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等基本史实
(2) 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3)运用:分析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探究问题、解答问题,逐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从而逐渐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的信念
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和原因
教学难点: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以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切入点,从关心天下大事角度引入课题。
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的概念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2、东欧剧变的原因
历史: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现实: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政治经济危机严重,忽视民主法治建设,脱离群众。(根本)
外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
3.步骤:东欧剧变三阶段(困难;妥协;更迭)
经济困难社会动荡→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反对派夺权→制度质变剧变完成
4、苏联解体的过程
(1)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实质: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
(2)八一九事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3)独联体的建立——完全解体(1991年底)
标志: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5.苏联解体的含义: 苏联的解体有双重含义:一是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同时伴随着瓦解,分裂为15个国家
6、苏联解体的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外部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合作探究1:如何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②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合作探究2:苏联的解体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
(1)使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和平与动荡并存。
(3)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的扩大创造了条件。
(4)使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
(2)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建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
(3) 多个国际力量中心出现,主张推进多极化。
2.多极化表现
①美国极力构建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欧盟建立,实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③日本力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④俄罗斯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好转,国际地位的改善。
⑤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
3.特点: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合作探究3: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合作探究4:我们该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
① 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
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
1.特征:和平与动荡并存
2.表现:动荡:地区冲突不断,局部战争频发;恐怖主义事件增多
和平:世界总体形势缓和
3.原因:
①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了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动荡)
②美国力图构建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推行霸权政策(动荡)
③多方力量的制约(和平)
④当前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
本课小结: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格局
三、和平与动荡并存——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 俄罗斯 日本 中国
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巩固练习:
1.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执政党丧失政权但社会制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界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3.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和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