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教学反思教学名称:独特的民族风新疆民歌执教者:孙秀艳独特的民族风是人音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二个专题。教学内容少,只有三首民歌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分别是内蒙古、西藏和新疆民歌。作为老师、我课前收集了许多资料,在我播放新疆民歌牡丹汗过程中,学生一边认真地听,一边搜肚刮肠地利用掌握的三个民族的资料来给民歌对号入座,经过讨论后,有的组说是西藏的,理由是他们在这首歌里听到了西藏喇嘛诵经的声音,还有同学补充说这首民歌音乐听起来像宗教音乐,感觉很空灵,好象喇嘛在做法事,演唱的语言也有点象藏语。我笑着肯定他们听得非常仔细。接着请他们听赏宗巴朗松,有人说这首歌高亢嘹亮,感觉到了宽阔无垠的
2、大草原,应该是内蒙古的;有人说这首歌高亢激越、起伏较大,有一种居高临下、一望无际的感觉,是西藏的。我表扬他们很有见地。再听辽阔的草原时,有人说是新疆的,理由是前面两首是西藏和内蒙古的,那这首应该是新疆的,但是这首歌听起来飘飘洒洒的非常自由,展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致,又仿佛是内蒙古的长调。我感慨他们鉴赏音乐是既可爱又可笑,但许多观点却可圈可点,也暗喜他们终于渐入佳境了,并趁机赞扬他们听歌的感觉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当我最后给他们公布歌名和所属民族时,全班一片沸腾,没猜对的组唉声叹气,猜对的组手舞足蹈地炫耀示威。整整一节课都是学生边听边讨论,再有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发言,热烈而精彩。他们演主角
3、,我演配角,无为而教不亦乐乎?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已经深深地折服了我,看着学生因认可而开心神气的样子,我陷入沉思之中。我们埋怨过专家不深入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和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及鉴赏要求;我们责备过学生盲目追星,并痛诉不重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危害,告诫学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这些都是苍白无力的,对音乐鉴赏教学毫无裨益。我也想过很多办法,希望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却都没有这堂课那样气氛热烈且效果显著。究其原因,不是专家不了解学生,而是我们不了解学生,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去鉴赏、去分析和研究;我们没有领会教材编写专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我
4、们没有把新课程改革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退还给学生,需要检讨的是我们自己。因此,要想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音乐鉴赏的教学活动,我们就得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教学方式上投其所好,只要方法得当,在课堂上往往能以教师的无为而教赢得学生的主动去学,收效会出人意料的好。心理学告诉我们,高中阶段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了一定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也在不断地寻找机会证明自己。只要教会他们方法,以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足以去对音乐进行分析和表达感受,而且他们往往不会受到专家们评析的影响,经常有着自己独特的、能让教师受益非浅的认识和见解。老师们,收起我们的说教和牢骚,运用合适的手段,放手让学生去探究音乐的奥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