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三 年级 科目: 音乐 授课课题 第10课 多彩的乡音 教学目标1、学唱台湾歌曲捕鱼歌,了解旋律进行中的“大跳”,能借助手号或搭桥的方法唱准“1 1”.2、能有感情地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桔梗谣,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出发,分析两首民歌的不同风格。3、学习波音记号,并能将其在太阳出来喜洋洋中演唱出来。4、通过学唱民歌,感受衬词在民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侧重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课前准备教学课时3课时添 加 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唱歌曲捕渔歌 、示范与引导:教师可惜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段渔民在波浪滔滔的大海上捕鱼的画面,然后跟着歌曲录音
2、,边范唱歌曲边表演划船、撒网等捕鱼的动作。 2、对话与议论:请学生说说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并为歌曲取个歌名。介绍台湾和台湾民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朗读与律动:熟悉歌曲的节奏,再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可同时做用力划船的律动: 嗨哟依哟依哟恩嗨哟(四遍) 4、号与歌唱:老师用手号打出歌曲旋律,请学生看着手号唱准音高。 5、唱与唱名: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6、设计与唱游:让学生自己设计演唱或唱游方式。(二)建立“我的小音库”(存入唱名do1、re2,感知音名、) 、学认新唱名:复习歌曲捕鱼歌的第三段歌词后,让学生对照歌曲的简谱,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视唱新唱名:再让学生尝试一下看着歌
3、曲的简谱用唱名唱一唱。 、做填音练习:教师用手号找出歌曲一、二、四句的手号,学生边唱边写出其唱名根据手号的高低位置,请学生排出五个音的高低顺序,再完成第页的“在台阶上填上适当的音”的练习。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请学生选出配合歌曲表达内容的画面(展示几幅不同风格的图画,如孩子游戏、平静湖面、黄土高坡等),并猜猜是哪个地方的民歌?(2)向学生简介重庆的知识。 、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1)聆听第一段,听辨出歌曲中的衬词。(2)读一读,并以师生互动接唱的方式模仿唱一唱。(3)采用”lu”哼唱歌曲旋律,歌曲中的装饰音“波音“和”连音线“是本课的难点,因前面已经充分
4、模仿演唱,所以在此结合教材稍作音乐知识的学习,并练一练即可。(4)师生或学生分组以接唱的方式完整演唱歌曲。、拓展学习(1)把学生分成“衬词组”与“歌词组”合作演唱,演唱时“衬词组”手拍节奏,“歌词组”边唱边根据内容自编动作来表现。( 2)看看、议议: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著名导演王光利先生就以这首歌曲为主题拍摄了公益片太阳出来喜洋洋。引导学生欣赏与感受,从中体会民歌具有可以唤起人们乐观精神面对困难的重要作用。第三课时学习歌曲桔梗谣1、感受导入(1)观看朝鲜族的歌舞表演桔梗谣,模仿朝鲜族的基本舞蹈动作,并说说其舞姿有什么特点?(2)猜猜是属于我国哪个民族的歌舞,结合中国地图与图
5、片、视频等方式简单了解朝鲜族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特别指出朝鲜舞蹈中柔韧、飘逸的“鹤步”,深刻体现了朝鲜族女子的善良与纯洁。介绍朝鲜族鹤步的基本动作。(3)完整欣赏歌曲桔梗谣,了解歌曲内容、音乐情绪,并引导学生用声势表现歌曲的强弱规律,讨论出歌曲是三拍子。(4)找出表现朝鲜民歌特色的衬词“哎嗨哎嗨哟”,模仿演唱,感受朝鲜民歌的风格特点。2、学习歌曲桔梗谣(1)老师出示第1、2乐句各4小节,学生击拍模唱。(2)听辨和以上乐句相同或相似乐句在歌曲中出现多少次?(3)认识装饰音前倚音老师范唱第58小节两次,一次不加装饰音,另一次加上装饰音,提示学生认真听辨有什么不同,从而认识在主音前出现的装饰音叫“前倚音”,并模仿学唱。(4)完整聆听歌曲,为歌曲划分乐句。(5)随音乐击拍用“lu“哼唱歌曲音调。(6)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演唱。3、分析比较(1)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有感情的歌唱重庆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2)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析讨论、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发现重庆与吉林朝鲜族两地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