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 畅言教育
《诗五首》
问题探究
一、整体感悟
(一)《望江南》描写了哪些景物?刻画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千帆、斜晖、江水。此词具体地描绘了等候丈夫归来时的动人情景,人物、景色、情感跃然纸上。全词突出了一个“独”字,生动刻画了一个盼望夫归的妇女形象。
(二)《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作者描写景物的用意是什么?
开首一句便点明了西北边塞风光与江南的不同:塞下已自荒秋,秋来更见萧条。雁尚无留意,寒风萧瑟,满目荒凉。耳畔回响着各种声音:军中的号角声、马嘶风嚎,在那万千层峦叠嶂里,云雾弥漫,残阳西沉,一座孤城把城门紧紧关闭。词人描写的边塞秋季风光的奇特独异,渲染了边地的肃杀凄凉,荒漠寂寥,为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
二、局部探究
(一)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把家事、国事联系在一起抒发感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开头一句写的是暮春景色。“风住尘香花已尽”这是写风狂花落的情况,狂风劲吹之后,落红无数,而且还写落红花为尘泥,仍有余香,这就暗点了“暮春”,又暗写了花之风骨。它不仅写了暮春之景,也表达了词人的暮春之情。正因为如此,所以词人“日晚倦梳头”,,刻画了词人南渡后心灰意懒之态,更含蓄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悲苦。三四句揭示一切悲苦的原因是“物事人非”即山河依旧,人事皆非,这深重的国难,怎不使人感到“事事休”呢?此时她把一切个人、时代、人民的深哀巨痛都概括在这几个字中,语句凝重有力!一切的一切都完了,所以词人沉痛地说:“欲语泪先流”。这一句不仅是词人个人的悲苦,也是遭受乱离的广大人民共同的悲苦。
下阙将词意宕开,“闻说”写听说双溪还留有一些春意,“也拟”是打算乘小舟游荡,以此浇愁。据周辉《清波杂志》所载,词人在南京时“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是极有游兴的。“只恐”含蓄地写出未能泛舟及其原因。由此可见:“闻说”“也拟”是主观活动,并未真的泛舟;“只恐”依然写的是词人的内心活动,说舟小愁多,载不动,如此的感情变化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下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中“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表达了慷慨报国的爱国主义激情。“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皇帝任用的愿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决心。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