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14.12.18 授课地点:合肥实验学校
授课人:合肥实验学校 王玲
教材简介:《乌鸦喝水》是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开始讲乌鸦想喝瓶子里的水却喝不着,后面说讲乌鸦看到了小石子想出了办法,最后介绍乌鸦利用小石子喝到了瓶子里的水。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内容,有助于学生读书领悟。
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刚入学不就,学习的常规和方法都还在形成中,需要教师更细致深入的指导。他们喜欢朗读课文,喜欢听故事,但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力有待加强,依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在教学设计中侧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练习朗读,由读词语到读句子,再到朗读课文,层层推进,在降低难度的同时又便于使学生读通、读懂、读好课文。
教学总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本次执教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实物演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懂得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认识乌鸦,引导学生注意“乌”字的写法。
二、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1、 自由朗读课文,把每句话读通顺,读流利。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 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4、 质疑,有疑问的地方打“?”
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几点要求自主学习,进行读、标、圈、问。教师巡视指导,迅速了解整体学习状况,指导个别学困生。
三、 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1、词语闯关
出示文中的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师相机引导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想办法记忆。
2、 学生提出自学时的疑问,共同解答,并将难懂的词放到句子中,指导朗读。
3、重点指导句子的朗读
引导学生读好含有“到处”“渐渐”这两个词语的句子,并通过表演和实物演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试着用“渐渐”说话。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并及时点评,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1、指名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出示打乱顺序的图片,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重新排列,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师相机板书)
3、依据整理后的图片复述这个故事,深入了解课文。
4、全班齐读课文。
五、深入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这个故事的思想内涵
想一想:
1、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2、同桌互相说一说,老师指名回答。
师总结:乌鸦遇到困难能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也应该像它一样,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做个肯动脑筋的孩子!
六、拓展
如果乌鸦的旁边没有石子,那它要怎样喝到水呢?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找水喝-------喝不到-------想办法-------喝到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