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爱心温暖留守儿童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规模劳动力的转移,在当前社会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性格缺陷,心理障碍,厌学,逃学等。留守儿童问题不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使他们身心健全发展,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认为,对待留守儿童,学校要给予更多的爱心,教师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要多表扬少批评,切忌采取过激的教育手段。具体
2、来说,学校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因为这些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一些学生敏感多疑,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情感冷漠。教师在与这部分学生沟通时,一方面要多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理解父母,告诉他们虽然父母远在外地,但爱更浓烈,要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当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法,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对留守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建立温暖班集体。班集体是一个小社会。温暖的班集体,良好的人际关系,
3、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班主任特别要注重班集体建设,发动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帮助,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爱的班集体里。班主任要有意识的组织一些活动,让他们多多参与,把重要任务交给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在老师心中有位置,在班级中有作用,把自己融入到同学们当中,消除自卑、孤独感。三是沟通家长,形成合力。教师要针对留守儿童的行为表现,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形式,对不良的亲子关系和养育方式进行干预,与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不良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注意的是,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时,应坚持“多报喜少报忧”的原则,让家长充分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同时,要态度诚恳地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让家长在言语上多鼓励孩子,在行动上多指导孩子,切不可将沟通变成“告状”。留守学生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学生的良好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学生”的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实现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