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取正常小鼠,每天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3周后,该小鼠A新陈代谢增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B新陈代谢增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C新陈代谢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D新陈代谢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答案 B解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时,就会反馈作用于垂体,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1.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多答案 D解析:糖尿病人由于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导致尿液的渗透压增加,所以尿液会带走更多水分而导致尿量增多。31.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
2、口服葡萄糖100g,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a、b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B.a在1h2h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C.b在1h2h血糖处于高处,蛋白质分解减少D.b在2h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元所致答案 AB解析: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80120mg/dL。一次性口服大量葡萄糖,由于葡萄糖的吸收,致使血糖浓度升高。此时,正常人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下降,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据此,曲线a代表正常人,曲线b代表糖尿病患者。正常人和糖尿病人的血糖
3、都可以被自身利用(进入细胞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转化成其他物质等),导致血糖含量下降,但糖尿病人血糖含量的下降,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随尿排出,即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因此称糖尿17人汗腺的功能是A散热为主,兼行排泄 B排泄为主,兼行散热C排泄为主,兼行气味散发 D化学通讯为主,兼行散热答案 A解析: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体内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其次通过呼气、排尿、排便也能带走一部分热量。皮肤的辐射、对流、传导可以散失一部分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35以上时,人体的散热就只有汗液蒸发这一条途径了。因此汗腺的功能是以散热为主,兼行排泄。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
4、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激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答案 D解析:考查了垂体分泌激素的有关知识。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促性腺激素这种激素是垂体细胞分泌的与促进排卵有关的激素。题目给出的四种激素,只有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细胞所分泌的,其中促甲状腺激素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与性腺无关;而促性腺激素则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并能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2.4名受试者分别只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
5、变化B.4条曲线在前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答案 B解析: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4人在口服葡萄糖后,由于肠道吸收,他们的血糖浓度都会升高。葡萄糖进入人体后的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余的葡萄糖可转化为糖原或非糖物质,这两个途径受到胰岛素的促进,其结果是使血糖浓度降低,故A、C选项都不正确。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 g/L,所以c曲线代表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变化,而d曲线代表低血糖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34.某科研小组为了解下丘脑与其他内分泌腺之间的功能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
6、你所学知识,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材料和步骤:实验动物:家兔12只(体重2 kg/只,雌雄各6只)。依次测定和记录12只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以及12小时的尿量,每天1次,连续3天。(性激素分泌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原理相同)第4天,切断各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后,重复上述步骤。最后,将手术前、后的两组数据用_方法处理,求出差异。(2)结果与分析: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手术后比手术前_;切断垂体与下丘脑的联系后,甲状腺和_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兔的尿量,手术后比手术前_,可推断出_激素分泌减少。(3)结论:根据实验结果
7、以及下丘脑和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可知,下丘脑合成和分泌_,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_,再促进相应的内分泌腺合成和分泌激素。(4)为进一步明确与尿量变化相关激素的分泌途径,你认为下一个实验应在哪一方面进行研究?答案 (1)统计学(统计、数理统计) (2)低(少) 性腺 多 抗利尿 (3)促激素释放激素 促激素 (4)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与垂体的关系(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下丘脑的关系)。解析:此题考查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理解,以及实验能力,发散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正确判断、预估研究内容和方向的能力。切断了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后,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作用于垂体,因此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和甲
8、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会下降。同时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不能够通过垂体后叶释放,使血液中该激素的含量下降,导致实验兔子的尿量增多。19.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答案 A解析:此题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功能及特点。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的分裂,赤霉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成熟。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发,降低发芽速度,促进种子休眠。但脱落酸很容易被从种子中洗出去。利用这一点,流动的溪水的作用就是减少脱落酸。8.给小鼠注射一定
9、量的某种激素溶液后,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所注射的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C.抗利尿激素 D.胸腺激素答案 B3.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 B.延髓 C.大脑 D.小脑答案 A解析:考查了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所在。用实验方法,如用微电极刺激下丘脑的前部或加热使下丘脑升温,动物就会出现气喘、出汗等反应。由此可判定体温的高低是通过刺激下丘脑来进行调节,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北京地区青蛙的生殖季节是46月,在一年中的其他一些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表中列出了某些月份,制备注射到每
10、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浮液所需的垂体个数。月份9121-234垂体个数5432请回答问题:(1)表中显示,越接近生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从蛙卵的发育程度看,其原因是 。(2)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 可作用于卵巢,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3)如果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蛙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 。原因是 。(4)蛙卵受精后发育成蝌蚪,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 激素,将促进蝌蚪发育为蛙。在蛙体内,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垂体合成和分泌的 调控。答案 (1)蛙卵逐渐发育成熟 (2)促进腺激素 (3)雄蛙垂体县浮液可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雄蛙垂体也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4)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内分泌腺、动物激素及其作用。涉及垂体分泌的促激素(促性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及其作用,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及其作用,还涉及了相应的实验方法。解答本题时要看清并正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垂体悬浮液、垂体分泌合成的物质、促进发育等字眼,这些有用信息中暗藏了题目的答案,也要注意区分促性腺激素与性激素的分泌及作用。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体温下降机体耗氧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 B. C. D.答案 D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但主要考查了人体的产热、散热与体温调节等基础知识。当人
12、进入高寒地区后,因皮肤与外界温差大,人体散热快;同时冷觉感受器及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一方面使皮下血管收缩、皮下血流量减少而尽量使散热减慢;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氧呼吸加快(耗氧量增大)而使产热相对加快。机体调节的结果是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使人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维持机体的稳态。故选项中的体温下降、耗氧量降低不正确。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
13、”。题干所给的具体情境是在体外构建了“垂体卵巢”调节系统,很显然,蛙脑垂体提取液中含有的特定激素作用于卵巢,促使其合成并分泌了“某种激素”。而垂体合成的激素中,主要包括各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其中,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可以促进雌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根据激素的靶向性特点及选项所给激素可以确定答案为D。青蛙垂体提取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激素作用的器官是A、甲状腺 B、胰腺 C、卵巢 D、肾上腺答案 C解析:考查了动物激素的有关知识。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两者协同作用),刺激卵巢或睾丸中生殖细胞的发育及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在雌蛙中作用的器官应
14、该是卵巢。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答案 C解析:考查了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一般而言,骨骼肌是受到躯体运动中枢支配的,但在寒冷时发生的是不自主收缩,不受大脑中央前回的第一运动区的支配。在寒冷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冲动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以下活动:一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增多,使机体代谢增强,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增加产热量;二是经传出神经支配骨
15、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通过调节维持正常体温。下丘脑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是神经调节;产热增多,包括骨骼肌战栗(与躯体运动中枢无关而与下丘脑有关),代谢增强是两种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共同作用。综上,人体体温是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维持相对稳定的。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 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 B C D 答案 D解析:神经递质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作用于突触后膜;而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至血液,由血液循环运输至靶器官,起到调节作用。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
16、中正确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 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 和 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3 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 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答案 ABD解析:此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过程。由图可知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是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功能亢进的特征就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量不足,从而会引起TRH和TSH分泌量增多;甲状腺激素量的增多会对下丘脑和垂体起到抑制即负反馈作用,应有两个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过程,而图中只划了这一处;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之一是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与之呈协同作用的是垂体分泌的生长激
17、素。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答案 A解析: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是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对血糖的作用是使各个组织(特别是肝脏、脂肪组织和肌肉)加速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另一方面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结果使血糖的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主要由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是一种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它具有强烈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的作用,结果使血糖浓度升高。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但生物效应不相反。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
18、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都是肾脏分泌的,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在血管和心脏,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和增加心脏收缩的作用。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答案 B解析: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产热和散热过程维持相对平稳的结果。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骨骼肌也产生不自主战栗;同时肾上腺素的分泌
19、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等,从而使散热量增加。回答下列、小题:.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表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水温()1418222630343842平均孵化时间(d)14.06.53.92.81.51.5平均孵化率(%)0557092845660请据表回答:(1)鱼受精卵孵化率在50%以上时,其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 ,鱼受精卵开始孵化的最低温度所在的区间为。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
20、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 。(2)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由此说明该种鱼的受精卵对温度的耐受性特点是 。.下面是一个探究激素甲是否能引起已阉割成年雄性小鼠求偶行为的实验及结果预测。请回答:(1)选取一批已阉割的无求偶行为的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注射 溶液作为实验组;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的干扰。(2)预测实验结果:若,则表明该激素能引起阉割小鼠求偶行为。若,则表明该激素不能引起阉割小鼠求偶行为。答案 .(1)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减少14T18(或14T18)在18
21、26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升高,在2638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下降(2)鱼受精卵对较高温度的耐受性低,对低温的耐受性高.(1)激素甲注射(2)A组表现求偶行为,B组不表现求偶行为A、B组均不表现求偶行为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实验分析和实验评价的能力。(1)从表中可以看出,鱼受精卵孵化率在50以上时,其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在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减少;鱼受精卵开始孵化的最低温度所在的区间为14T18(或14T18);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在1826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升高,在2638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下降(2)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
22、逐步调节到26,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由此说明该种鱼的受精卵对温度的耐受性特点是:鱼受精卵对较高温度的耐受性低,对低温的耐受性高(1)选取一批已阉割的无求偶行为的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注射激素甲作为实验组,而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注射的干扰。(2)预测实验结果:若A组表现求偶行为,B组不表现求偶行为,则表明该激素能引起阉割小鼠求偶行为。若A、B组均不表现求偶行为则表明该激素不能引起阉割小鼠求偶行为。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
23、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答案 B解析:B项中,激素具有调节作用而非催化作用。甲状腺激素除了能促进人体产热外,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量和产生更敏捷的反应,此时如测定其体内激素水平,明显增高的是(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素答案 B解析:肾上腺素是一种应急激素,在遇到危险时,含量迅速升高。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
24、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答案 C膝跳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轴突较长,有利于将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小腿肌肉);传入神经元树突较多,有利于接受刺激,并传至轴突。肽的合成在核糖体上。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作用完毕后马上被酶分解,否则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或抑制。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分泌增多,促进了_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细胞受损,导致体内_分泌减少。(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
25、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_、_和_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_直接提供。答案 (1)胰高血糖素肝糖原(2)B胰岛素(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ATP解析:(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胰岛A细胞(或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促进肝脏中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2)当胰岛B细胞(或胰岛细胞)受损时,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使机体出现高血糖状态。(3)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核糖体(脱水缩合)、内质网(加工、合成)、高尔基体(包装、加工),同时也需要ATP直接供能。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
26、验(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_。(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_兴奋,导致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导
27、致了糖代谢异常。(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缺乏。答案 (1)单神经递质(或:乙酰胆碱)与(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停止传导(或:消失,抵消)(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神经体液调节(3)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4)下丘脑或(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或:ADH)解析:(1)在反射弧中,由于突触的存在,决定了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在突触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若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相遇,两个反方
28、向局部电流会相互抵消,使神经冲动停止传导。(2)寒冷刺激下,传入神经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产热,此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3)影像刺激导致应激性高血糖症是因为在出现应激反应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若刺激过多会导致血糖调节发生紊乱。(4)猴的症状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所以可能是下丘脑或垂体出现病理性损伤。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1。图1(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2)手术应切除_。每次注
29、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_来计算。(3)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_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_(小于/等于/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图2(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_,原因是_。(5)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_,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其周围血液中_的浓度变化来确定。答案 (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2)垂体和胰腺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3)促进大鼠生长(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大于(4)降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
30、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5)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解析:实验一:根据实验处理与测量数据可知,该实验旨在探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作用)。为排除大鼠自身分泌的相应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当切除相应的腺体,然后根据单位体重的注射量与体重的乘积注射相应的激素。实验二:据图2可知,开始刺激后大鼠的胰岛素浓度上升,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所以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会增加,而同时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量会减少,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下降。若要验证胰岛素对胰岛A细胞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可在胰岛组织中直接注射胰岛素,然
31、后检测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多选)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答案 BCD光照首先刺激鸡的神经系统,然后引起激素水平的改变,所以该过程是一个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该过程既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产蛋是一只鸡产生和排出卵细胞的过程,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
32、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答案 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图1表示北纬50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2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1)由图1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_。(2)图2中激素a、器官丙的名称分别是_、_。(3)图2中c甲、c乙的生理意义在于_。(4)已知激素a分子为一种多肽,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_,这是因为_。(5)从丙的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含有的激素种类有_(填下列序号)。1种2种3种3种
33、以上(6)烷基苯酚是一类洗涤剂,其分子结构稳定,具有类似激素c的生理效应。长期饲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饲料,会对器官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_作用,从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_。答案 (1)日光照时间(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巢(3)通过负反馈调节以维持激素c水平的相对稳定(4)细胞膜上激素a不能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5)(6)抑制减少解析:题图1显示母鸡产蛋数随平均日光照量的变化而不同,说明影响母鸡生殖的主要外界因素为日光照时间。图2中甲为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a)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b)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性激素(c)调节动物的生殖过程。当c含量升高时,又可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
34、用,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因激素a是一种多肽,不能进入组织细胞,所以激素a应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烷基苯酚是一类洗涤剂,不容易被分解,长期饲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饲料,烷基苯酚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使激素c的分泌量减少。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 C肾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心脏。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
35、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答案 C激素、神经递质都是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酶在细胞内、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激素中大部分属于蛋白质,有一小部分属于脂质,如性激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等多种物质。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都失去活性,酶发挥作用后仍保持活性。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分泌腺体激素名称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缺碘人群激素含量补碘前补碘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正常降低正常垂体A正常B正常(1)表中A是_,B应
36、_。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_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_;现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_。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病。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得豆腐乳。(1)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为探究其原因,该小组取适量豆腐乳制成样液,等量加入各试管,进行了以下实验。处理编号处理方法显色结果37 放置0 min加入等量双缩脲试剂紫色37 放置10 min
37、?37 放置120 min?100 加热5 min后,37 放置120 min紫色实验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样液的颜色将_。处理中,100 加热的目的是_。如果处理与处理相比,显色较_,且处理与处理相比,显色较_,则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_分解。最终使短肽和氨基酸等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2)食用豆腐乳后,其中的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通过_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还可以由氨基酸产生的不含氮部分合成_。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抑制(反馈调节)下丘脑(2)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兴奋性(1)不变使酶失活浅浅蛋白酶(肽酶)(2)氨基转换糖类和脂肪解析:(1)垂体产生的激素A应
38、为促甲状腺激素。缺碘人群在补碘前,甲状腺激素合成量下降,垂体通过提升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达成反馈调节。而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时,反而抑制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其控制枢纽应为下丘脑,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2)长期缺碘,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下降。由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故当缺碘引发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足时,机体产能少,喜热畏寒;由于甲状腺激素同时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当缺碘引发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足时,机体表现出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症状。(1)蛋白质及短肽中均含有肽键,与双缩脲
39、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但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样液的染色不变。豆腐乳中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成短肽及氨基酸,说明豆腐乳所含微生物可产生蛋白酶(肽酶),100 加热的目的是使上述酶变性失活。处理中酶变性失活,蛋白质不被分解,肽键含量最多;处理与处理实验中,37 为酶的适宜温度,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为多肽,多肽被肽酶分解为氨基酸。由于组处理时间短,组处理时间长,所以组肽键含量较少,组肽键含量最少,所以处理紫色比处理紫色浅。(2)豆腐乳中的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可在人体细胞内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还可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不含氮部分,进而合成糖类和脂肪。近期,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人食用含“瘦肉精”的肉制品后,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不适反应,这些现象与人在紧急情况下某种激素的调控作用相类似,该激素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肾上腺素 D甲状腺素答案 C紧急状态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