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大地理区域之一(秦岭)课后反思
本课导入的方式很多,教参上有,网上也有,随便借鉴一种,都很实用。但我想,它们毕竟是别人的东西,不能展示自己的努力和风格,比武课堂上,应该避免模仿,应该表现自己的个性特色。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式:走上讲台,剖开“橘子”(其实是新鲜的枳实),请几个学生品尝。等学生品尝后,告诉学生它是橘子,再解释它又酸又苦的原因:它生长在秦岭淮河以北。即时提问:橘子生长在秦岭淮河以南又会怎样呢?让学生品尝自己家乡的橘子。我想,这样导入,让学生亲自感受秦岭淮河南北的巨大差异,新颖具体,再恰当不过了。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枳实,试教时又发现内容太多,这个导入又费时间,便放弃了。后来,我扣住“线”来导入:裁缝师傅做衣服要跟针线打交道,木工师傅做家具要跟墨线打交道,飞行员开飞机要跟航线打交道,而我们学生学地理,免不了要跟地理界线打交道。然后,我用幻灯片复习已经学过的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⑴是三阶梯界线,⑵是人口地理分布线,⑶是0℃等温线,⑷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最后过渡到秦岭淮河线上来。这个导入虽然没有前面导入那样理想,但也简洁、省时,虽然称不上匠心独运,但也勉强算是自出心裁了。
2017年1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