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七年级名著导读西游记及配套练习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5598316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0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名著导读西游记及配套练习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七年级名著导读西游记及配套练习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七年级名著导读西游记及配套练习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七年级名著导读西游记及配套练习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七年级名著导读西游记及配套练习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七年级名著导读西游记及配套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名著阅读题1名著阅读。(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降妖除魔去西天取经。请将下列事件平顶山逢魔、大战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大战黄袍怪、救出宝象国公主大战红孩儿乌鸡国救主。请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2)西游记里的那只石猴,除了法名“孙悟空”外,还有下列称呼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请从中选择一个,依据原著简述与该称呼的由来相应的故事情节。2阅读下图,完成题目。图片讲述的故事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故事名称是_。图A中的行者是_变化而成。3名著阅读噫!这兵器原是他们随身之宝,一刻不可离者,各藏在身,自有许多光彩护体。今放在厂院中几日,那霞光有万道冲天

2、,瑞气有千般罩地。其夜有一妖精,离城只有七十里远近,山唤豹头山,洞唤虎口洞,夜坐之间,忽见霞光瑞气,即驾云头而看。原是州城之光彩,他按下云来近前观看,乃是这三般兵器放光。妖精又喜又爱道:“好宝贝!好宝贝!这是甚人用的,今放在此?也是我的缘法,拿了去呀!拿了去呀!”他爱心一动,弄起威风,将三般兵器,一股收之,径转本洞。(1)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万苦千辛,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如孙悟空大闹天宫、_、_。(2)选段中的“三般兵器”具体是指_、_、_。4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内容。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

3、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选文出自西游记,作者是_ 。孙悟空想借“芭焦扇”的目的是:(1)_;(2)_。5将以下地名填入相应的回目,了解简单取经路线(1)第二十回 唐僧有难_ 半山中八戒争先(2)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_行者窃人参(3)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_猴王显法(4)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_ 孙行者调芭蕉扇(5)第七十二回 _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6)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A车迟国 B黄风岭 C五庄观 D盘丝洞 E.火焰山6西游记中妖怪的

4、结局取决于他们的背景和实力,有天庭背景的全部被神仙救走了,无背景但有实力的都被神仙收走了,无背景无实力只有死路一条。请给以下妖精分类:A黑熊精 B白骨精 C黄袍怪D车迟国虎羊鹿三妖 E.乌鸡国假国王狮俐怪 F.金银角大王有天庭背景无背景有实力无背景无实力7阅读下面一段节选,完成相关问题。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

5、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有改动)孙悟空说“

6、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选文中一向坚强勇敢的孙悟空“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这反映他哪些性格特点?8阅读下面西游记选段,按要求作答。如来道:“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 如来的话是对谁说的?如来因为什么事说这番话?请简要回答。9下列关于西游记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变作赤脚大仙的模样参加蟠桃会,看见玉液琼浆,美味佳肴想要大吃一番。于是,他拔出毫毛变作瞌睡虫丢在众人脸上。B高老庄的高太公一共有三女,大女名叫香兰,二女名叫玉兰,三女名叫翠兰。大女香兰被

7、自称官名叫猪刚鬣的妖精捉去,这个妖精原是天蓬元帅下凡。C五庄观的人参果很奇特,遇金而落,遇土而入。孙悟空等人偷吃了人参果,被两个小道童清风和明月质骂。孙悟空很生气,就带着金箍棒把人参果树推倒了。D在西梁女国渡子母河时,唐僧和猪八戒两人喝了河中的水结了胎气。唐僧等人求破解之法,得知在解阳山上的破儿洞里有一个落胎泉吃一口可以解胎气。10下面有关西游记的人物、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徒弟美猴王起名为“孙悟空”。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赐他一个紫金钵盂,供途中化斋之用。C过五庄观时,猪八戒因偷吃人参果而推倒人参果树,然后逃离五庄观。D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

8、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11填空都正确的一项( )西游记中天庭两次招安孙悟空:第一次招安,因为龙王和冥君状告孙悟空大闹龙宫地府。玉帝本意派将降服,_进言招安,结果是授孙悟空_,管理_;第二次招安,因为托塔天王所率天兵天将为孙悟空所败,太白金星献安抚之计,结果是授孙悟空_,管理_。A太白金星/弼马温/御马监/齐天大圣/蟠桃园B太上老君/弼马温/御马监/齐天大圣/蟠桃园C太白金星/齐天大圣/蟠桃园/弼马温/御马监D太上老君/齐天大圣/蟠桃园/弼马温/御马监12下面对语段的出处、加点人物及人物称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熄了火,送我师

9、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A水浒传 武松 对方的兄长B西游记 孙悟空 对方的儿子C水浒传 鲁智深 对方的儿子D西游记 沙僧 对方的丈夫13观音菩萨将一个箍儿迎风一晃,叫声变,即成五个箍儿,望一妖精身上抛去,一个套在其头上,两个在左右手,两个在左右脚,此妖为( )A红孩儿B哪吒C西洋龙子D守山大神14连线题:西游记中,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也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请将下列人物和名著中相关回目连线配对。人物 回目红孩儿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铁扇公主 尸

10、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白骨精 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15选出下面对名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的思想。B创业史中梁生宝搞牲畜合槽,进行互助合作示范,郭振山虽然聪明过人,却目光短浅,始终只看眼前,不知放眼未来。C红岩中关在地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他挖穿地牢后不久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他生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五匹骆驼。16名著阅读:有的同学在阅读了西游记后,提炼出了一个关键词:磨难。理由是:西游记中孙悟

11、空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长达五百年,后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八十一难,斩妖除魔,最终取经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请你也为这部名著提炼一个关键词,并说明理由。关键词:_ 理由:_17名著中也有关于牛的形象。根据要求,完成小题。(1)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下列属于对“牛魔王”进行描写的一项是:A他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B你看他公然不惧,东一头,西一头,直挺挺,光耀耀的两只铁角,往来抵触;南一撞,北一撞,毛森森,筋暴暴的一条硬尾,左右敲摇。众多神四面打,他便就地一滚,复

12、本相,便投芭蕉洞去了。C那阵狂风过处,只见半空里来了一个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系一条花布手巾。一边走一边笑道:“我有天罡数的变化,九齿的钉钯,怕甚么法师、和尚、道士?”(2)西游记故事引人人胜。请写出与“牛魔王”有关的一段故事情节。(50字左右)18少年正是读书时。文学名著总是让人越读越觉得有味道,百读不厌。初一年级的同学开展了西游记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初一(1)班开展了西游记读书交流活动,小语同学设计了幻灯片,请你回答相关问题。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 窃人参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六

13、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甘泉活树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二十四回中偷人生果的是A_;第二十六回是B_复活了被推倒的人参树。(2)初一(2)班的班刊编辑部准备刊出一辑“我看西游记”主题讨论,小文同学拟参考以下选题写稿,请你帮她一起完成: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请你也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从西游记中读到的精神实质,并简述理由(40字左右)。_(3)初一(3)班的语文课代表设计了以下任务活动来反馈同学们阅读西游记的感想与收获,你认为不合适的两项是(_)(_)A填写西游记阅

14、读问卷B开展“我的阅读心得”交流C谈谈班级营造良好阅读风气的方法D布置西游记阅读文学角E.分享“我的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方法谈F.分享“名家眼中的西游记”19课外积累(1)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不乏与“三”有关的,比如:_;师徒四人 深受人们喜爱,民间流传下来一些与他们有关的歇后语,比如:(_)相差十万八千里,(_)里外不是人等。(2)“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者,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这个片 断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肇开混茫”指盘古_一事。20名著阅读。却说那老魔吞了行者,以为得计

15、,径回本洞。众妖迎问出战之功。老魔道:“拿了一个孙行者,被我一口吞在腹中哩。”第三个魔头大惊途:“大哥啊,我就不曾吩咐你,孙行者不中吃!”老魔听说,心惊胆战,只得硬着胆叫:兄弟们,莫怕!把我那药酒拿来,等我吃几盅下去,把猴儿药杀了吧!那小妖真个将药酒斟了一盅,递与老魔。老魔接在手中,喝到肚里。那妖怪吃一盅,悟空就接一盅。一连咽了七八盅,都是他接吃了。老魔放下盅道:“不吃了,这酒常时吃两盅,腹中如火;却才吃了七八盅,脸上红也不红! ”原来这大圣吃七八盅下肚,在肚里撒起酒风来,打秋千,竖蜻蜓,翻跟头。那怪物疼痛难忍,倒在地下。(节选自西游记第七一五回)(1)文段中的“老魔”的名字是_(2)西游记多

16、次写到孙悟空通过钻入腹内制服对手的情节。除文段中提到的这一次,请再举两例,简要概括情节。_21班级进行“专题探究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西游记阅读活动,有位同学认为“唐僧师徒四人”的说法不准确。你以为呢?根据下列回目,简要说明你的看法和理由。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选自吴承恩西游记)语段描写的人物是谁?他是如何利用“项下骷髅”帮助唐僧师徒渡河的?请简要概述。23读下

17、列文段,完成相关问题。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

18、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1)选段出自_的西游记。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内容: _。(2)孙悟空不是保护师父去西天取经吗,为什么他会在花果山? _(3)结合选文,分析猪八戒的形象。_24西游记名著阅读。(1)下列有关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品蕴含着人必须

19、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谤。 B西游记主要写了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真经的故事。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顽皮,他坚持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其中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节都以他为主角。D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神魔世界,各路神佛妖魔都写的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2)假如你是西游取经团队的首领人物,现在需要补充力量,要从下面的妖魔中选择两人加入取经团队,你会选择谁?并简述理由。备选人物:偷袈裟的黑熊精吐火的红孩儿用金刚琢套兵器的青牛精小雷音寺的黄眉怪。_25

20、阅读下面名著片断,回答问题。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偷偷地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了肝肺

21、,用尽了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老怪问道:“你是哪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有改动)(1)选文中孙悟空说“两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文之前的情节,概述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他身上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一事例证明。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那道士与大圣战经五六十合,

22、渐觉手软,一时间松了筋节,便解开衣带,忽辣的响一声,脱了皂袍。行者笑道:“我儿子!打不过人,就脱剥了也是不能毂的!”原来这道士剥了衣裳,把手一齐抬起,只见那两胁下有一千只眼,眼中迸放金光,十分利害行者慌了手脚,只在那金光影里乱转,向前不能举步,退后不能动脚,却便似在个桶里转的一般。(西游记第七十三回)文段中“道士”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悟空为什么和他打斗?结局怎样?27猎人笔记里说:“任何不幸都是可以承受的,天下没有走不出的困境。”你是否认同这句话?请以下列名著中的一个人物为例,简述理由。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B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28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相关情

23、节谈谈你的理解。A.长妈妈(阿长)(鲁迅朝花夕拾)B.猪八戒(吴承恩西游记)C.霍尔(屠格涅夫猎人笔记)29名著阅读。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1)该片段选自 ,作者是 (朝代)的

24、_。(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导致此事件发生的故事情节?(3)选段中我们看到了孙悟空重情重义的一面。他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结合西游记的其他情节,谈谈你的看法。30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四次落下了眼泪,将他的“人性”和“人情”表现得淋满尽致。以下对他落泪的原因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回中,有一天,美猴王大摆宴席,正吃得开心,忽然想到有生终有死,十分烦恼,于是伤心落泪。这一次的泪是情空对生命的渴望,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于是决定下山拜师学道,让自己的生命能永久长存。B第二回中因为悟空炫技,菩提祖师说:“我不怪你,你离开这里吧。”悟空流下眼泪,磕头请求

25、说:“我还没有报答师父的大恩呢。”此时,他的泪既是对自己一时冲动、卖弄功夫的后悔,更是对自己还没学到更多本领的不甘。C在第三十四回中,在迫于救师降妖的特殊情境,不得不向老怪行礼时,孙悟空竟然“泪出痛肠”,从反面衬托出他视尊严为性命的刚强精神。D在第四十六回,为了让孙悟空彻底放弃营救唐僧的决心,妖怪们把唐僧锁在柜里,对外放出谣言:唐僧已经被大王连夜生吃了。孙悟空听闻后,焦急万分,混入妖怪老巢,看到八戒,当从八戒口中再次听闻师傅已经被妖怪吃掉,他失声痛哭起来,边哭边叫,迫不及待去请如来帮忙。在佛祖面前,孙悟空说到师傅遇难禁不住泪流满面。这是悟空为自己未能完成保护师傅的使命,而流下懊悔莫及的泪。【参

26、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名著阅读题1A解析:(1)A(2)示例一 石猴勇敢跳入瀑布中探洞,并引群猴入水帘洞,被拥戴为美猴王。示例二 悟空向龙王借得“金箍棒”和披挂,在地府将所有猴属从生死簿上一笔勾销,龙王和冥司秦广王向玉帝告发,玉帝派人把他骗到天庭,封给他一个牧马的小官“弼马温”。示例三 悟空得知“弼马温”只是一个看马的小官后,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心头火起,打出天门,回到花果山并竖起了“齐天大圣”的大旗。【详解】(1)考查把握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西游记是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安排情节的。出自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出自西游记第二十八回至三十一回;出自西游

27、记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出自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到第四十回中唐僧师徒路经的国家。排列先后顺序为,故选A。(2)考查对孙悟空称呼由来的掌握。从给出的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中选择一个,依据原著简述与该称呼的由来相应的故事情节即可。示例:“美猴王”在与群猴玩耍时,偶然发现水帘洞,众猴约定谁能入水帘洞中探个究竟,谁便可被拥为王。石猴勇敢跳入瀑布中探洞,并引群猴入洞,终被拥为美猴王。“弼马温”孙悟空拿了东海的定海神针。东海龙王上告玉帝,玉帝要捉拿他,太白金星出来为他解围说要招安,也就是弄个官给他做做,就封给他一个小官“弼马温”,弼马温就是管理天马的一个官吏。“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天庭招安作弼

28、马温,自以为官大,得知实为小官后。大闹天宫,回花果山后自认为与天同齐,称“齐天大圣”。2A解析:真假美猴王(真假行者、真假悟空、真假猴王) 六耳猕猴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积累。根据图中情节叙述以及“模样与大圣毫无两样”“两个行者”可知,故事名称是真假美猴王,孙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从观音处找来悟空,真假猴王大战,观音、玉帝、唐僧等无法分辨,最后如来佛识破六耳猕猴,悟空一棍将他打死,师徒团聚。所以图A中的行者实际上是六耳猕猴变化而成。3(任意填上两个即可)(1)大闹蟠桃会、 偷吃人参果、大战二郎神、三打白骨精 (2)金箍捧 九齿钉钯 降妖杖

29、 【详解】(1)西游记中故事情节精彩纷呈,任意写两个即可。如:猪八戒娶亲、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降服黑熊怪、车迟国斗法、唐三藏路阻火焰山等。(2)西游记中有“三般兵器”,指的是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钯,沙僧的降妖宝杖。如意金箍棒原本就是兵器,是太上老君所炼制,后被大禹求得,治水时用做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后为孙悟空所得,成为其打斗的兵刃。九齿钉钯全名称为上宝沁金耙,乃太上老君用神冰铁亲自锤炼,六丁六甲之力锻造而成。降妖宝杖全名降妖真宝杖,也称降妖宝杖,降妖杖。沙僧官拜卷帘大将军时由玉帝赐给,随身携带,大小如意,善能降妖。4吴承恩 “扇息火焰山过去” “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 【详解

30、】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积累。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通读文本,依据选文中“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可知,孙悟空想借“芭焦扇”的目的是:“扇息火焰山过去”;“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5B解析:B C A E 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具体回目如下:(1)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2)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3)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4)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5)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6)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

31、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6C解析:有天庭背景:C E F。无背景有实力:A。无背景无实力:B D。【详解】黑熊精:黑熊精又名熊罴怪,是西游记中的角色。熊罴怪原是一头黑熊,住在黑风山里的黑风洞,修行多年成为精怪,使一柄黑缨长枪,善于变化,手段也很厉害。后被观音菩萨收为守山大神。白骨精:本是白虎岭上的一具化为白骨的女尸,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变幻成了人形。后被悟空打死。黄袍怪:原是天界二十八宿星君之一的奎木狼,黄袍怪到宝象国佯称自己是驸马,并将唐僧变成猛虎诬其为妖怪。玉帝令四大天师查勘,方知是奎星下凡,遂命二十七宿星员收他上界,罚去给老君烧火。车迟国虎羊鹿三妖:虎力、鹿力、羊力三妖本在山中修道,后来

32、到车迟国后被国王尊为国师。与悟空等人斗法,鹿力大仙愿赌剖腹剜心,羊力大仙赌赤身下油锅,但一一被悟空所破,三国师都死于非命,现身才知是虎、鹿和羊。乌鸡国假国王狮俐怪:狮猁怪原本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成精下凡后,将乌鸡国国王推到井里,变成国王模样,当了三年国王。当时狮猁怪变作唐僧的模样,靠紧箍咒分辨出了真假,悟空请来文殊菩萨收了狮猁怪。金银角大王:金角大王与兄弟银角大王是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原是太上老君门下看守金炉的童子。菩萨为了试验唐僧西天取经的决心,向太上老君借来金银二童子,变作妖怪磨砺唐僧取经的决心。与孙悟空比武斗法,难分输赢。后来孙悟空用计谋战胜金、银二怪,收缴了五件宝物,连人带物

33、返还给太上老君。所以有天庭背景的有:C E F。无背景有实力的有:A。无背景无实力的有:B D。7(1)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佛制服悟空并压他在五行山(两界山)下。(2)“哭”反映了悟空的自尊高傲,“跪”又表现他忍辱负重(或机智灵活、随机应变、能屈能伸、重情重义等)的性格。【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根据“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的提示,结合原著内容,可知是孙悟空因大闹天宫,又和如来佛祖斗法,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来唐三藏揭下山上的金字压帖救出了孙悟空并收他为徒。(2)本题考查性格理解。1)结合“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

34、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表现他心里自尊高傲;2)结合“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说明孙悟空也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跪下的,表现了他忍辱负重、能屈能伸;3)结合“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又能看出他的重情重义。8猪八戒。因为唐僧等人都封了佛,猪八戒只封净坛使者,他不满意。【详解】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猪八戒: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四大主要角色之一,法号悟能,浑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兵的“天蓬元帅”,精通三十六般变化,所持的兵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俗称九齿

35、钉钯)。因调戏霓裳仙子被贬下凡尘,投了猪胎,生的猪头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落草。后受观音菩萨点化,入赘高老庄务农,等待取经人。孙悟空收服他成为唐僧的二徒弟,取名“八戒”,与孙悟空、沙悟净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几经劫难,因挑担和保护唐僧有功,成了正果,被佛祖封为“净坛使者”。文本叙写的就是唐僧师徒取经得了正果,佛祖对唐僧、孙悟空都被封了佛,却封猪八戒为净坛使者,“八戒”因此而不满意。所以如来因为这个事说这番话。9B解析:B【详解】B.三女翠兰被自称官名叫猪刚鬣的妖精捉去。故选B。10C解析:C【详解】C.有误。孙悟空把“人参果树”推到了,不是猪八戒推倒人参果树。故选C。11A解析:A【详解】本题

36、考查名著内容熟记能力。需熟读西游记内容。(1)孙悟空第第一次招安发生在西游记的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因为龙王和冥君状告孙悟空大闹龙宫地府。玉帝本意派将降服,太白金星进言招安。结果是授孙悟空弼马温,管理御马。(2)孙悟空第第二次招安在西游记的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中,因为托塔天王所率天兵天将为孙悟空所败,太白金星献安抚之计。结果:是授孙悟空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故选A。12B解析:B【详解】B.根据“你且把扇子借我,扇熄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可知,材料出自西游记“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行者”是孙悟空,“

37、令郎”是孙悟空对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的称呼。故选B。13A解析:A【详解】此妖为红孩儿,为牛魔王与罗刹女之子。善使三昧真火,悟空不能敌。后请来菩萨,以净瓶之水灭火,又以如来所赐金箍将其收服,做了善财童子。故选A。14红孩儿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铁扇公主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白骨精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详解】从回目“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中的“火焰山”和芭蕉扇可判断这是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所以人物应该是铁扇公主;从回目“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和“三戏”可判断,这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所以人物应该是白骨精;从“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

38、母空”中的“婴儿戏化”可判断,这是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故事,所以人物应该是红孩儿。据此分析进行连线配对即可。15D解析:D【详解】D.有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不是五匹。故选D。16执着 西游记主要记述唐僧师徒四个历经艰险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他们师徒四人最值得读者学习的是他们的目标明确,并以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去实现目标。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主题的理解。为名著提炼一个关键词,并说明理由。示例:关键词:勇敢。理由: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八十一难,凭借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终于取得真经。17B解析:(1)B(2)示例:因为记恨孙悟空降服了自己的孩子

39、红孩儿,牛魔王不愿借芭蕉扇,并因此与孙悟空展开大战,惊动天上众神。【详解】(1)A.根据“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可知是孙悟空。B.根据“光耀耀的两只铁角、筋暴暴的一条硬尾、芭蕉洞”等信息判断是牛魔王。C.根据“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系一条花布手巾”“我有天罡数的变化,九齿的钉钯”可知是猪八戒。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根据要求写出相关故事情节即可。牛魔王性格憨厚,大胆,豪迈。翠云山和积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铁扇公主,儿子是红孩儿。首次出现于孙悟空得到如意金箍棒后,孙悟空受天庭招安,又因嫌弼马

40、温官小,反出天宫,在独角鬼王建议下自称为齐天大圣,于是牛魔王就自称做平天大圣,其他五大魔王也都各称大圣,并称七大圣。后出现于孙悟空与火焰山这一篇故事中,悟空第二次借芭蕉扇,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扇,却被牛魔王所变的猪八戒夺回。悟空第三次借扇,悟空与牛魔王大战,八戒、沙僧、哪吒及天神上前助战,最后把牛魔王打得现出原形。悟空用芭蕉扇扇灭山火,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18C解析:(1)孙行者(孙悟空) 观世音(观音) (2)示例: 诚: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始终不改初心,用诚心求取真经,最终感化天地,功德圆满,恒:为了求取真经,他们坚持不懈,以一颗恒心感天动地。勇:师徒四人敢做常人不敢为之事

41、,勇敢面对妖魔鬼怪,具有大无畏精神。合作:西天取经之路充满险恶,但唐僧师徒最终能取得真经,功德圆满,靠的是四人团结合作,齐心协力。 (3)C F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掌握。结合“五庄观”和“窃人参”可知,这是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这段情节讲述的是唐僧师徒来到五庄观,悟空在八戒怂恿下去偷人参果,被清风、明月发现辱骂,悟空一怒下推了人参果树,观主将师徒众人囚禁,悟空只有采用四处寻访医树之方的方法救出师徒,最后观音菩萨的玉净瓶水救活果树,众人得以继续上路取经。所以A处应该是“孙行者(孙悟空)”;结合“三岛求方”和“甘泉活树”可知,这是西游记的故事情

42、节“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这段情节讲述的是孙悟空打倒人参果树,两次逃内亡没有成功,又被镇元大仙抓回。镇元大仙要求悟空复活人参果树,唐僧给悟空限制了三日期限。悟空先去了蓬莱仙岛寻访三星,并请三星求情,延缓了时间限制;再去方丈仙山寻访帝君;最后去求观音,观音以净瓶之水医好了人参果树。镇元子举办“人参果会”,并与悟空结拜。所以B处应该是“观世音(观音)”。(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题目要求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从西游记中读到的精神实质。西游记讲述的是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磨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

43、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这一路上,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可是他们仍旧初心未改,用师徒相互扶持、互相照应、精诚合作的诚心来换取了真经,最终天地动容,他们也修成正果,功德圆满。所以可以用“诚”字来归纳“西游精神”的实质,凡事心诚则灵,任他千山万水亦不能阻;此外,漫漫西行路,中间遇到过无数的魑魅魍魉,阴谋诡计防不胜防,正因师徒之间相互信任,精诚合作,这样的西游团队才能粉碎无数妖魔鬼怪的陷阱术法,直达西天取经的彼岸。所以“信”或“合作”也可以归纳西游精神的实质。一个团队如果互相信任,精诚合作,那么它必定是无坚不摧的;还有,唐僧师徒原本可以筋斗云直达西天取经之地,可他们最后还是一步一个脚印,以自己的恒

44、心和毅力来丈量这片土地,最终取得了真经硕果。所以可以用“恒”或“坚毅”字归纳“西游精神”的实质;最后,唐僧师徒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涉足无数凶险之地,完成常人不能胜任的取经大业,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所以“勇”也可以归纳西游精神的实质。(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活动设计主题的能力。分析题目要求可知,这里设计任务活动的目的是反馈同学们阅读西游记的感想与收获。所以活动设计应当要能体现“阅读感想与收获”相关的主题。“谈谈班级营造良好阅读风气的方法”是说探讨如何在班级营造良好阅读风气的方法,与西游记并无关联。“分享名家眼中的西游记”是说对名家阅读西游记的感悟和收获进行分享,并不是“同学们”阅读西游记的感想与收获。所以“谈谈班级营造良好阅读风气的方法”和“分享名家眼中的西游记”两项不合适;故选CF。19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探无底洞) 孙悟空翻筋斗 猪八戒照镜子 五猖会 开天辟地 【详解】(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