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学习培训的基本要求陆 耀 南内容提要: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学习培训要达到的初、中、高三级基本要求等。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标准正文:今年暑假里,本人参加了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通过比较系统的学习研究,了解到了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老师应该掌握的“信息技术理论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下文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做些具体的阐述,也算是对参加培训的一个总结反思。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当前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教师的信息技
2、术应用能力是当前信息化社会作为一名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近年来,各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项目分散、标准不全、模式单一、学用脱节等突出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效益,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13年10月25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明确了“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
3、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并且要“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围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现实需求,吸收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研究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有效引领广大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建设资源、实施培训、开展测评、推动应用等
4、环节的工作。“提升工程”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主要采取教师网上自测方式,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根据能力测评指南,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测评工具,建立网络测评系统,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当前如我所在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基本都配备了教师人手一机(笔记本或台式电脑),教育教学场所(教室、会场等活动场所)也都有多媒体设备,可以说在硬件建设上国家投资基本到位,操作运用软件的种类也繁多,为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前主要是要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的来学习应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年龄稍大一些的教师,也应该“活到
5、老、学到老”,逐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运用要求。通过学习,本人了解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学习培训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经过有关部门专家的研究设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学习培训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可分为初、中、高三级要求,具体内容陈述如下:一、教师初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1.硬件操作技能: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鼠标、光驱、U盘、打印机、显示器等);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2.软件使用技能: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启动运行应用程序);熟
6、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每分钟可输入15个汉字;掌握在计算机上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及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文件等操作;会使用Winrar、Winzip压缩软件进行压缩与解压处理;会使用Word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内容、格式编排和打印;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会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搜索教育、教学资源,会在网上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3.信息化教学素养: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以上这些初级的要求在我校来说“六后、七后”的教师基本上都已达到,少数临将退休(五年内)的教师还有“扫盲”的要求,相
7、信这些老教师会“活到老学到老”,不甘于落后时代的步伐的。二、教师中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除具备初级能力外,还须达到:1.硬件操作技能: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种类与功能(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每种设备适用于何种环境以及适用于传递哪一类型的信息);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2.软件使用技能: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熟练编排所任教学科的试卷;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等)进行较高级的数据分析、筛选及其它数学运算;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能将声音、图片、视屏、动画等各类素材进行整合运用。能初步运用多媒体工具对信息加工处理(如对
8、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信息进行加工、编辑和处理);熟练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BBS)、网络寻呼工具(QQ、MSN等)、个人博客(Blog)进行表达和交流;会安装与卸载常用的应用程序。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和预防措施。3.信息化教学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编制适于所任教学科信息化教案及课堂实施方案;将各类教育资源与日常教学进行整合并合理应用,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化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或相关辅导材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据
9、本人初步调查了解,我市中学和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级班子成员及45周岁(含)以下骨干教师均应达到信息技术中级应用标准,这是与校级领导的聘任条件相挂钩的,也是与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认定条件相一致,但总体上来说,能达到中级要求的教师人数占比还是较低,像我校就没超过三分之一,中学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也不会超过二分之一。说明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教师高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除具备初、中级能力外,还应达到:1.硬件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架设所需的各类硬件知识;能对机房及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除;能对学校常用电教设备进行维护和简易故障排查;2.软件使用技能:对计算机操作
10、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有较深的了解(会安装、使用、备份与还原操作系统);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编辑,利用统计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等);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熟练掌握1-2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能够制作网络课件;为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各类资源系统软件的架设和WEB发布提供支持等;3.信息化教学素养:认识网络教学信息的传递手段,以及教学媒体的类别和功能;能够根据不同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点,设计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模式(如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探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与案例学习等学习模
11、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开展教学交流和活动。能达到高级标准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学校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规模中等的一所小学也就两到三人,中学四到五人,他们是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高手”,人数虽少,作用却不能忽视,在全员培训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要充分发挥这些高手的作用,采用各种手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在碰到具体的“电脑问题”时,就时常向这些“高手”请教,解决了许多问题。可以想象,假如学校绝大多数的教师都能达到“高级标准”,都是“电脑高手”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会出现怎样的一个崭新的局面!从以上初中高三级标准中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学习培训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的积累,以及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过程。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可以从以上标准中逐项对照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查遗补缺,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使自己跃上更高台阶,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2013年10月25日。2、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014年5月27日3、陈淼芬:信息技术标准化。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