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鲁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2分)
1.“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个人离不开集体②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③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成长的园地④个人利益要完全服从集体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 下列不属于维护国家荣誉表现的是
A.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 B.为满足个人私利而丧失国格、人格
C.对民族的自尊和自信 D.以大局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3.你认为形成集体的必备要素是
①有共同的目标 ②行动上相互支持 ③心理上相互依存 ④情感上荣辱与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右边漫画《拆》中人物的行为
①以损害集体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是不可取的
②是正确的做法,因为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③启示我们应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④说明维护集体利益至上,不应该考虑个人利益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5.现在很多家庭的交通工具由自行车、电动车换成了小汽车,住房也由原来的平房换成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这主要说明了
A.所有社会成员都存在从众心理 B.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C.人社会生活是变化发展的 D.现在的人喜欢到处跑,不愿呆在家里
6.黄山迎客松在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从近处看,跟别的松树没有多大差别;从远处看,一侧枝丫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这个事例说明,观赏自然风光,要注意观赏的( )
A.角度 B.时间 C.距离 D.技巧
7. 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志愿者们默默无闻,起早贪黑,头顶烈日,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地坚守着岗位,可他们从事志愿者工作没有一分钱的报酬,路费食宿都需自理。这说明他们
A.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具有奉献精神
B.做到了在任何时候都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C.一味从众,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原则 D.为了在大庭广众下出风头而不顾一切
8.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奉献主要表现为
①舍己为人②大公无私③应做大事,不要被一些繁琐小事所困④在学习,工作中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今天也许有的同学也遇到了困难,在逆境中拼搏。也许有的同学目前还没遇到过较大的困难。如果当我们遇到困难和逆境时我们不应该
A.对生活充满信心 B.敢于向困难和逆境发出挑战
C.态度偏激,埋怨社会不公 D.客观分析原因,学会独立思考
10.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我们一方面要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那么你认为社会的主旋律应该是
A.尽情的追求享乐 B.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正气
C.自私自利 D.追求个性,人人为我
11.下列行为属于亲近社会的行为是
①过马路时,看见盲人,上前搀扶 ②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残孕让座 ③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涂乱写、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④参加献爱心活动,为灾区人民募捐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2. 著名学者于丹曾经呼吁小学增加公益教育,让独生子女学会分享。学会分享就要做到
①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
②和同学们交流学习经验,共享学习资料
③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自己看,别人借不给
④有痛苦的事情说给好朋友听,有高兴的事情自己独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下列做法中,帮助他人的正确方法有
A.小强发现有人落水,不顾自己是否会游泳,跳入水中抢救落水者
B.考试时,邻桌的同学请求帮助,小娟便将自己的答案传给他看
C.得知小玲家庭困难,班长不征得她本人同意,就发动全班为她捐款
D.每逢礼拜天,小芳总是为孤寡老人王大娘买米买面
14.在春游时,王小东不小心扭伤了脚,许多同学就主动上前搀扶并帮他背包,但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下列同学的想法属于真诚助人的是
A.小明想得到老师的表扬 B.小亮有求于王小东
C.小峰为帮助同学心里感到高兴 D.小磊担心别人说闲话
15.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生理的缺陷,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境不利,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对于身有残疾的同学,我们应该
①事事宽容、迁就他们②歧视和嘲笑他们③奉献爱心,鼓励他们勇敢面对人生④给予关心和帮助,消除他们的痛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小刚在观看了“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的报道后,感到非常自豪。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多作贡献。可见,关注国家大事
①可以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②可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③可以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④有利于自己将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17.2010年5月初,联合国环境署提出报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8年前定下的目标——“2010年大幅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没有达成。被评估的5万个物种中,如今三分之一以上面临灭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A.人类与自然界很难和谐相处
B.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自然物种在急剧减少
C.人类是自然界的朋友
D.生物的多样性已经不复存在
18.2010年3月27日20时30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各大城市不约而同地熄灭了各地标志性建筑的灯光。平日灯火通明的城市,在这一刻都安静下来,以久违的沉静姿态,加入到2010年“地球一小时”全球活动中去。对我国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
①能够唤醒人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②这是我国从世界的高度着想,积极解决世界性问题的表现
③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能源
④熄灯一小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毫无意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的温岭市石塘渔民郭文标,三十年来不计个人安危,在惊涛骇浪中救起了130多条生命,他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有( )
①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②不图回报的奉献精神
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④鞠躬尽瘁的为政风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10年9月6日,《东江时报》报道:人们在没有看到大自然报复的时候,就不懂得去感恩,也不会去惊醒。到今天为止,无论是舟曲泥石流也好,还是汶川大地震也罢,这无疑是大自然在向我们敲响警钟。如果我们再不保护大自然、呵护大自然、感恩大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眼睛就会发炎,最后瞎了。有了这样一个心境、心态,知道了这样的因果关系,人们对待自然的结果就会很不一样。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只能做自然界的服从者,被动地适应自然
B.人类在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同时,也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C.人类应该做大自然的朋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D.人与自然万物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21.对漫画《沙尘暴来了》的正确理解有( )
①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
资源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②人类对自己造成的环境问题
应该承担责任,甚至会为此付
出巨大的代价
③大自然是懂得报复人类的
④一切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都是人类造成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52分)
22.在春季运动会上,八年级某班的运动员有的在运动场上奋力奔跑争夺第一,,看台上的同学们则大声为他加油;有的在跳高场地上展现雄姿,中间休息时,同学们送水给他喝,并向他提出建议和注意事项;文笔好的同学则积极写稿,为运动员加油喝彩……最后此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你能猜出此班获得的好成绩的高招是什么吗?说说你看法。
23.观察下列这些中学生的表现,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幅图:“我的好朋友都买了手机,我也要买!”第二幅图:“看你这个打扮。”“××歌星就是这个打扮,我崇拜他!”
(1)漫画中这些学生的做法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心理?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种心理?
24.2010年5月6日晚,济空航空兵某师组织跨昼夜飞行时,飞行员冯思广、张德山驾机在连续起飞过程中发动机骤然停车,飞机即将降落在济南人口稠密地区。生死攸关,冯思广、张德山没有立即弃机跳伞,而是果断改变了飞行轨迹,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冯思广壮烈牺牲,张德山受伤。如今英雄虽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部队官兵和当地百姓的心中。
(1)“生死关头,冯思广、张德山没有立即弃机跳伞,而是果断改变了飞行轨迹,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说明了什么?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集体的利益?
25.(13分)材料一 《自然》杂志称,50年后100多万种陆地生物将从地球上消失。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 000倍,平均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
材料二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从2007年开始普查,目前已接近尾声。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截至2009年10月31日的数据显示,已有两万多处不可移动的文物点流失。作为全国文物大省的甘肃共调查登记移动文物14 303处,其中新发现4 253处,复查10 050处,调查登记消失文物406处。
材料三 观察漫画《还我森林》
分析材料,感悟漫画,回答如下问题: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大自然面临着怎样的威胁?(3分)
(2)请分析出现材料一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材料三漫画反映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危害?(4分)
东阿四中八年级第一次月清
思想品德试题
答案卷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2、你能猜出此班获得的好成绩的高招是什么吗?说说你看法。(10分)
23、(1)漫画中这些学生的做法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心理?(2分)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种心理?(8分)
24、(1)“生死关头,冯思广、张德山没有立即弃机跳伞,而是果断改变了飞行轨迹,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说明了什么?(4分)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集体的利益?(6分)
25、(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大自然面临着怎样的威胁?(4分)
(2)请分析出现材料一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材料三漫画反映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危害?(4分)
21.价值判断
(1)判断:错误。
理由:小成不讲原则,不分是非对错,追求的是小团体的不正当利益。这样做不是维护集体利益,反而损害集体利益,害了朋友。
(2)判断:错误。
理由:助人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但要注意方式方法。班长的做法违反了小华的意愿,可能伤害小华的自尊。
22.(1)小李爸爸的观点不对。(2)因为中学生参加社区清扫垃圾、搞环保宣传等活动,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必须深入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锻炼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23.选择(1)。因为 :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那些以大局为重,自觉服从集体利益的人,值得我们敬佩和尊重。
24. (1)从众心理或盲目从众心理。(2)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从众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却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我们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心理,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25. (1)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②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他们以大局为重,自觉服从集体利益,以牺牲个人利益为来保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③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勇担责任,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尊重。(3分)
(2)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树立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不做损害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是。②懂得关心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维护集体的团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③发挥个人的特长,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创造性的劳动和优异成绩,为集体增光添彩。④当集体利益和荣誉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答案:(1)自然物种在减少;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2)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的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使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造成自然物种的减少。
(3)感受大自然之美,保护大自然,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并同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作斗争。
(4)大自然物种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