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系生活教数学大坪中心小学蒋娟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学 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使学生切实体验到 身边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 数学产生亲切感,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 。下面从三方面试述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教学效率: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在教学前可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 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例如,在教
2、学分数的意义、“分数加减法”、“等式”时,利用本班总人 数、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各小组人数及每个小组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为例进行 讲解,让学生结合实例认识“单位一”、“分数的意义”、“分数加减法运算规 律”、“数值的等量关系”等这样,既避免了教学公式化,又密切了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例如:三年级上册中学习“秒 ”的认识后,结合学生自身的一些动作与事情来体验“秒”的长短:眨一下眼,翻一下书,脉搏跳动一下等等。学习米,分米,厘米后,让学生量一量书本的厚度
3、,钢笔的长度,教室的宽度等。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理解了米分米厘米的长度,并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原来有这样大的作用。 这样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也培养了学生 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 间形式, 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 找到数学的原形, 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 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 再回到书本上来。例如:学习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时,我
4、没有利用教材上的原例题,而是将例题提炼,将例题生活化:小华的妈妈带200元钱去超市购物,梨子单价4.50元,买了3千克,苹果单价8.20元,买了2千克,你帮他妈妈算一下,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 想象,就跃跃欲试,各抒己见。这时,教师给与及时的引导,运用所学的知识进 行运算,根据计算结果,通过比较做出选择。这样下来,学生很有成就感,将死 板的数学运算变得生动有趣了。同时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有用性。 在这节课中,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 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
5、务于实践,因此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新知过程中 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引导学 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制作了摸奖盒,让学生亲自来体验,摸到幸运 奖的给与加分奖励。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解开摸奖陷阱的神秘面纱,提高学生 抵制社会上的歪风邪气的意识。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 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 学习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