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95523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 言 句 式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3 、24 星期二、 三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1.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2.典型的句式意义,学生认真掌握。 教学重点与 难 点 归纳、总结主要文言句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文言文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难点。要理解一篇文言文,就必须掌握、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请大家回顾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特殊的文言句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明确: 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即主谓倒装)。 本节课,我们学习前三种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 二.学习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常用判断词是“是”,文言文表判段的常见句式有: (一)用“者”“也”表判断,“者”“也”可以配合共同表判断,也可只用其中一个表判断。 1、用“……者,……也。”表示。(“者”表主语后的提示和停顿,“也”表判断语气)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南冥者,天池也。 2、用“……,……也(或者也)。”表示。 如:夫战,勇气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用:“……者,……。”表示。 如:粟者,民之所种。 4、用“者也”连用表示。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二)在主谓之间加“乃、则、即、皆、本、素、亦、必、诚”等词来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乃、则、即”有“就是”之意。如: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梁父即楚将项燕。 D、此二人者,皆圣人也。 E、臣本布衣。 F、且相如素贱人。 G、熊掌,亦我所欲也。 H、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J、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三)用动词“为”表判断。汉魏以后,用“是”作判断此的逐渐增多。 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问今是何世?”;“自言本是京城女。” (四)意念判断句,无任何标志性词语。 如:刘备,天下枭雄。 秦,虎狼之国。 此人力士。 (五)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的句式。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予本非文人画士。” 三.学习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常见的几种形式: 例:①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小结1:用“于”表被动。 例: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小结2:用“见”表被动。 例: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③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 小结3:用“被”来表示被动。 例:①兔不复可得而为宋国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也 ③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小结4:用“为”表被动。 例: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③不者,吾属皆且为所虏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结5:用“为……所……”、“为所”表被动。 例:①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②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小结6:用“见……于”、“受……于”表被动。 例: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②戍卒叫,函谷举。 ③门启而入。 ④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小结7:这是意义上的被动,无任何被动标志,称为意念被动句。 迁移训练: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禹、汤被之矣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A)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A) 四.学习省略句: 现代汉语也有省略现象,但不如文言文普遍,有的现代文不能省,而文言文能省。文言文中,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省略主语: 例:①永州之野产异蛇,(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②(成名)喜而捕之,(虫)一鸣辄跃去,(虫)行且速。 ③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省略谓语: 例: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②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狱门外。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厉害)? 3.省略宾语: (1)省动词宾语:例:①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 ②具告(之)以事 (2)省介词宾语:例:①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②木直中绳,輮以(之)为轮。 4.省略介词: 例:①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5.省略量词:例:①寒暑易节,始一(次)反焉。 ②蟹六(只)跪而二(只)螯 6.省略兼语:例:且使(人)遽告于郑。 7.省略中心语:例:①不禁莞尔(一笑)。 ②深入不毛(之地)。 五.课堂小结: 第 二 课 时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5、26 星期四、五 一.导入新课: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文倒装句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二.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何、安、孰、焉、奚、曷、胡、恶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①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②大王来何操? ③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④且焉置土石? ⑤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⑥君何以之燕王? 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要提前到动词前。 如:①未之有也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忌不自信。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有时,宾语前还有“惟\唯”等进一步表示强调。 如:A、何陋之有? B、何厌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马首是瞻 E、惟利是图。 F、“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4.介词宾语的前置。如:①一言以蔽之。(以一言)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③一以当十。 三.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文语句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定语后置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客有吹洞箫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加上“之“,构成“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而”,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用数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 如:A、吏二缚一人诣王。 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C、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D、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 四.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会置于句后作补语,旧称“状语后置”。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得双石于潭上。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⑶文言文里,用“如(若)……”这类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的状语,常常放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后边。 如:A、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B、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 五.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或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如:甚矣,汝之不惠!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六.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常将某些虚词结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这种习惯使用的句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常见的固定文言句式有: 1.“(其)……之谓也”意思是“(大概)说的就是……啊”。 如:“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2.“孰与”“……与……孰……”意思是“和……相比,谁(那一个)更……”。 如:我与徐公孰美?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奈……何”“如……何”意思是“对……怎么样”“对……怎么办”。 如: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4.“得无……乎(耶)”“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非、恐怕、只怕……吧”。 如:无乃尔是过与?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5.“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我们经常见的固定句式还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何其(多么)等。 七.课堂小结: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