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硫及其化合物(二) 乐陵一中 许兆元课标解读: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硫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 掌握SO2的重要性质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了解酸雨的危害和减少SO2排放的措施知识再现:一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硫元素有四种常见化合价,价的硫对应的常见化合物有等,具有性价的硫对应的常见化合物等,既有性,又有性价的硫对应常见化合物等,只具有性和分别为亚硫酸和硫酸的酸酐二氧化硫色,有味的有气体,溶于水,二氧化硫具有性,使有色物质褪色()酸性氧化物(与CO2比较):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SO2与水反应:SO2与少量和足量的NaOH溶液:足量的SO
2、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SO2被催化氧化:SO2和H2S反应:()的漂白性: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能够使等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一种利用二氧化硫的这种性质可以来等物质,但在光照或受热的条件下又能变为的颜色其他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气体通入氯水中:()气体通入FeCI3溶液中 ()SO2通入氯水中: 接触法制硫酸的流程:原料:空气或硫磺或第一阶段反应的方程式:硫燃烧:硫铁矿燃烧:第二阶段:气体混合物通过静电净化后,部分混合气体发生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的条件为浓硫酸具有和强氧化性举例说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写出化学方程式:(至少写两个)硫酸
3、及硫酸盐:()稀硫酸的通性:()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常见的硫酸盐及主要用途:三酸雨及其防治:酸雨的定义:酸雨的形成原因:酸雨对环境有那些危害?酸雨的治理方法?典题解悟:例CI2和SO2都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I2和SO2混合后,再通入品红与BaCI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很快褪色; 溶液不褪色; 出现沉淀; 不出现沉淀A解析:尽管潮湿的CI2和SO2都有漂白作用, CI2具有强的氧化性,而SO2具有还原性,若同时使用,它们会发生如下反应: Cl2 + SO2 + 2H2O = H2SO4 + 2HCI 这样两者等物质的量混合会完全丧失漂白作用,溶液
4、不会褪色而生成 H2SO4和BaCl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BaCl2白色沉淀BaSO4答案:C 例2浓2SO4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A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B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2H2O C 2FeO + 4H2SO4(浓) = Fe2(SO4)3 + SO2 + 4H2OD Fe2O3 + 3H2SO4(浓) = Fe2(SO4)3 + 3H2O 解析:浓硫酸在反应中表现出酸性时,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硫元素仍以SO42- 形式存在,表现氧化性时,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又以上反应可
5、知,浓硫酸在A C反应中,都是硫元素化合价一部分降低,一部分化合价不变,所以浓硫酸在A C中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答案:例据报道,年月,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除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高达,烟尘达,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危害,天之内死亡人数约为人,回答;()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死亡,这与次种类型大气污染形成有关()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系统危害最大,将会造成等疾病()大气中的SO2将直接危害陆生高等植物的组织()为了防止这种污染,硫酸厂可用氨水来吸收SO2,其离子方程式为:()目前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用直升飞机喷洒白垩粉,以降低其污染,其化学方程式是
6、:()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出现,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解析:该题结合环境污染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从化学和生物学两方面分析酸雨形成的原理,危害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酸雨()呼吸呼吸困难咳嗽喉痛支气管哮喘等()叶()SO2 +2NH3 + H2O = 2NH4+ +SO32- (5)2SO2 +2CaCO3 + O2 = 2CaSO4 + 2CO2 (6) 严格控制污染源.夯实双基:1关于S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与水作用生成硫酸能使溴水褪色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将二氧化硫通到显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SO2有 ( ) A漂白
7、性还原性氧化性溶于水显酸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迅速褪色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三氧化硫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浓的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少用煤作燃料;把工厂烟囱造搞;燃料脱硫;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开发新能 源向50ml 18mol/L的硫酸溶液中加入足辆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mol B. 等于0.45mol C.在0.45和0.9mol之间 D.大于0.9mol6将H2S、SO2、SO3各0.02mol,依次溶于1L水中,则最后得到
8、的溶液具有 ()A. 酸性、无漂白性 B. 漂白性、强氧化性C. 中性、漂白性 D. 酸性、漂白性7能证明SO2有漂白性的是 ()A. 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色消失 B. 显红色的酚酞溶液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C. 品红溶液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D. 溴水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8下列实验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使品红褪色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且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中能证明有SO2存在的是()A. 都能证明 B. 都不能证明C. 能证明 D. 只有能证明
9、9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A. BaSO4B. FeS C. BaSO3D. S10298K时,向VL真空容器内通入nmolSO2和mmolH2S,若2nm,则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差是 ()A. 32g B. 16mgC. 32mgD. 无法确定11用0.1mol/LNa2SO3溶液20mL,恰好将1.010-3molXO4-还原,则X元素在反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中化合价为 ()A. +3价B. +2价C. +1价D. 0价12在氢硫酸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溶液pH减小的是 ()O2、Cl2、SO2、CuCl2A
10、. B. C. D. 13常温下,向20L的真空容器中通入amolH2S和bmolCl2(a、b均为正整数,且a5,b5)。反应完成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是 ()A. 17.85g/LB. 18.00g/LC. 18.25g/L D. 18.50g/L14某元素的离子X2-的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6倍。有关该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其单质难溶于水B. 其氧化物有XO2和XO3C. H2X受热分解 D. BaXO4易溶于水15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括号内为杂质),请写出选用的试剂和依据的化学方程式: (1) CO2(SO2) 试剂 方程式 (2) O2 (SO2) 试剂 方
11、程式 (3) CO2(HCI) 试剂 方程式 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并验证二氧化硫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中的实验现象为,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是氧化物()中的品红溶液,证明二氧化硫有()中的硫化氢溶液,证明二氧化硫有()中的碘水,证明二氧化硫有()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7硫化氢(2S)是一中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回答: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化学方程式_。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12、_; 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_;原因是_。 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将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是_,现象是_ ; 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污染环境,可以将其通入装置E吸收,E中漏斗的作用为_; 整套装置的连接口连接顺序为(填写a、b、c等符号)_。现用8.8gFeS固体与200mL2.0molL-1的盐酸反应,以制备 H2S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H2S的浓度为0.10 molL-1,假定溶液体积不变,试计算: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溶液中Fe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 1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展开一次以化学为主题的活动,确定的课题是“
13、研究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 假如你是小组成员,根据你的推测,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的可能是 。 为了验证你的推测,小组讨论确定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 你认为装置b中所加的固体是 ;装置c中所加的溶液是 。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三套不同的装置如下:甲的装置顺序:d乙的装置顺序: b a c丙的装置顺序:d c a b你认为谁的设计的顺序合理?为什么?推测合理的顺序的a b c装置中可能出现实验现象。能力提高1限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Na2S、Na2S2O3 、Na2CO3 、NaAlO2 、Na2SO4 五种溶液,应选用()A烧碱溶液B盐酸C氨水D氯化钡溶液2强热
14、绿矾晶体,除结晶水蒸发出去外,还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FeSO4 Fe2O3+SO2+SO3如果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浓BaCl2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A生成BaSO4和BaSO3混合沉淀 B生成BaSO4沉淀,有SO2气体逸出C生成BaSO4沉淀,有SO3气体逸出D有SO2和SO3两种气体同时逸出3硫化氢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或通入足量的下列试剂,既能使溶液的pH增大,又能使S2-浓度降低的是()A溴水B硝酸铅溶液C稀硫酸D二氧化硫4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C硫酸厂排出的大量气体D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5下列溶液中,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
15、是()石灰水H2S溶液KMnO4溶液溴水酸化的Ba(NO3)2溶液 品红溶液ABC只有D6用密度为1.32gmL-1的稀H2SO4溶液逐滴滴入BaCl2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已知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和加入的BaCl2溶液质量相等,则该稀H2SO4溶液的浓度为()A21.9%B42. 1% C13.5molL-1 D5.67molL-17两份硫粉各a g ,分别与H2、O2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化合,将生成的气体混合并恢复至室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析出2a g硫 B析出molS C剩余0.5a mol 气体D剩余 气体8.(7分)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
16、下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操作编号填写);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4)
17、当D中产生(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是CO2,而不是SO2;A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B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C脱脂棉上蓝色褪去则装置D的作用为。9(8分)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化钠、(B)硫化钠、(C)亚硫酸钠、(D)硫代硫酸钠、(E)硫酸钠、(F)碳酸钠。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浅黄色的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产生。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填分子式)。(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
18、况(填写相应的字母,有几种填几种,也可补充)。第一种情况是;第二种情况是;第三种情况是;第四种情况是;10.(7分)有甲、乙、丙三种常见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转化为X、Y、Z三种化合物,则(1)在X、Y、Z三种化合物中一定含乙元素的是,理由是。(2)单质乙一定是元素,理由是 。(3)X、Y、Z的分子组成分别是、。.高考聚焦:1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C.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 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 2:3:4。缩小体积,反应
19、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 n(SO3)=1.4mol,此时 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A0.4molB0.6molC0.8molD1.2mol3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BAl(OH)3CAlODAl3+和Al(OH) 34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
20、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5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 O2 (g) 2SO3(g) + Q (Q0)(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 ,二氧化碳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度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编号)。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6
21、.(1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答: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 B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 C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除尽 气体。 D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7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下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
22、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与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 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 (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 代替(填写物质名称)(4)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 (选下列仪器的编号)。a.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
23、.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塞硫及其化合物(二)参考答案:夯实双基:1.AB 2.D 3. A 4.CA 6、D7、C8、D9、A10、B11、A12、C13、C14、D能力提高:1B 2B 3D 4B 5C 6BD 7、BD 8、(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止水夹a和b,关闭c,用手捂热(或微热)圆底烧瓶A,若C中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或热源)后,C处导管内有水上升,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 (3)品红溶液褪色(4)A,除去SO2并检验SO2已被除净 9(1)SO2(2)第一种情况:BCF,第二种情况:BDF10(1)X、Y;X、Y分别为乙与甲、丙反应的产物,由元素种类
24、守恒,X、Y必含乙元素。(2)氧;Z中有甲、丙而无乙元素,Z与O2反应生成了X、Y,X、Y均含乙,则乙必含氧元素(3)X为SO2,Y为H2O为H2S;或X为H2O,Y为SO2,Z为H2S高考聚焦:1.C 2.A 3.C 4.C 5(1) (2)增大 增大 减小 (3)1520 min和2530 min (4)增加了O2的量 a b6、(1)答:反应前点燃酒精灯,加热烧瓶一小会儿。在瓶B、C、D中出现气泡,熄灭酒精灯,瓶B、C、D中导管液面上升,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2H2SO4(浓)C CO22SO22H2O (3)无水硫酸铜 检验 H2O 品红溶液 检验 SO2 足量酸性 KMnO4 溶液 SO2 澄清石灰水 检验 CO2 (4) 导管有气泡冒出;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瓶底有少量黑色固体生成。7(1)N2、O2的体积 (2)偏低 (3)酸性高猛酸钾溶液或溴水(4)(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5)bceg或beg或c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