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杭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5563466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杭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1.根据拼音写词语 lǜ tàn      bào zhà      cí chǎng      jiàng yóu      zhòu rán                                            2.下列哪一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 A.单薄(báo)       干涸(hé) B.抽噎(yē)       菜畦(wā) C.削减(xuē)       曝晒(pù) D.威胁(xié)       徒然(dǒu) 3.下面每组词语中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ián)        手榴弹       威风凛凛 B.蒙骗(méng)       花架子       画龙点晴 C.驰骋(chěng)       举列子       唯妙唯肖 D.脊梁(jí)            入场卷       遨游天际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水的可爱。 B.本学期所学课文《少年闰土》和《好的故事》分别出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和《野草》。 C.“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这句诗中的引号表示讽刺。 D.阅读文章时,我们要养成好习惯:先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再想想阅读的目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翻开一张张旧相片,想起许多从前的事。 B.我要尽快早日报答母亲对我的母爱。 C.围绕中心选材,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D.即使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6.下列句子使用的标点符号错误的是(       ) A.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 B.三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起抬起头;瞻仰着五星红旗。 C.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几个,可是全靠他一人张罗。 D.“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爱迪生发现了电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都在援助灾区人民,我不能袖手旁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老家碰到了多年未见的好朋友刘军。(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4)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您给他一点帮助.(关联词连句) _________________ (5)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变换词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 8.联系课内外积累填空。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海边的沙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少年闰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春》) 总为浮云能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金陵凤凰台》) 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日积月累》) (3)、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终身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9.根据语境,填写古诗词名句、名人。 ①诗中有美景:“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展现出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绿树村边合,_________”又让我们欣赏到恬静的山村风光。诗中有典故:“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让我们想到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又让我们联想到汉高祖与樊哙的典故。 ②“惟有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的《学界的三魂》,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一生是同敌人战斗的一生,但诗句“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又让我们看到他柔软的一面。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手上的皮肤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双手,好像对手很熟悉,其实你如果仔细观察研究一番,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地方。比如说手的皮肤吧,手背有汗毛,手心没有汗毛;手背上可以看到血管,手心上则看不到……手上皮肤的神经特别发达,能灵敏地感受冷、热、触压和刺痛。手心上没有汗毛,使得这种灵敏度更高。 手是干活的“工具”。为了防止皮肤受伤,手掌和手指的皮肤就多生了几层。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大约厚0.4毫米,而手掌和手指上的皮肤厚度是其他部位的5倍。手上的皮肤用力和摩擦最多的自我保护——生出又硬又厚的茧子。不信,你注意一下自己右手中指的手侧,由于握笔的压力和摩擦,那里就生出了茧子。小提琴手的指尖生茧,裁缝操刀的手拇指生茧,体操运动员指根处生茧……如果你和一个陌生人握手,凭感觉你就能知道对方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从事脑力劳动,因为前者的手粗糙有力,后者的手柔软细腻。 手心有许多纹路,手背关节处有褶皱,这样手就能自如地抓握东西。假如没有这些纹路和褶皱手就无法弯折,整只手就像一块僵硬的钢板,什么动作也做不了。人手心的纹路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职业形成的因素,因此每个人的手纹各不相同。手纹能反应一个人的经历信息,但认为看手纹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手指肚的地方,有许多整齐有规律的图形,就是人们常说的“指纹”。指纹有斗形、箕形、弓形等。每个人的指纹都与别人的不同,并且终生不变。因此,按手指印可以代替盖印盖,公安人员经常用在犯罪现场取指纹的办法抓坏人。(       )指纹能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       )盲人能熟练地用手指触读。指纹有如自行车外带上的花纹,可以加大手指的摩擦力,捏东西的时候,东西不至于滑动。 手的用途多,手上的皮肤学问也多。 10、第1段划线句是围绕前句中的“______________”这个词(或短语)来写的。 11、“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大约厚0.4毫米,而手掌和手指上的皮肤厚度是其他部位的5倍。”这句话中“大约”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2段划线句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给第4自然段括号处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 A.既然……就 B.如果……也…… 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 14、下列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一般来说,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手粗糙有力;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手柔软细腻。 B.手心的灵敏度比手背的灵敏度要高。 C.看手纹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 D.手掌和手指上的皮肤厚度是其他部位的5倍,这是为了防止皮肤受伤。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飘香的生命 莫斯哲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我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我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心里也没什么异样。直到有一天,大门紧闭,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他为了不麻烦守门的老大爷,就蜷缩在校园内的二楼过道角落过了一夜。可他哪里知道,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5、用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我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三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作用。 17、短文围绕题目《飘香的生命》,选取了______个材料,分别是____________。 18、文中“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和“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这两处句子中的“湿润”一词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老人有什么特点?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第五自然段中说,“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请联系生活实际,简单地写写身边为你开方便之门的人及其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谁的拿手好戏最让你赞赏?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写之前想一想:他(她)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拿手在哪里?为什么最让你赞赏? 要求:1.题目自拟;2.书写规范,内容具体,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毯、爆、磁、酱、骤、然”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单薄,拼音:dān bó。 B.菜畦,拼音:cài qí,意思指菜地。 C.正确。 D.徒然,读音:tú rán,意思是仅仅如此。 故选C。 3.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和错别字。 A.正确。 B.有误。“蒙骗”中的“蒙”应读“mēng”,意思是欺哄。“画龙点晴”中的“晴”应该是“睛”。 C.有误。“举列子”中的“列”应该是这个“例”。“唯妙唯肖”中的“唯”应该是“惟”。 D.有误。“脊梁”中的“脊”应该读“jǐ”。“入场卷”中的“卷”应该是“券”。 4.C 解析:C 【详解】A选项,错误。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运用以及句意的理解。“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窜”“舔”中,突出了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 B选项,错误。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野草》。《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散文诗集,创作于五四后期,开创了一种“独语体”的散文风格,具有自我审视的性质。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 C选项,正确。 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诗中的引号表示讽刺。 D选项,错误。 本题考查阅读的方法与策略。主要考查“根据阅读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有目的的阅读要根据阅读的需要运用相应的方法完成阅读任务。首先要根据目的对阅读材料进行取舍,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减少无关材料和不重要材料对阅读的干扰。确定内容以后,还要运用以前掌握的阅读策略,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             常见的方法列举如下: 1、泛读:泛读法则侧重阅读量,也就是广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精读法要求将读物中每一处细节完全读懂读透,追求的是深度。   3、通读:即从头到尾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4、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   6、略读:略观大意;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5.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 病句辨析,要找出有病因的句子。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辨析出没有病句的一项。 A 正确。 B 有语病。病句中“尽快”与“早日”意思重复了,去掉任意一个即可。 C 有语病。病句中“好坏”与“之一”前后矛盾,应将“之一”删除。 D 有语病。病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懂得了时间的可贵”与“那么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之间是因果关系,应用“既然……就”,把“即使”改为“既然”即可。 故选:A。 6.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与辨析的能力。 B选项中不要用分号,要用逗号,正确的句式是:三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起抬起头,瞻仰着五星红旗。 逗号:标点符号中点号的一种,用在句中表示比顿号长比分号短的停顿。 分号:是一种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 7.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大家都在援助灾区人民,难道我能袖手旁观吗?     我碰到刘军。     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您就给他一点帮助。     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1)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用词不当。应该把“发现”改为“发明”。即: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本题主要考查了陈述句改成反问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即:大家都在援助灾区人民,难道我能袖手旁观吗? (3)本题主要考查了缩句,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在老家、了多年未见的好朋友”。即:我碰到刘军。 (4)本题主要考查用关联词连成句子。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用“如果......就”相连。即: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您就给他一点帮助。(关联词连句) (5)本题主要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把“我实在咽不下”与“这口气”交换位置。即: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 8.     一轮金黄的圆月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明月别枝惊鹊     大渡桥横铁索寒     等闲识得东风面     多少楼台烟雨中     长安不见使人愁     誓死忽如归     破琴绝弦     不复鼓琴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详解】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识记。 出自《少年闰土》,原文节选: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本题考查诗词识记。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长征》,全诗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出自宋·朱熹的《春日》,全诗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全诗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出自唐代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全诗为: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出自两汉曹植的《白马篇》,全诗为: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本题考查文言文识记。 出自《伯牙鼓琴》,原文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9.     千里莺啼绿映红     青山郭外斜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两山排闼送青来     民魂是宝贵的     鲁迅     怜子如何不丈夫 【详解】主要考查诗句默写。 ①出自杜牧《江南春》,全诗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浪淘沙》,全诗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出自《书湖阴先生壁》,全诗为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②出自鲁迅《华盖集续编》中的《学界三魂》,出自鲁迅《答客诮》,全诗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D 解析:10、有趣##有趣的地方。 11、不能。“大约”说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厚度是0.4毫米左右,若去掉和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省略了其他的职业手部生茧的位置。 13、D 14、C 【分析】 10、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双手,好像对手很熟悉,其实你如果仔细观察研究一番,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地方。”可知,“比如说手的皮肤吧,手背有汗毛,手心没有汗毛;手背上可以看到血管,手心上则看不到……”这个句子是围绕着有趣的地方来写的。 1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能力。 “大约”表示约数,说明“说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厚度是0.4毫米左右”是一个不确定的结论。如果句子没有这个词,句子意思就变成了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厚度具体数字,这就与事实不相符。由此可见,句中“大约”的运用让说明更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12、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省略号的作用。 从“小提琴手的指尖生茧,裁缝操刀的手拇指生茧,体操运动员指根处生茧……”可知,此处写职业的指尖生茧,句中的省略号省略了其他的职业手部生茧的位置。 13、本题主要考查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 “指纹能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和“盲人能熟练地用手指触读。”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用因果关联词“因为……所以……”相连。 14、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BD说法正确。 C.有误。从“人手心的纹路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职业形成的因素,因此每个人的手纹各不相同。手纹能反应一个人的经历信息,但认为看手纹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可知,看手纹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15、听了老师的话,他才恍然醒悟。 16、承上启下 17、     两     ①桂花不张扬,默默奉献芬芳;②“我”的同学学校的看门老爷爷默默地关心学生,晚上总是耐心等候他回家后再关校门 18、第一个“湿润”是指作者闻到桂花香,看到桂花静谧、毫不张扬的个性受到了触动。第二个“湿润”是指听完这个故事,我们都被老人的做法所感动。 19、默默无闻、关爱学生。 20、有时同学忘带学习用具,家长送到校门口后,保安叔叔都会不辞辛苦地义务给同学送到教室。 【解析】 15、本题考查用加点词语造句的能力。 “恍然醒悟”的意思是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所造句子要符合词语的运用的语境。如:听了妈妈的话,我才恍然醒悟,原来这善意的谎言背后是无尽的母爱啊! 16、本题考查过渡句的作用。 句子“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前面写桂花的馨香,不张扬,后面写回忆同学讲的故事。因此,这个句子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17、本题考查文章的选材。 阅读全文可知,文章的选材有两个,分别是第一到三段的桂花静谧地绽放花香,毫不张扬和第四段的老大爷默默地为贫困同学开着方便之门。 18、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 由句子“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可知,这里的“湿润”指作者从桂花静谧、毫不张扬的个性中受到了触动。由句子“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可知,这里的“湿润”指听完这个故事,我们都被老人的做法所感动。 19、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这位老大爷总是在学生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门,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老人做这些事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知道他生病学生才知道真相,体现了老人默默无闻,不张扬的特点。 20、此题为思路拓展题。 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联系生活实际作答,答案不唯一,写出身边为你开方便之门的人及其事例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21.我妹妹的拿手好戏        跳舞、唱歌、画画、做航模……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我妹妹的拿手好戏就是捏泥人。 那天,风和日丽,我和妹妹出门散步。来到一家超市前,发现一大群人围在一起,于是妹妹想去凑一下热闹。        妹妹借着自己个子小,在人群里挤来挤去,终于挤在了最前面。妹妹一看这才知道,原来有位年迈的手艺人坐在中间捏泥人。看着不起眼的泥巴在他手里一搓,一揉,一捏,一按就成了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小猪、活泼可爱的小鸭子、爱动脑筋的米老鼠、青翠欲滴的大白菜……他捏的泥人个个活灵活现,就像真的一样。一只可爱的百灵鸟色彩鲜艳,眼睛透亮灵活,一下就吸引了妹妹的注意,我就立刻拿零用钱买了一个。仔细瞧着这只被老艺人捏得栩栩如生的百灵鸟,它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 小主人,我唱首歌给你听!”妹妹突然产生了一个有趣想法:自己也来做一个小百灵鸟送给妈妈做礼物。        说做就做,妹妹一回到家,就从文具盒里拿出一大盒橡皮泥,开始捏了起来。妹妹首先拿出一块蓝色的橡皮泥,打算从百灵鸟的头下手。妹妹把橡皮泥揉成团,再选一个地方揪出一个尖尖,那就是百灵鸟小巧玲珑的嘴巴,再从黑色橡皮泥中取出一点,搓揉出两个小圆豆,分别嵌在小嘴巴左上方和右上方,当作眼睛;再用剩余蓝色做身体部分,也先把它揉圆,但尾巴部分要翘出来,还要用小刀在尾巴上刻几刀,这就做完了,最后就是脚了,脚就用黄色橡皮泥做两个“丫”字形,小脚粘在身体下面,再经过努力修改,一只可爱的百灵鸟就大功告成了。        这小泥人可真有趣!不过,做这些小泥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回妹妹懂得了老师常说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不也是这样的吗?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时要审清题意,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是自命题作文,要求围绕“他(她)的拿手好戏”写一篇作文。根据要求进行选材构思,确定标题“我妹妹的拿手好戏”。 一、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二、选材:想想童年的学习生活,发生了让你难忘的事?哪个人的拿手好戏让你感到印象深刻?选择一件最想写的事,然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三、构思,组材:根据所选择的内容,确定写作顺序、方法等。怎样开头、结尾?哪些详细写,哪些内容略写?用运哪些修辞、描写方法才能使人印象深刻?结合所写内容认真构思。 1、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扣题: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定位:确定写作范围,完成情感定位。引下文:引出下文,适当过渡。 2、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承头:接续开头内容。顺写:按一定顺序写。详重点:详写重点部分,注意写清她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的,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将拿手好戏描写清楚。 3、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照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或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