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以教材为载体把握数学新课标,构建高效新课堂,是我们教师永远的追求,我愿为此不懈的努力。以上是我对我对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解读,有不足之处请给予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